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成细雪》是一部由源孝志执导,中山美穗 / 高冈早纪 / 伊藤步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对于拒绝那位高三女儿的父亲,你们都说错了。 从客观说,此人条件最好,尽管有个女儿,但是也很大了,而且也很欢迎她,问题就是这里,父亲其实不愿再婚的,以前是为了女儿,后来是为了事业,经过被女儿怒批后才给雪子打电话,雪子其实是看出来的,因此拒绝了约会,并给那个女儿送去衣服,附有一封信,信中有一句,别再逼你父亲了。 这段姻缘,主要原因是那位父亲,雪子本人还是满意的,否则也就不会有亲子跑一趟那种事了
《平成细雪》影评(二):平成细雪
这个剧对雪子映像最深刻。开始觉得她不美,性格也很沉闷。不善于和人交流。但是我喜欢看她相亲时的眼神,总能发现对方奇特的点。看完之后,我对她没有选第三位制药的男性,感到耿耿于怀。除了敬业外,无可挑剔,很正常很帅。很明显她是喜欢对方的,还亲自去看看对方的家,(日本的环境真美啊!) 遇到他女儿,和她女儿对话的过程,突然发现雪子很美。(日本女性,不管长得什么样,都很有气质,换个角度会越看越美),话也变多了。还给她买了衣服。本来以为会结婚的。最拒绝了,真想不通!看到有人说雪子这角色选人失败了。可是我觉得她最出彩。几个姐妹中,只喜欢她特别的性格,也只能记住她的故事。穿着白色和服的气质真美啊!
我却觉得整部剧蔓延一种哀愁,无奈和丧,恰恰是最平成的一股气质。故事最开始就是平成4年3月,也就是1992年,故事结束是阪神大地震的前一个月,也就是1995年。不管哪个节点离现在都有20多年的时光,有时代感很正常,倒显出这剧特别贴合实际了。
昭和的整体基调是亢奋的激昂的,从1926年到1989年,整整60年,从一开始战云密布到战败美军占领再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平成有一个很高的开局,之后便一泻千里,失落的二十年,阪神大地震,关东大地震,少子高龄化,财政赤字,美军基地,北朝鲜核威胁。失去了亚洲的龙头地位的日本,夹在中日之间左右摇摆,再努力生活也无法回到昭和末年的光荣。那些经历过泡沫经济最后辉煌的日本人都无比怀念地回忆着拿着一万円小费在歌舞升平的东京招手打车的经历。
《平成细雪》影评(四):那个时代的男男女女,都温柔有教养极了
2018-2-9 睡前看完《平成细语》宁静,温柔,细腻。画面精致,那个时代的男男女女,都温柔有教养极了。家族尽管没落了,但千金们仍有大家闺秀的气质。四个姑娘各有各的美,连起初觉得并不好看的三姐,后来也觉得非常耐看。以三姐二十多次相亲经历,及小妹感情起起伏伏为线,似有似无,轻轻浅浅。三姐不善言语,却是极有想法的姑娘,面上什么都无所谓,一切随缘的人,往往是因为心里已经有了标准,非常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适合什么,所以其余的当然都可以是“还挺好的,都可以接受”。大家以为和不声不响,低调内向的姑娘相配的应该是温文儒雅型男士,但最后姑娘却被不拘小节的活宝型俘虏了芳心,也是很有趣。所以姑娘遇到金枪鱼大叔时说,我以后想做什么,他都会同意吧,就他吧。以及后来遇到医药研发经理,因为他的完美而差点接受他。这些可以成为择偶标准,但也不完全是,人和人的缘分啊,妙不可言!四颗星推荐!
《平成细雪》影评(五):永遠的細雪
霓虹国人是有多爱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片尾弦乐一上来,泪崩。这是观影史上光是看着纯演职员表居然会看到泪崩的唯一一次。
八十年代电影版,前年拿出来重温,看到第一幕里大姐站起招呼三姐妹:来来来赏樱!亨德尔《绿树成荫》如歌如泣,衣香鬓影人面樱花,瞬间泪崩。
原是不屑平成版电视剧集。那个时代早就远去,换这么一波平成年间新四姐妹,怎可还魂?可,越看越服气。
老而憔悴的中山美穗闹起本家大姐的傲娇,越来越活脱脱当年的岸惠子。
二姐只恨太过娇美,电影版里也日式熟妇的娇媚,可平成版端的是太过娇俏,体贴人心时也会让人恍惚。
曾经最吐槽平成版老三的选角,当年可是第一国民女神吉永小百合!可看进去就服导演用人,形貌不够但神韵不散,其实三姐一角最难完成,谪仙啊,瓷玉一般的人儿,大姐二姐不懂,大姐夫更不懂,但二姐夫懂。不过平成版小心翼翼规避了这条暗线。
至于细姑娘,平成版也是形神近似了当年也是绝色的古手川祐子,这角色本不难,完成度高。
明年平成时代也要终结了。残念......
《平成细雪》影评(六):凄美
我应该是看过《细雪》此书,但似乎印象不深。想来在日本文学家中,谷畸润一郎也是我不太喜欢的。我最爱的是川端康成和夏目漱石。
全剧本来只是感觉氛围很好,那颇为古朴的景色和打扮,那很是微妙的日语发音都很动人。但我是看到那个孩子的死亡才决定推荐此剧的,委实是相当出色的把日本的“凄美”感觉刻画得异常出色。
而作品是以三女雪子的婚事为切入点。细想想也是颇有道理。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但人最初也是最关键的社会化接触就是结婚。家是最小的社会团体,而家人之间有血缘关系,结婚组成新的家庭则是一种挑战,一种没有血缘关系的男女组成新的血缘关系的事件。所以作者通过雪子的相亲反映出家庭的组成和家庭的解体。最终雪子找到了自己的家庭,可是妙子却失去了爱人和小孩,而莳冈世家也彻底灭亡了,剧末最后的地震暗喻着整个世家阶层整个传统的关西甚至整个日本的“灭亡”。套句丘吉尔的话,这也许不是结束,也不是结束的开始,但是开始的结束。从此自明治维新以来的(正好与莳冈世家建立家业时间符合)日本的兴盛的终结。所以不管是大姐二姐的生活有多圆满,雪子终于嫁了出去,但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民族都开始走下坡路了,这委实是太“凄美”了。
《平成细雪》影评(七):平成细雪| 昭和时代下细流的哀伤❄❄❄
剧情一开场,就弥漫着一股昭和时代淡淡的哀愁感。伴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关西地区的名门莳冈世家,不得不宣布破产,支撑着家族的父亲因病去世。留下莳冈家的四姐妹相依为命:长女鹤子,担起了一家之主的重担,和丈夫居住在本家老宅里;二女儿幸子,为人温和热情,和丈夫感情和睦,居住在分家里,同时收留着两个妹妹;三女儿雪子,心思细腻,能敏锐的发现男性隐藏在面具下的真实性格,也因此奔波在一次次相亲中;四女儿妙子,性格叛逆,对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不断奔赴在追寻爱的路途上。
姐妹每一个人身上,都发生着不同的故事。对于大姐鹤子来说:“本家长姐不好当,还会招人讨厌,加油哦!”在剧中,她扮演着长姐如母的角色,气质端正又郑重。
二姐幸子在全剧里,相对而言,是生活最圆满的那位,夫妻感情和睦,偶尔的小争执也只是夫妻间的闲话家常,全剧里操心最多的事,大概是雪子和妙子的婚事。
三姐雪子,在剧里的相亲真的是一波三折。相亲遇到的也有合适的人,只是因为内心怯懦,过于紧张,错过了电话,也错过了一段姻缘。还好在剧中的时候,也遇到了让雪子能畅所欲言的合适对象。
小女儿妙子,真的不能不让我联想到破茧而出的蝴蝶。一开始与青梅竹马的启感情甚笃,之后又恋上他人,以至于最终启跪在地上哀求着挽留,不能说不让人觉得心疼。
结局的一幕,四姐妹身着和服,一起在小道上散步。四姐妹依旧貌美如花,但画面让人看着不禁心生悲凉。
一个时代,是真的过去了。
《平成细雪》影评(八):那么远,又那么近
说起“细雪”,脑海中浮现的是听不到声音,柔软,细小的雪。喜欢“细雪”这个词,就像剧中缓缓的片尾曲,软软的关西腔,雪子细腻的直觉,哭成泪人的妙子。
没读过原著,也没看过83版的《细雪》,第一集前三分二,看着像是读古典名著,细腻又娓娓道来的铺垫,仿佛小说中繁琐枯燥的景色描写。直到板仓的出现,冥冥中觉得妙子身上会有好戏;在雪子说”不喜欢喝酒后说出夸张话的人”时,感觉乖宝宝终将找到自己,于是追着看完了一集又一集。
越看越觉得,这是一个套着90年代外衣的现代故事。
相亲时,遇到条件很好,却又谈不来的对象,总会犹豫不决,就像雪子遇到制药专务;也会遇到失恋后,对前女友依依不舍,被迫相亲的对象,现实中的自己或许还不如雪子聪明,能一眼看穿对方对前任的依恋。还有,在歌舞伎剧场出糗后拉着雪子说快跑的御牧,像不像妈宝男?伊藤步像是把雪子演呆了,可我在现实中,见过不少说不出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没有五感的人,因为被父母管得太严,没了主见的人,他们都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木偶,呆若木鸡。
背着包袱的鹤子,夹心饼的幸子,还有经历生离死别的妙子,也是生活中某一刻自己的化身。
有人说,这部片看着好丧。可是你看结尾,不觉得是在积极的面对日常吗?面对无常,我们能够做到的也只有微笑着去面对。
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否脱离了时代的轨迹,是否在用与之相称的方式生活着,为之而深深困惑着,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为了实现幸福而露出笑容,因为我们能够做到的也只有露出笑容。姐妹四人各自在人生之海上扬帆起航,然后,一个月后,阪神大地震袭击了关西。《平成细雪》影评(九):这四姐妹,多好呀
全剧都有一种脉脉的温柔、细碎的淡淡的寂寞和忧愁,也不乏温暖、欢愉与隐含的希望。
很多本以为要发生的好或不好的事,最后也都只是按照生活和人的本质而去,想想也挺好。
对三妹妹印象颇深,心思细腻轻言细语,感觉是很典型的日式优雅温柔的大家小姐。也一直期待她能遇到一个合适的相亲结婚对象,好在最后她迈出了勇敢的一步,不算差。也许是四妹妹那句话起了作用,“要和让你无拘无束的人在一起”。
四妹妹不断想要的“逃离”也很难忽视。一开始以为细姑娘最是机灵,虽然有点任性但肯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但终究还是要在为爱为自己追求的人生当中傻过疯狂过、激烈地伤过痛过后才能成长吧。
大姐的演员是大名鼎鼎的中山美惠,不过原谅我的年轻,没有赶上过她当年的风采和名声。但是剧中大姐的隐忍和付出,长姐如母的庄重和责任感,令人感动,也为母亲说的那些话而心疼,“本家长姐不好当,还会招人讨厌,加油哦!”好在最后姐姐也要重新去东京开始了。期待下一次神采奕奕地见面吧。
二姐应是相对圆满的一家了吧。夫妻恩爱,家庭美好,二姐受到两个妹妹的喜欢和信靠。记得她和先生的一些虐狗对话——二姐,“你应该是最会温柔接话的人了吧?”,二姐夫,“你们四姐妹都很好,但我觉得你最好”(大意)。
启哥儿这样的公子哥儿,明明应是最爱自己的人吧?最后却跪在地上说“我是真的喜欢你呀!”这种时候还是令人稍微有点意外。纨绔下的真心,浪子回头等等这一类的反差,总是赚人感慨或眼泪。
可能还需要去了解一下这部剧和原著的背景。但目前看来,我的理解是,细雪,就是那如雪的樱花飘落么?四季更替,花落固是寂寞伤感,但也很美,也是可以笑着观赏的呀。
《平成细雪》影评(十):从大正到平成 细雪如一
原著很喜欢,电影版也看过。这部剧虽然把年代背景移到了平成年代,但还是很大程度的保留了原著的基调,一个娓娓道来,细腻优美的大家族的生活画卷。
因为年代更近,雪子虽然内向腼腆,但是比书里还是要主动一些。去拜访桥寺,书中本是二姐夫的部分,剧里给了雪子,同时和桥寺女儿有了先一步的交流。和野村主动聊金枪鱼有关的话题,也和书中默默喝茶的样子不同。
比较有意思的是雪子一直在做柔软体操,因为柔韧性差,一直是别人帮忙剪脚趾甲。这个在书里没直接写到,只有一个小片段,是二姐夫回家碰巧看到妙子给雪子剪指甲,在心里暗叹她们姐妹感情好。剧里加上这个设定还挺可爱的,而且合情合理。电影版中居然在这个情节里加上了二姐夫和雪子的暧昧气氛,完全破坏了家庭成员的温暖感觉,不过可能这个更符合作者的心吧,据说雪子原型是谷崎润一郎的妻妹,并且长时间生活在一起,作者似乎心里不是完全没爱慕之心。否则也很难塑造出这么真实可爱的人物。
因为篇幅所限,主要集中在四姐妹的亲情身上,并且淡化了和大姐的矛盾,以及妙子的叛逆。书中妙子对启哥在金钱上的利用,比剧里要严重得多。大姐最终也并没有在经济上支持妙子的选择。不过总体上来说,还是完整的讲完了故事。并别没有加一些奇怪的感情线,比如二姐夫贞之助和井谷的线,影版的这个太画蛇添足了。
年代变化,让整个剧少了很多哀的气氛。原本发生在二战时代,雪子结婚后不久,就面临着日本投降,以及战后的社会动荡,让人对书中的精致生活生出一种花不常开的哀怜之意。剧里虽然在末尾点名了后续的阪神大地震,但是毕竟和平年代的天灾,和战争人祸不同,少了点命运无常的惋惜。尤其四姐妹齐齐穿着西服,并肩走在路上,让观者从她们的态度也生了乐观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