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人无完人,也不必因为他的风流情史否定了他的一切
日期:2020-06-24 19:24:17 作者:墨卿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人无完人,也不必因为他的风流情史否定了他的一切

  壹

  元曲西厢记》是王实甫经典作品讲述了崔莺莺与张生之间动人爱情故事

  书生珙进京赶考,在普救寺偶遇相国之女崔莺莺,两人一见钟情,在崔莺莺的侍女红娘帮助下私定终身。相国夫人知道后大怒,想阻拦此门婚事,但迫于无奈,只得应允张生高中后允婚。张生上京考功名,果然高中,衣锦归来迎娶莺莺。

  但《西厢记》这个曲目是有其原型的,改编自唐传奇《莺莺传》,《莺莺传》的作者就是唐代诗人元稹。元稹没有李杜那么出名,但是提到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却是无人不知

  这首《离思》算是元稹的代表作品了。它是元稹四年亡妻韦丛而作。

  《莺莺传》故事情节和《西厢记》也略有不同。在《莺莺传》中,张生考取功名后抛弃了莺莺,有点陈世美终弃的意味

  但更过分的是,张生在抛弃莺莺后说她本是个水性杨花尤物自己是受了她的诱惑,现在抛弃她完完全全是好汉回头。张生薄情寡性引发了后世研究,许多学者认为,张生其实是元稹本人,而莺莺是其母亲的崔姓远亲女儿

  《莺莺传》就是元稹本人的自述

  贰

  作为唐代文坛里一员,元稹文学造诣不及李杜,但是渣男品性绝对数一数二

  他先是抛弃了崔姓女子,上京考试,被时的京兆尹夏卿赏识,娶了他的女儿韦丛。有传言称,是崔姓女子家世落败,对他仕途无益。他为了攀附夏,果断离弃对方,另娶娇妻

  韦丛嫁给元稹的时候刚满二十岁,可惜十七岁就去世了。元稹写了许多诗歌怀念亡妻,最出名的就是前面提到的“曾经沧海难为水”。

  但后人研究,元稹的悼念有沽名钓誉嫌疑。因为他在韦丛尚未去世之时就艳遇不断。

  最出名的就是与当时极负盛名才女薛涛之间的纠葛,薛涛是一名歌妓,与当时的达官贵人都有交集,她与元稹的故事在当时文坛闹得沸沸扬扬

  但薛涛比元稹大十一岁,这场见不得光的姐弟恋在几年就化为梦幻泡影了,元稹仕途受阻,被贬他乡,认识了裴淑,很快纳她为妾,早就把薛涛抛弃到九霄云外去了,而那时,他的发妻韦丛刚过世两年。

  此外,元稹还有其他艳遇。

  元稹的渣,在于攀龙附凤,朝三暮四,见一个一个。

  放在现在娱乐圈,绝对是要微博爆料,神人共愤的,可是他生了个好年代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故事见怪不怪。即使作为文坛名人,也不会有人把他怎样。

  叁

  在感情上,元稹是个人人嫌弃的渣男,但是对待友情,他还是不错的。

  元稹和白居易之间的友情,也羡煞后人。历史上称元

  元稹二十五岁考中书判拔萃课,也是同年认识了及第的白居易,两个人一见如故。

  都说文人之间没有真友情,多是勾斗角,但这些在元白二人身上却不存在。

  白居易把元稹视作自己在长安的唯一知己,格外珍视这段友谊,在《赠元稹》诗云:“自我从宦游,年在长安。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可见他对元稹的重视。

  元稹此人为官耿直,直言不讳,不避权贵。白居易夸他“以直立其身”。也毫不避讳对他的喜欢:“此外复谁,唯有元微之”。

  元稹对白居易,也是坦诚相待了。他留下来的诗中,也有许多思念白居易的。“离恨若空虚,穷年思不彻”大意是说离开别后,一年到头都在思念他。

  最出名的是那首《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字乐天):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当时元稹得罪了宦官,被贬为通州司马,没多久白居易因为武元衡事件,被陷害,贬为江州司马。

  听闻好友遭遇,病重的元稹突然惊坐起来,可见此消息带给他的震惊和震动。两个人因为这同样的际遇和命运,更惺惺相惜。白居易后来回复元稹道,“垂死病中”这四个字,不相干的人看了都心痛,更何况是我。每次看到这句都觉凄凉悲痛。

  两个人还约好一起弃官归隐:“常于荣显日,已约林泉期”。“岁晚青山路,百首同期归”。可惜这个约定最终没有实现,白居易在上任途中去世,终年五十三岁。

  元稹悲痛不已,为好友写了墓志铭,两个文坛大家的友情至此落幕,创下一段佳话。元稹虽然在感情上有辱其名,但在做朋友方面还是没得说的。

  至于他的风流韵事,八卦荒唐,就留给后世吃瓜群众娱乐一番。我们可以多关注他在文学上的造诣,以及对待友情的赤忱之心。

  人无完人,也不必因为他的风流情史否定了他的一切,毕竟斯人已去,往事作古,死者为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人无完人,也不必因为他的风流情史否定了他的一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