《民主的边缘》是一部由佩特拉·科斯塔执导,迪尔玛·罗塞夫 / 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 / 玛丽莎·达席尔瓦主演的一部历史 / 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想了解巴西近代历史?老老实实看维基百科 作为纪录片,本片是不及格的。 精度太低,充满大量与主题无关的截取生活化片段。作者倾向性太明显,一边神化一边丑化中立性太差。内容空白,不断以视觉听觉冲击画面填充内容,评价反思内容几乎为零。 我都怀疑这是拖爹妈关系放在网飞上的? 如此“抨击集权讴歌自由民主”,小金人提名说不定会有?
●对近十几年巴西的海啸式的动荡做了一个完整叙述,值得一看。明显左派的观点当然也就只是参考了。另,旁边的女声哀怨忧郁,听得实在是让人心烦!减一星。
●卢拉入狱前的演讲给我也看哭了
●/B-/ 完全不懂政治的我,只能看个热闹。 说到巴西史上最大的反腐行动——“洗车行动”,各位可以看一下,同是网飞出品的巴西剧《黑金高墙》。
●奥斯卡提名纪录片。虽然拍摄了大量宝贵的视频资料,但导演的旁白和视角有些主观,所以很难从更全面的视角窥探全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政治的世界里从来没有对错与否,民主对于敌我双方来说,大家机会平等,互相制约,自以为的正义在恍惚的民意面前有时也会脆弱不堪。民主从来不是最好的制度,但对于所有人和所造成的结果来看,无论好坏,都是相对最公平的。
●谈一下感受。 1法治很重要。老美也玩民主,也可以肯定是当今世界最民主的政体了,可想而知xianzheng有多重要。 2资本很可怕。民主政客是服务资本的,其实只要社会的资本侵占了公权力和个人边界,那资本大可操纵社会,操纵民主。这点我们挺不错,资本被控的死死的。 3民主刚起步真痛苦。没有掌握宣传阵地,没有法律作为支撑,没有权力制衡的政治工具,还有资本也脱离掌控,很难玩的转。 4人民很可怜。他们的意志不是他们自己决定的,像是政治提线木偶般进行浪潮民意表达,民意也仅仅是民意,因为除了能选出一个总统以外他们什么也不是。 5人民也很贱。上一任总统是你选出来的,但是因为某些可知或者不可知的原因,后来,把他踩在脚下贱骂的也是你,谁他妈知道脑子里在想什么,轮回轮回又是轮回。 6世界各地右翼分子上台,未来精彩。
●很讨厌这种带强烈主观色彩评判客观历史事件的纪录片,巴西近代政治史,素材太可贵。好在一点,导演的三观和我出奇的一致,我没法不打五星。
●卢拉可能确实是伟大的演说家,导演的屁股有点歪,在巴西民主没有变更好,也没有更坏,而是它本来的样子,新的总统未必不是好的开始,其实根本道理是,资本是万恶的,但资本如果愿意分一杯羹,那人民也可以原谅它一切黑暗。
●奥提很稳 政治这东西哪都一样 布达佩斯的配乐瞩目
●作为厨师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口味,而是要取悦吃饭的人。拍摄者支持左派也有自己的理由,但就纪录片来说,画面配乐节奏都不错,也很克制没有掺杂私货,让我们看到民主是要学习的是要随时适应新情况的。
《民主的边缘》观后感(一):扯吧
这也就是仗着你家家室显赫,能近距离接触政要。拍的什么啊,有些问题民主制度最终解决不了。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已成共识。只是现在有一个通病,就是纪录片就毫不关心影片的节奏。让人看得昏昏欲睡。好东西好题材都拍完蛋了。纪录片就只管记录是吗?那叫跟拍录影带多好呢。题材其实可以拍的很惊心动魄,只可惜。。。。
再说回民主制度,说这个就容易打起来。人这个群体很难说,经过这次瘟疫。彻底让世人看到了所谓西方先进社会,民主制度的弊端。以美国为例,他的优越是建立在祸害别人的基础上。发动战争,为德州的军工寡头找买卖。损透了。经济上自己做炸弹,搞金融危机,然后转嫁到全世界为他买单。索罗斯这个损B,做空这个,做空那个。祸害别人20-30年国力都恢复不起来。怎么会有人崇拜这帮损逼,真是不理解。中国如果搞民主政治这一套,结果明摆着,就是台湾。狗拉不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这种民主制度可能有他的优点,但是缺点绝对也是大大的。我们也有我们的缺点,这是正常的。谁都不是完美的,也不存在完美的制度。因为人类本身并不完美。
《民主的边缘》观后感(二):关于巴西政治情况的一些信息收集
仅收集各路信息看法,不代表本人态度。
“南美特朗普”上台,巴西政变在即! - 踩高跷的短腿威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69069048
巴西人民失去理智,高呼"我们欢迎独裁统治" - 江平舟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47624364
巴西衰退之迷:一个“金砖国家”的突然崩溃(荐读) - 黄抒扬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069546
《民主的边缘》观后感(三):说点题外话
我看了一下短评,发现有很多阴阳怪气的评价我国制度的言论。他们都在评论民主的问题却不知道什么是民主,美日等国家就是美好的社会吗?美日的政府是控制在政治世家和亿万富翁的手里,看看两国每次大选就会明白,有几个人是代表老百姓利益的。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西方的那一套放到别的国家就不一定好用。泰国就是一个例子,两派不断斗争,指使他们的支持者不断的进行游行示威,整个国家都被弄得乌烟瘴气的。军人政府主政后国家得来了近些年少有的稳定与繁荣。
有些西方国家自由的没边了,就像日本这次肺炎疫情,国家居然没有权力强制隔离疑似患者,放任他们四处传播疾病。当年非洲埃博拉流行的时候,一个美国护士到疫区工作回国后,丝毫不理会到疫区工作回国必须隔离一段时间的规定,而人们除了谴责以外居然没有任何办法。因为国家如果采取措施就是侵犯人权。
很多人都在说我国的不是,国家亏待你了?哪个国家没有点毛病,为什么我国必须是十全十美的呢?出一点毛病就喷,说我国不如外国。外国人干缺德事的时候他们怎么不说呢?
很多讨论民主的人就像文化大革命时的红卫兵一样,红卫兵天天喊着闹革命却不知道什么是革命。那些讨论民主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民主。
《民主的边缘》观后感(四):"我认为没有真正的民主"
"今天,我感觉大地正在崩裂,害怕民主不过是一个短暂的梦而已"无休无止的游行暴动令人恐惧。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参与政治真的是好事吗?这些场景每次看次都觉得不可思议,每个人都完全情绪化,嘶吼、暴怒。每个人的演讲都带着明目张胆的煽动性。好像没有人觉得自己应该为国家负责。但国家的命脉却掌握在他们手里。真是应了那句话"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个情节我印象令我印象很深刻:卢拉总统与民众握手时,民众会胡乱的摸他的脸。这部影片有着非常非常强的创作者倾向。比我看过的任何一部纪录片都要强。这一点非常特殊,让这部主题立意都很不错的纪录片变得有点像政治宣言了。我不想做什么评价,我对这种纪录片持一种微妙的中立态度。在本片中也出现了有真实录音的情节再现。我觉得处理的没有《国宝银行》的油画分镜高明,但是无功无过。偶遇《布达佩斯大饭店》的bgm真的很兴奋。"巴西法律制度的离奇之处在于检察官同时也是法官,一位调查法官,针对嫌疑人,窃听嫌疑人的电话,搜查他们的家,然后,他控告他们,变成了审判法官,被告最重要的权利,就是拥有一位不偏不倚的法官。"把这句话引一遍吧,挺能体现我困惑的心情。创作者对博索纳罗的批评态度很强:"这是一个由几个家族控制的共和国,几个家族控制了媒体,另几个则控制了银行,沙子水泥石头铁都归他们所有,而且他们厌倦了民主。"
那或许如同那位清洁女工所说:"我认为没有真正的民主。"
《民主的边缘》观后感(五):“民主的边缘是破碎”
在豆瓣打的第一部满分电影。首先可以确认的是这部的定义是巴西电影而不是纪录片。内容上是有带着拍摄者个人情感的。站在去假设情况成立的前提下,这部影片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残酷、黑暗、民主斗争和人民利益矛盾激发的巴西。在影片中我看到了人民群众对自由民主的渴望,但是在遇到媒体的干涉下,民众是盲目的无知的,站在上帝的视角去看他们的起义反对,你会觉得他们是愚蠢的存在。人民群众的出发点永远是自己的眼前的利益,他们不知道政治者是可以如何操控大局利用他们的眼前利益去获得想要的政治地位和财富。在影片中我也看到了韩国总统被弹劾时的影子。政治问题永远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大黑洞,很多人被黑洞里的神秘力量吸引,极少数的人看到他的危险。我个人很欣赏卢拉和迪尔玛,至少他们为这个国家去争取到了在世界上经济地位,至少他们让40%的人民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眼前利益。“人民群众拥护的人一定是从人民群众中来” 我查了一下卢拉的出身背景:一个人的成长经历是决定他们在未来会做什么事情的重要决定因素。卢拉就是从群众中来的。
电影中有段话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香港的暴乱,也是可以引发我们的深思的:“当有人让你起义的时候 让他先冲到前面” 想要搅局的人是谁,如果发生暴乱谁是真正的受害者谁是真正的收益方,当我们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应该冷静去思考,就会发现去做游行去盲目被人调动自己的情绪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不过说实话这些都是我 一个小小的人民看到的感悟到的 带有自己的个人情感色彩的。毕竟这个世界上能做到不盲目纯理性永远正确的思想是不存在的。
保持理性 保证清醒 如果不富有就努力让自己富有 如果国家不安全 你就去做一个让他可以安全的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