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日子过得艰难,但生活总要继续,简单的生活反而更使我心无旁骛地专注在语文课堂教学上。为此,我走过了一段曲折纠结的心路历程。
那时的乡村语文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我求学时的延续,老师讲,学生听,重结论,轻过程,典型的“填鸭式”教学。作为一名年轻语文教师,虽然在大学里也学了点语文教学法之类的课程,但在实践中却一无所用,没有谁告诉过我语文该怎么教。我不想去重复过去的老路,想把语文课上得生动一点,有趣一点。基于这种想法,我尝试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上来一点小小的变革。主要做法是每星期抽出一节课来上阅读课,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堂,使课内课外阅读相衔接,意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课堂上,我把我喜欢的一些美文读给学生听,学生也可以自荐自己喜欢的美文,用心营造一种师生共读的良好氛围。慢慢地,我惊喜地发现这种做法还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因为老师读学生听要比老师讲学生听时教室安静的多,学生的目光也格外清澈而明亮。此外,我还尝试语文课堂的民主化。我是一个天生喜欢平等民主,对专制强权特厌恶的人。在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语文课堂上,我尝试给每个学生以平等民主的权利。努力实现师生平等对话,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话语权,力图创建一种自由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思绪能够自由飞扬。然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时间一长,也许是学生见我这个“黔之驴”一点也不厉害,也许是初出茅庐的我驾驭课堂能力的欠缺,学生开始变得有些肆无忌惮,由原来的讨论问题逐渐演变成毫无顾忌地说话了。学生丧失了对老师最起码的尊重,这使我非常生气。对此,我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对付那些不听话的学生,为课堂民主保驾护航。我不想像其他老师那样对学生专制,动辄就教训不听话的学生,因为那不符合我自由的天性。
一个学期过去了。期中考试后的一天,老校长笑着突然把我叫进了办公室,拿出我们班的语文成绩让我看。顿时,我面红耳赤,无言以对。我知道在成绩压倒一切的今天,如果是自己的课堂改革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无论如何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到头来,无论是对老校长、对学生还是对自己都是一种无言的伤害。
从下学期开始,我不得不改变策略,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深入课堂认真听课,留意一些高分老师的课堂是如何管理的。经过认真反思,我决定撤下我的阅读课,还原成讲读课,确保学生的学习时间。坚决摒弃一贯的民主作风,对学生、特别是不听话的学生实行高压管制,使课堂安静下来,确保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的这些做法只是为了向分数看齐,其实并非我愿意为之。因为,除此之外,地处封闭而又毫无理论指导的我,即使挖空自己的大脑再也找不到有利于提高分数的更好办法了。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管用。在下一次的考试中,我们班的学生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受到了老校长的肯定和赞许。
到此为止,我的语文课堂教学尝试宣告失败。成绩虽然上去了,我却高兴不起来,曾一度陷入民主与专制互相殴斗的泥潭里。我一直在苦苦追问自己:我们到底追求一种什么样的语文课堂?这个问题如毒蛇般盘踞在我的心间,吞噬着我的心灵,且久久挥之不去。
就在三年前,我们学校进了一批图书。在那里,我遇见了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给教师的建议》,还有被誉为“当代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李镇西老师和他的《听李镇西老师讲课》。通过与这两位中外教育大家的对话,我明白了教育就是人的教育、语文课堂就是教会学生学会思考这样两个最基本的教育常识。于是,存在于胸中多年的教育块垒突然间土崩瓦解了。大师的教育智慧犹如夜空中明亮的北斗星,不仅给在黑夜中摸索前行的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还照亮了我前进的行程。
我思故我变。在语文教学的园地里,经过十多年的风风雨雨,黑暗中的我似乎窥见了一缕明媚的阳光。春天,也许春天就要来临了。在最近的几年里,特别是08年在1+1建立博客以来,我就像是一只小蜜蜂,每天在教育的百花园里辛勤地劳作着,每天可以嗅到各种花的芳香,每天可以呼吸到外面新鲜的空气。酿蜜,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为别人,也为自己酿造生活的蜜。
思想决定行动。这几年来,我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的教育教学书籍。广泛的阅读大大拓展了我这个乡村教师的教育视野,教育理念也随之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根本性裂变,使我更加坚定了民主平等的语文课堂教学理念。我深知,每一个学生首先是生命个体,然后才是学生;每一个文本首先是生命,然后才是符号;我们教师首先是生命体,然后才是教师。由此看来,我们语文课堂就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互相碰撞,互相交融,互相叩问,互相润泽与互相提升。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我努力实现老师与学生、老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四者之间的平等对话,互相交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我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把我一贯追求的民主平等教育理念的种子深植在每个学生的心中,使他们学会用自己的大脑来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我想,等他们长大了,我们的教育给其留下的不仅仅是分数,而是一个大写的“人”;我们的教育给社会留下的不仅仅是一个听话的良民,而是一个具有公民意识的合格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