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年伊始,河南省滨江置业有限公司,以一种富有诗意的浪漫,徐徐拉开帷幕。
河南省滨江置业有限公司,位于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美誉的驻马店,从历史上看,因为南来北往的信使、官宦在此驻驿歇马而得名;同时又因这里是盘古文化、嫘祖文化、梁祝文化、重阳文化的发源地,因此也留下了太多的传说和神话。
而河南省滨江置业有限公司的财务总监李淑宏女士,以一个女子的勇毅和学识,以一个创业者的担当与情怀,给我们留下了关于人生、事业的种种传奇。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在财务总监的办公室,小编有幸对李淑宏女士进行了访谈。初见李总,就被她谈吐气质所吸引,“态浓意远淑且真”,这好像就是她最为本真的写照。
我们的话题,从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转身”开始。从懵懂孩童到牙牙学语,人生的启蒙都是从学校开启的,李淑宏女士也不例外。读书上学是人生的第一课,学生时期的李淑宏,爱学习肯动脑,在老师眼中是个好学生;同时,又因她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帮助同学,深受师生的欢迎和艳羡。上大学期间,因为品学兼优,被发展为“预备党员”,毕业的时候,已经先于别的同学拿到经济师证和会计师证,这再次让同学和老师刮目相看。
失败都是相似的,成功却各有各的不同。在李淑宏看来,大学期间扎实的专业知识,对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现在回想起来,还要感谢努力拼搏的自己:“并没有随波逐流、虚掷韶华。”
“读书过程,就是寻找个人幸福的心路历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是在学习中逐步确立的;学习会进一步充实对人生价值的终极拷问。”李淑宏结合自己的财务管理经验如此总结,显得那样风轻云淡、意蕴深刻。
二、给于,是最崇高的幸福。
有人说过,“文凭不代表水平,学历不代表能力”,对于即将毕业踏上社会的李淑宏女士来说,工作就是最好的一块试金石。
从学校学到的知识终究是有限的,工作中无时无刻不需要学习。从理论到实践,这个鸿沟需要无私地奉献精神来填补,更需要忘我的工作态度去践行。李淑宏女士,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她说“给于,是最崇高的幸福。”
在不断变化的工作岗位上,她结合岗位性质,主动加强观念的转换和认识的提升,不在固步自封的将自己定位在传统的“看家”意义上的“经济卫士”,而视公司发展为己任,全面转换财务角色,真正向“参谋助手”转换,加强前瞻性思考,从战略高度为公司提供决策支撑。
人是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指导实践。结合国家财经政策和会计制度,根据单位实际财务支出状况,建立健全单位收入稽核制度,严禁收入跑、滴、漏;管好货币资金和其他流动资产,确保资金安全……
信息是一个企业的精髓,而这些信息来源的科学性就给财务的基础工作提出了调账,尤其是近两年国地税合并,金税三期的上线,这就客观上要求财务工作规范会计核算,及时、准确填报各项财务报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合法,从而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给于的越多,你的收入会越多,职位会提升得越快。李淑宏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三、创业,为社会谋幸福
当代社会,就业主要在小微企业;当代中国,就业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从上学到工作,是一次人生的蝶变;从工作再到创业,未尝不是人生又一次的转折。
从2011年起,不甘心默默无闻的李淑宏,开始和另外一个合伙人筹备艰难的创业经历。从刚开始的凯德公司到滨江置业,创业者的艰辛和荆棘,不是人人都能体悟到的,不管是拆迁、后勤服务,还是和政府职能部门对接,各种应酬、资金周转和工作压力都会不期而降,这都给女性创业者制造了更多障碍。
因为创业,李淑宏感觉自己亏欠家人太多,对此,她一再表示对家人的亏欠之意,在儿子最需要陪伴的成长期缺席更是深以为憾,但有得必有失,相信她的成功也得益于家人无私的奉献和支持。
“借水开花自一奇”,李淑宏的曲折创业路,折射出当代中国蓬勃旺盛的创新活力,同时再次展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
如今,河南省滨江置业在安置大学生就业、服务当地经济社会民生民生方面也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势头。
时令虽已进入冬季,但处处洋溢着暖意。在接受采访的近一个小时里,笔者无时无刻不被李淑宏创业激情与干事情怀所感动。谈及自己创业的圆梦之路,她没有丝毫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最为朴实无华的诚恳。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崭新时代,我们将聚焦的目光投向创业达人李淑宏,这无疑会启迪、引领更多的普通人走上创业、创新的圆梦之路。
张勇,男,河南新野,文学硕士,文学评论者。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签约作家。创办《黄河会》《草庐文学》等刊物。曾参与编纂《南阳历史文化大辞典》、《赢在中国》《大国律师》《向公正致敬》等系列丛书,现任职于某大型企业集团。作品多发表于《中华读书报》《新华书目报》《中国地名》《文学报》《宁夏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昌吉学院学报》《宁夏大学校报》《躬耕》《六盘山》《山东商报》《新消息报》《半岛都市报》《贵阳晚报》《江苏作家》《青年文学家》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