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清道光至民国佛教已遭反复扫荡
日期:2020-06-24 06:26:11 作者:辽宁王忠新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清道光至民国佛教已遭反复扫荡

  佛教存在的四大积弊已为人不齿

清道光至民国佛教已遭反复扫荡

  一些公知精英组成的“国粉”型“还乡团”,无比怀念那个积贫积弱战争不断、民不聊生大清国晚期至整个民国时期,可就在这个令其无比怀念的时期,佛教没遭到严厉批判?没遭到严格管控?没遭到强制还俗?没遭到没收庙产?整个佛教没陷入极端衰败?对此,佛教界和公知精英为何闭口不谈

  一、清道光至民国佛教已陷入崩溃状态

  清道光年(1821─1851年)至清王朝于1911年垮台,太平天国大肆排佛、张之洞“没收庙产兴学普及全国皇帝下诏将寺庙房地产收归国有中国的佛教已经陷入崩溃状态。这些姑且不论,进入中华民国时期,佛教继续遭到批判、严管、打击

  一是太平天国大肆排佛。洪秀全斥佛老为“邪教”,逢佛灭佛,遇庙拆庙,焚烧经籍之余,甚至严令“读者斩!收者斩!买者卖者一同斩!”在清末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大肆排佛的冲击下,全国佛教寺院遭到破坏,导致佛教奄奄一息;而且,“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坛,无庙不焚,无像不灭。”

  二是之洞“没收庙产兴学。在很多公知精英的眼里,这群造反的太平天国军都是暴徒,那么,光绪24年(1898),湖南总督张之洞,被称“张香帅”的晚清名臣、清代洋务代表人物,应该不是暴徒吧?可恰恰张之洞就没把佛教个球踢,在他提出的“中学(儒教)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影响下,全国兴起一股 “没收庙产兴学”之风潮。加之,土豪劣绅野心份子觊觎庙产,乃藉兴学之名,行吞并寺产之实,僧尼被勒令还俗,使佛教又遭到一场致命打击。

  三是皇帝下诏寺庙房地产收归国有。比张之洞更甚的,是光绪三十二(1906)的预备立宪,清德宗载湉下诏:“地无分南北,治不分府县,所有寺庙房地产,一律收归国有,以利兴办洋学。”几乎全国寺庙土地全部被没收充公,因而僧众赖以生存经济来源枯竭,造成僧员锐减,霎时佛教陷入崩溃状态。

  在公知精英的眼里,太平天国的革命运动无疑也是“浩劫”,太平军无疑也是暴徒,可“香帅”张之洞是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而光绪皇帝更是属于“皇恩浩荡”的人物,可他们为啥也在严厉打击佛教,且“地无分南北,治不分府县,所有寺庙房地产,一律收归国有”,这说明佛教这个舶来的东西,并非被“神话”到说不得碰不得,批不得!

  二、清末至民国时期佛教存在四大积弊

  清道光至民国时期佛教一直处于江河日下,佛教徒和佛教千疮百孔变态丛生,毫无社会地位可言。可诚如“灭秦者非六国也”,灭佛教者,则佛教也。相当一个时期的佛教,概括起来主要有4大积弊:

  1.寺庙地产庞大,僧团成食利阶层。僧伽绝对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违背教义大肆聚财,加剧社会矛盾。印光法师深有体会地说:“佛教之衰其原因有三:滥收徒众;滥传戒法;滥褂海单”。当时的寺庙为广收钱财,莫不以徒属众多为荣。大和尚们只注重个人享受不为广大僧众谋利益。即使是有寺田十百千顷的丛林,既不开堂参禅习教,又不接众挂单,所有的寺产,均为住持僧人挥霍享受。

  2.僧伽自身堕落,佛教的形象尴尬。云南长老方丈们的工作就是吃、喝、嫖、赌,“吃完饭向大烟床上一倒,小和尚替他烧烟、倒茶,脾气来了,拿小和尚做个出气桶。”很多寺庙通过诵经、拜皇忏、放焰口等超魂度鬼,以赚取金钱,没事时“吸洋烟、喝老酒、打麻雀”,甚至破戒犯规,终日沉湎于吃、喝、嫖、赌、吸,无恶不作,极大地损害了佛教的形象,使佛教处于尴尬的境地。

  3.传统佛教宗派林立,相互攻讦倾轧。僧伽执着于私利,“尔为尔,我为我”,即使同一法门内,也互相排挤,一寺之内,外人针插不进。诉讼寺产,司空见惯,甚至将大量精力和金钱用于维护个人私利,挑拨分裂僧众感情,致使僧人间彼此水火不容。以致很多寺庙产业被提,僧伽无家可归,成为世俗社会攻击佛教的重要把柄。

  4.僧众素质太低,绝大多数混饭吃。论出家动机“不是没饭吃的,就是当兵畏死的,真有学问的和有财产的,或为自己了脱生死,为佛宣传真义,那真是千个之中难找到一个的。”据1936年的《全国寺庙僧尼统计》,除四川、河南、江西、安徽和湖南外,全国共有大小寺庙庵院267000多所,僧尼738000多人。其90%以上为贫苦农民出身,文盲占80%以上。社会动荡或天灾人祸等原因,很多人因走投无路,才遁人佛门,真正以修持为宗旨的实在极少。

  社会人士和知识分子轻视僧众和佛教,评价和尚道士“只是一些公开的骗子、体面的乞丐、变相的吸血虫,和阻止时代车轮前进的妨碍者”。就连部分在家居士对僧伽都普遍认为:“僧团是社会的废民,是社会的分利者,是不生产的凉血动物,是人群的落伍者等等。”僧伽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将佛教推向了绝境,其佛教的最大的危机是失却了整个社会的信仰,僧人和佛教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

  (文中配图,忠新自拍。)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清道光至民国佛教已遭反复扫荡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