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起东野圭吾,大家一定不陌生,日本著名的悬疑小说作家。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悬疑破案的酣畅淋漓,更有着对社会现实的探讨,对人性的反思。《白夜行》《恶意》《嫌疑人X的献身》等深受读者的喜爱。东野圭吾是一位高产的作家 ,这就导致了他的一些作品被讨论度,接受度高的一些作品掩盖,《红手指》就是这样一部被严重低估的作品。
《红手指》主要讲述:中年男人前原昭夫一天下班,发现自己读初中的儿子前原直巳杀死了一个小女孩,他想让直巳去警察局自首。在妻子八重子自杀的逼迫下,他转移了女孩的尸体。当罪行渐渐暴露,前原昭夫竟然想让自己患老年痴呆的母亲顶罪。一场关于人性的救赎就此开始……
明明是一个四口之家,却让政慧更加孤独。她躲避在自己的世界里,亲耳听着亲生儿子的出卖。她的内心该是如何的惶恐与悲伤。前原直巳爱母亲吗?想必是爱的,否则不会在最后关头放弃原本的计划。 只可惜,他的爱太过流于表面,内心深仍将母亲视为累赘与包袱。说到底,他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亲情之爱。
小说描述前原昭夫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疲惫令他过早的衰老,反光镜中的他连自己也不想睁眼去看。其实联系当时的创作背景不难理解。这部小说创作在日本经济大萧条时期,家庭里的父亲角色必须支撑起家庭的重担。社会环境的压力让前原昭夫必须努力工作。不但是工作的强大压力,家庭的幸福感对前原昭夫来说也是缺失的。
前原昭夫与妻子八重子的结合不是所谓的刻骨铭心,而是双方都没有合适的对象,也没有分手的理由,在女方即将超过适婚年龄,不得不结婚。
无爱的婚姻之下,家庭矛盾凸显。前原昭夫无力解决,只能选择逃避。工作与家庭的考验,让前原昭夫精疲力竭。前原昭夫选择把母亲推出去顶罪,是可恨且可恶的,却也是被妻子逼迫,为家庭运转,无奈且自私的选择。
《红手指》这部小说有着太多的社会教育意义。看完这部小说,我有太多的思考,是什么促使前原昭夫出现让痴呆症的母亲帮忙顶罪的念头,或许在他的想法里,他做什么母亲都会原谅。目前还是一个孩子的我目前还未做母亲的我,有着太多的想法,关乎如何赡养父母,如何养育孩子。这是一个需要在漫长岁月里不断探索的话题,而我庆幸,我开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