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放假,一个叫安安的女生给我发来了消息:可能我这样的人,就适合注孤生吧!
安安告诉我,自己很喜欢一个男生,喜欢了很久,不算暗恋,在他面前也有表露过好感。前段时间,男生向她表明了心意,换成其他人肯定满心欢喜接受,然后迎来有情人终成眷属的happy ending。
但对安安而言这无异于一场噩梦:自从男生告白后,安安对他的好感突然就荡然无存,更可怕的是还产生了逃避心理,不想跟他说话,不想看到他,甚至想断绝跟他的一切联系。
安安的表现,让男生觉得她就是个不负责任,喜欢撩完就跑的渣女。
对此安安特别委屈,她告诉我自己真的不是渣,纯粹就是内心恐惧产生的抵触行为,并且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这样了。
早在大学时,安安就有过一次恋爱经历,明明恋爱前两人有很多共同话题,但是恋爱后安安就冷淡了许多。
从第一次牵手开始,安安就本能抗拒,此后交往的一年多里,只要男友想要进行身体接触,都必须提前报备,以便她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心理准备。
安安原本以为之前恋情的失败纯粹是因为自己年纪小不懂事,但时隔多年后又出现这种情况,让她不得不怀疑自己“有病”,由此发出了上述的感慨。
大杨有个对他很好的女朋友,但他总是不懂该如何与她相处,明明内心满怀爱意与热情,说出口却变成了冷漠。
两人交往三年,好几次女朋友主动提出了结婚的请求,都被大杨以“自己还没做好准备”为理由拒绝了。
真相只有大杨自己知道,并不是他没有做好准备,只是他根本就不相信自己能够获得幸福。
其实大杨和安安的症状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亲密关系恐惧症”,这并非一种疾病,只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种社交障碍。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但又极度缺乏安全感,害怕自己的感情付出得不到回应,害怕被伤害,被抛弃,被背叛,所以难以打开自己的心扉,与他人交心。
网络上就将“亲密关系恐惧症”的表现分为以下六种:
当有人问你一些私人问题时,你会觉得害怕,感觉自己的世界受到了威胁;
当代年轻人或多或少都有上述的一两种症状,他们表面上都相当独立,享受单身,其实内心比谁都孤独,自卑,甚至想要摆脱寂寞。他们都向往热闹,渴望爱与被爱,但只要有人向他们表露兴趣,他们就会本能抗拒,甚至产生心理上的窒息,从而引发后续一系列连锁反应。
很多人也正是由于这种矛盾心理,才让自己一次又一次错失真爱。
那他们究竟在恐惧什么呢?
一是害怕失去,被抛弃。
这种人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同时又带有杞人忧天的悲观心态,感情中通常表现的状态为:还没在一起就已经想到分手;还没结婚就已经想到离婚,例如“反正都要分手,那为什么还要在一起”等。
正是由于内心深处的这份惶恐,造成了他们想爱却无法面对爱情,或者无法相信一段感情能够长久。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人是极度不自信的,案例二的大杨就出于这种心理,所以才不相信自己能够得到幸福。
二是由于羞耻感。
这种羞耻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无法正视自身的不足,就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他那么好,我这么差,我配不上他”“我长得这么丑,他要是嫌弃我怎么办”“他会不会嫌弃我太穷要跟我分手”……
有类似想法的人其实都是过度理想主义者,他们喜欢一个人,就会把对方看成是没有任何缺点的完美人设,然后把自己放在特别卑微的位置,无限放大自身缺点。
所以当对方想要跟你关系更进一步,越发想要了解你的时候,你害怕自己的缺点被发现,出于本能出现抵触心理,案例一的安安就是如此。
三是害怕被束缚。
有些人之所以害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建立亲密关系就意味着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意味着自己的自由被限制。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个人多好,为什么要两个人找罪受”。
他们将自由与责任割裂开来,认为二者只能存在其一,所以一旦有人试图想要跟他建立亲密关系,他就会觉得自己的自由被束缚了,从而拒绝他人的好意。
既然已经知道了原因,那我们就来讲讲要怎么做吧:
首先爱自己的人才值得被爱,要善于发现自身优点,了解并接受自己才是爱的开始。
其次要直面自己内心的恐惧,不要徘徊于过去的伤痛中,人生是向前的,所有的害怕也许都是自身想象出来的,勇敢向前你就会发现新世界。
最后实践出真知,勇敢的踏出第一步,人原本就是群居动物,远离人群自然会被孤独淹没,靠近人群你才有可能得到幸福。
文章的最后我想告诉大家:
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恐惧都源于未知,你不去尝试,就永远也不知道黑暗的后面等待你的就是黎明。
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我们不可避免要遇见许多人许多事,但他们都只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他们的出现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成长。
要知道把控人生的只有我们自己,不妨学会放下内心沉重的枷锁,把每个所遇见的人都当做是人生难得的体验。
或许你就会发现原来迷途之后终会遇见柳暗花明。
愿每个人都能远离“亲密关系恐惧症”,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 END -
张惠妹 - 剪爱|音乐|
网络|图片|
小花|文字|
往期文章:
觉得自己有上述症状的,请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