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05-05 23:45: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读后感摘抄

  《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是一本由罗大伦 / 罗玲著作,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18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精选点评

  ●没有孩子我也看看

  ●做了笔记,值得反复阅读,分清疾病的症型非常重要,其次才是治疗,所以上学时为啥老师一直强调诊断学呢,中西医都一样

  ●虽然内容浅显了点,但是几个药方还是不错的,比较实用

  ●中医入门读物观点端正简明易读。

  ●反正我试过咳嗽吃烤橘子效果立竿见影,服~

  ●读的升级

  ●因为过罗博士的《神医这样看病》,所以这本书是奔着罗博士去的,可能是因为期望过高,所以看完反倒有些失望,不过书中的一些理论思路处方还是不错的。

  ●挺实用的,对我有启发感恩

  ●很实用

  ●说的很实在,但快快翻了一遍我还是分不清寒咳和热咳。川贝炖梨与烤橘子同吃如何?

  《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读后感(一):读《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有感

  刚收到罗老师这本书,被书名吸引,因为大部分孩子最容易积食、咳嗽、发烧,自己之前虽也积累了一些关于治疗积食、咳嗽、发烧的小方法,但为了让孩子少生病、少吃药,所以带着好奇看完了此书。

  此书是一本很实用的书,里面介绍了很多小妙方,对我的帮助很大。

  刚看到一半时候,孩子病了,我按照书中介判断孩子处于感冒的第一个阶段,于是我用了书中介绍的喝苏叶水和用苏叶、荆芥泡脚的方法,孩子的病情控制住了,连续用了几天就痊愈了。罗老师的妙方太有效了,于是我赶紧把剩下的看完,以备不时之需。

  可能自己对书中介绍的如寒咳、热咳等一些症状不太会区分,导致孩子有一次咳嗽没有控制住。孩子病好后,用了书中调理脾胃的方法进行调理,虽然书中介绍的脾阴虚和脾阳不足的症状很详细,但孩子的症状有交叉,所以判断孩子属于哪一类还是把握不准确,需要进一步学习

  感谢罗老师这本书,让我从中学到不少医学知识,让我的孩子少用药,通过调理提高自愈能力

  《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读后感(二):亲测有效

  《百家讲坛特邀嘉宾,中医专家教你调理孩子常见病。书的内容很丰富,方法很具体,仅列举部分观点供参考

  1、孩子的生病大多是吃出来的,脾胃吸收消化功能没有完全形成奶油蛋糕等富含反式脂肪酸类的东西都可能造成孩子肺腑问题

  2、中医讲,孩子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成长过程中需要特别守护,吃东西不能过分,用药不要猛烈,以免影响发育。

  3、中医儿科创始人依据黄帝内经,认为只要守护好孩子的肺和脾,孩子很少生病,全基本无忧。

  4、孩子受外感,从口鼻而入,首先肺遭殃。

  5、病毒一般从鼻黏膜开始侵入,所以在感冒的最初阶段,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鼻涕,鼻涕的颜色是一个重要症状。

  6、孩子感冒的第一阶段,第一时间紫苏叶熬水喝或者泡脚马上就好,千万不能让孩子带着症状睡觉了。

  7、泡脚不能空腹,不宜出大汗,微微出汗,气血通畅即可。

  8、孩子发烧到38度以上,就要请医生处理。

  9、孩子贫血、口味重、睡觉流口水、积食,都可能是脾不足,健脾可用山药、莲子肉。

  10、无论是感冒还是咳嗽,都是分阶段、分内外表里,不同阶段、不同症状,调理方式不同。

  11、孩子一咳嗽不要想着马上止咳,也不能用药把咳嗽往里面压,往外、往上才是引咳止咳之路。

  12、白萝卜汤是止咳消食的良方。

  孩子生病,家长焦,致病原因没那么简单,调理方式也需综合施策。中医的思路可以借鉴,必要的西药甚至抗生素也是该用就用,具体该怎么办,既要遵医嘱,家长也要多学习。

  我的医生朋友张主任强烈建议,不要给儿童使用中草药,会损伤孩子肝肾功能。所以大家在生活中给孩子用药需慎重,不可当食品或保健品。要用,也最好用药食同源的。

  《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读后感(三):亲测有效

  《百家讲坛》特邀嘉宾,中医专家教你调理孩子常见病。书的内容很丰富,方法很具体,仅列举部分观点供参考。

  1、孩子的生病大多是吃出来的,脾胃吸收消化功能没有完全形成,奶油、蛋糕等富含反式脂肪酸类的东西都可能造成孩子肺腑出问题。

  2、中医讲,孩子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成长过程中需要特别守护,吃东西不能过分,用药不要猛烈,以免影响发育。

  3、中医儿科创始人依据黄帝内经,认为只要守护好孩子的肺和脾,孩子很少生病,全家基本无忧。

  4、孩子受外感,从口鼻而入,首先肺遭殃。

  5、病毒一般从鼻黏膜开始侵入,所以在感冒的最初阶段,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鼻涕,鼻涕的颜色是一个重要症状。

  6、孩子感冒的第一阶段,第一时间紫苏叶熬水喝或者泡脚马上就好,千万不能让孩子带着症状睡觉了。

  7、泡脚不能空腹,不宜出大汗,微微出汗,气血通畅即可。

  8、孩子发烧到38度以上,就要请医生处理。

  9、孩子贫血、口味重、睡觉流口水、积食,都可能是脾不足,健脾可用山药、莲子肉。

  10、无论是感冒还是咳嗽,都是分阶段、分内外表里,不同阶段、不同症状,调理方式不同。

  11、孩子一咳嗽不要想着马上止咳,也不能用药把咳嗽往里面压,往外、往上才是引咳止咳之路。

  12、白萝卜汤是止咳消食的良方。

  孩子生病,家长焦心,致病原因没那么简单,调理方式也需综合施策。中医的思路可以借鉴,必要的西药甚至抗生素也是该用就用,具体该怎么办,既要遵医嘱,家长也要多学习。

  我的医生朋友张主任强烈建议,不要给儿童使用中草药,会损伤孩子肝肾功能。所以大家在生活中给孩子用药需慎重,不可当食品或保健品。要用,也最好用药食同源的。

  《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读后感(四):亲测有效

  《百家讲坛》特邀嘉宾,中医专家教你调理孩子常见病。书的内容很丰富,方法很具体,仅列举部分观点供参考。

  1、孩子的生病大多是吃出来的,脾胃吸收消化功能没有完全形成,奶油、蛋糕等富含反式脂肪酸类的东西都可能造成孩子肺腑出问题。

  2、中医讲,孩子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成长过程中需要特别守护,吃东西不能过分,用药不要猛烈,以免影响发育。

  3、中医儿科创始人依据黄帝内经,认为只要守护好孩子的肺和脾,孩子很少生病,全家基本无忧。

  4、孩子受外感,从口鼻而入,首先肺遭殃。

  5、病毒一般从鼻黏膜开始侵入,所以在感冒的最初阶段,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鼻涕,鼻涕的颜色是一个重要症状。

  6、孩子感冒的第一阶段,第一时间紫苏叶熬水喝或者泡脚马上就好,千万不能让孩子带着症状睡觉了。

  7、泡脚不能空腹,不宜出大汗,微微出汗,气血通畅即可。

  8、孩子发烧到38度以上,就要请医生处理。

  9、孩子贫血、口味重、睡觉流口水、积食,都可能是脾不足,健脾可用山药、莲子肉。

  10、无论是感冒还是咳嗽,都是分阶段、分内外表里,不同阶段、不同症状,调理方式不同。

  11、孩子一咳嗽不要想着马上止咳,也不能用药把咳嗽往里面压,往外、往上才是引咳止咳之路。

  12、白萝卜汤是止咳消食的良方。

  孩子生病,家长焦心,致病原因没那么简单,调理方式也需综合施策。中医的思路可以借鉴,必要的西药甚至抗生素也是该用就用,具体该怎么办,既要遵医嘱,家长也要多学习。

  我的医生朋友张主任强烈建议,不要给儿童使用中草药,会损伤孩子肝肾功能。所以大家在生活中给孩子用药需慎重,不可当食品或保健品。要用,也最好用药食同源的。

  《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读后感(五):亲测有效

  《百家讲坛》特邀嘉宾,中医专家教你调理孩子常见病。书的内容很丰富,方法很具体,仅列举部分观点供参考。

  1、孩子的生病大多是吃出来的,脾胃吸收消化功能没有完全形成,奶油、蛋糕等富含反式脂肪酸类的东西都可能造成孩子肺腑出问题。

  2、中医讲,孩子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成长过程中需要特别守护,吃东西不能过分,用药不要猛烈,以免影响发育。

  3、中医儿科创始人依据黄帝内经,认为只要守护好孩子的肺和脾,孩子很少生病,全家基本无忧。

  4、孩子受外感,从口鼻而入,首先肺遭殃。

  5、病毒一般从鼻黏膜开始侵入,所以在感冒的最初阶段,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鼻涕,鼻涕的颜色是一个重要症状。

  6、孩子感冒的第一阶段,第一时间紫苏叶熬水喝或者泡脚马上就好,千万不能让孩子带着症状睡觉了。

  7、泡脚不能空腹,不宜出大汗,微微出汗,气血通畅即可。

  8、孩子发烧到38度以上,就要请医生处理。

  9、孩子贫血、口味重、睡觉流口水、积食,都可能是脾不足,健脾可用山药、莲子肉。

  10、无论是感冒还是咳嗽,都是分阶段、分内外表里,不同阶段、不同症状,调理方式不同。

  11、孩子一咳嗽不要想着马上止咳,也不能用药把咳嗽往里面压,往外、往上才是引咳止咳之路。

  12、白萝卜汤是止咳消食的良方。

  孩子生病,家长焦心,致病原因没那么简单,调理方式也需综合施策。中医的思路可以借鉴,必要的西药甚至抗生素也是该用就用,具体该怎么办,既要遵医嘱,家长也要多学习。

  我的医生朋友张主任强烈建议,不要给儿童使用中草药,会损伤孩子肝肾功能。所以大家在生活中给孩子用药需慎重,不可当食品或保健品。要用,也最好用药食同源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