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龙一:终曲》是一部由史蒂芬·野村·斯奇博执导,坂本龙一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音乐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坂本龙一:终曲》观后感(一):音乐比人更好理解
在失眠三天的午后,差不多赶在上映的最后一场看了这部纪录片。看电影的时候仿佛在上一堂午后的大课,主讲人讲述的知识点翔实但自己的头脑却不清醒,看罢没有捞到主题和思路,只是片段式各类感触。
《坂本龙一:终曲》观后感(二):看完终曲之后的碎碎念
真是难得能在大荧幕上面看到教授,特地在期末考试月跑出去看终曲。从东京旋律到终曲,凌厉的青年变成了温润的老人。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大概种草了包括两副镜框、黑色高领毛衣、黑色帽衫、施坦威钢琴、MacBook Pro、塔可夫斯基拍立得摄影集、坐下来会一弹一弹的健身球等200个东西,真是感到一本满足捏
《坂本龙一:终曲》观后感(三):消费掉坂本龙一
这是一部烂片,来的人多是冲坂本龙一的名气和癌症终曲的营销。整个豆瓣评分也都是评价坂本本人,而不是电影。整片不知所云,用镜好不珍惜。一颗星给坂本龙一的音乐和对待癌症的态度,上次这么失望是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很奇怪这么一个跟电影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大师,竟然会允许别人用这样碎碎的方式来作为自己电影人生的终曲。
《坂本龙一:终曲》观后感(四):I am fishing sound
坂本龙一真是从年轻到老,帅的层次分明。在看他的纪录片之前还会担心片子本身的记录维度和表现手法能否达到华彩而凝练,可看完后才发现,自己的担心完全多余。不是片子拍的有多好,而是如此才华横溢、炽情谦和、洁净优雅的人,只要是他,只要他在,当他创作的音乐响起的时候,就什么都对了。“大家很冷吧,请欣赏音乐吧。”
《坂本龙一:终曲》观后感(五):可以
部关于日本顶级作曲家坂本龙一的纪录片,主要按照2012年到2017年的时间顺序,剪辑了坂本龙一30年前参与《末代皇帝》等电影以及40年前作为YMO乐队成员活动的宝贵片段。Coda在音乐术语中是,Coda是一个乐章最后的段落里强调终止效果的乐段。,正如有着匠人精神的坂本龙一,愿将每部作品都当做生命中的最后一部进行
在没有在大荧幕上清晰无比地看到大卫鲍伊的脸时完全没想到这么震撼,最爱的一幕,是教授在北极,把仪器放进冰层下的水里时,喃喃地说:“I'm fishing the sound”全世界最可爱的教授。看完一整部片只肤浅地感受到了教授远比以为的还要厉害许多,尤其是一个星期写了几十首曲子,Amo还成了永恒经典。真心实意地希望教授长命百岁
《坂本龙一:终曲》观后感(七):靠近美
抽空看了坂本龙一的纪录片终曲
撑着眼皮看完后半段 不是无趣 是他的讲述和音乐穿插在安静的影院 心静到犯迷糊…‘钢琴的木板曾受巨大压力才有了现在的音色 被海啸淹没过的那架钢琴的音色是它最自然的一种样子’
在他眼里 任何声音都可以信手拈来放进自己的创作里 虽并不是人人都有赤子之心和匠人精神
但可以与之靠近
《坂本龙一:终曲》观后感(八):活下去的意义
我还记得曾经听海螺的声音,我还记得以前把桶扣在头上听到的簌簌声,我还记得以前雨滴滴落我都会莫名的感伤和深感孤独。音乐是我定义每个阶段的标志,小学喜欢的歌,初中喜欢的,高三喜欢的,音乐对于我从来不是什么爱好,它是我活下去的意义。有的时候,我在思考,什么因为能够听十年,我在现在给我自己的回答是-令人感叹时光流逝,对生命感动的乐章和有美好联想的歌曲。
《坂本龙一:终曲》观后感(九):终曲未终
福岛,纽约,北京,北极,移步换景,展示的是以前的影像记录, 太零散。纪录片尽管记录了坂本龙一对自然,病痛,战争的态度和思考,但素材太少。不过本来就冲着人去的,教授拨弄福岛那架被海水调过音的钢琴,脚踩落叶一深一浅采音,嘴角扬起谈论过往电影音乐制作……灯光一暗,座位一陷,《Merry Christmas Mr.Lawrence》一响,后排眼睛一闭,我包场了
《坂本龙一:终曲》观后感(十):关于巴赫
他对巴赫的理解,每一首巴赫都是一首圣歌,带着悲伤的歌,是一句句祈祷,为什么会有悲伤呢?作为无所不能的上帝,只能悲伤地看着世上这一切,我们在音乐里寻找什么?
人在什么时候才能理解巴赫呢,我曾把他的圣母颂,G旋上的咏叹调发给朋友,他没有说什么,估计没有感触
版本作为音乐大师,除了专业角度对巴赫的理解,从为人的角度出发,他的感受是不是更本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