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有家庭,有妻子,他肯定比访谈节目里的那些为了追梦不顾现实的男人们还要惨:家里负债累累,女人为巨大的生活所迫,看不见希望的曙光,最终离他而去。
假如他仍然沉浸在创作里还没有清醒自己的作品何时能够被伯乐发现,也许,他因为漫长的煎熬而放弃追梦。他,会在疲惫之后,乖乖接受格桑老师或者其他心理咨询师的治疗,成为一个能够靠自己能力挣钱养家的男人,而不是靠别人周济的可怜虫。
也许,他会因为电视炒作而一举成名,从此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单靠其名声就可以赚得钵满盆满。
从此,他有更多的作品问世,不像《向日葵》一样绚烂,却比它值钱。
可惜,梵高的时代,没人打开他的心结,让他成为一个心理特别健康的人;正是这个病人,为我们创造了价值不菲的精神食粮。
当我们欣赏着这个精神病人梦呓般的传世作品时,有谁能够想到,这个永远难以看见希望的人,自己点燃灯笼照亮黑暗时,自己身边没有取暖之火?
今天的梵高,都让心理医生治好了。这世上少了为理想而全然不顾生活的人,在这些健康人的眼睛里,不再有《向日葵》。
是幸事?是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