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的《父与子》,初看并不怎么喜欢,越读越看到了自己生活的影子。
小说表现了民主主义革命者与自由主义贵族派代表的冲突,同时也展现了父辈与青年一代思想上的冲突。
喜欢上这部小说,首先是看到了自己生活的影子,产生了情感共鸣,才吸引我继续读下去的。比如,巴扎罗夫回家的一段,让我感受颇深。父母好容易把孩子盼回来了,处处小心翼翼地,说话、饮食、生活起居……处处谨慎,生怕儿子会烦,从而再次离开他们。“多少年没见到我的孩子了。”老妇人用那双充满幸福而又令人可笑的眼睛看了他一眼,便又埋进儿子的怀里了。是什么一下刺痛了心?想起那个曾经好久不回家的我,母亲是何等的期盼,远远的看见小小的我出现在路上,母亲眼中噙满泪水。
尽管巴扎罗夫的父母处处谨慎,可孩子还是烦了。当他决定要走时,先告诉了父亲。父亲几次小声祈祷,希望上帝保佑能让儿子留下来。他怜惜他的老伴,不想在临睡前就告诉她即将到来的不幸。
终于巴扎罗夫还是走了。
两位老人送走他们拖着脚步走回自己的小屋时,感觉自己被抛弃了。两个满头银发的头紧紧地靠在一起,他说道:“有什么办法呢?儿子翅膀硬了,像只鹰一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我和你,如同树洞里的蘑菇,蹲在一起动弹不了。只有我才能永远不变的留在你身边,如同你在我身边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