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鬼怪文豪怪谈4:后日》影评100字
日期:2020-05-01 22:04: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鬼怪文豪怪谈4:后日》影评100字

  《鬼怪文豪怪谈4:后日》是一部由是枝裕和执导,加濑亮 / 中村友理 / 澁谷武尊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鬼怪文豪怪谈4:后日》精选点评

  ●静且美。

  ●是枝裕和在视觉表现上的又一次突破片子最后有他的片场部分稀松平常,更可见他用了多少的精力构建这一次视觉的王国。虽是改编小说,但颇有意识流风格对白凝练,颇得黑白片的古风故事本身似一碗清茶,嚼之有味以扣心门

  ●It's such a shame for us to part.No one ever said it would be so hard.I'm going back to the start.

  ●因了对大神任,深更半夜怪谈。又是逝去的人对活着亲人影响。与其说是鬼怪怪谈,不如说是有个机会好好地向故人告别。画面细腻,美得能每一帧都截成壁纸样子和风味道好棒。时的大神感觉有点刻板严谨,现在就更运筹帷幄啦。

  ●诗人(加濑亮 饰)的孩子襁褓之中便告夭折,在某次祭拜后,一个少年尾随他回到家中。他自称是诗人夫妇夭折的儿子小平,自此便与他们生活在一起。= 开水泡饭

  ●镜头美绝

  ●溫情系.

  ●用头讲故事。

  ●个恋童癖

  ●美得要命!

  《鬼怪文豪怪谈4:后日》影评(一):《后日》:时光之殇

  这个村落小儿传染病人心惶惶

  这个庭丧子之后黯然神伤

  到底什么在折磨我们

  幸福到底有多远

  奇迹或许就在眼前

  那个童子是不是他们的孩子

  或者是别家的孩子

  或者其他

  日复一日

  即使尘封了记忆

  我们告别不了悲伤

  那些风吹树摇

  随斗转星移

  寥寥的钢琴

  勾起沉重思绪

  河中童子主观的镜头

  带着一丝诡异

  也平添几许思念

  个人评分:8.6分

  片始加瀬亮的草帽造型亮点

  还有那道划过心底的逆光

  《鬼怪文豪怪谈4:后日》影评(二):行

  一部和恐怖两字完全无关的怪谈故事,以现实存在灵异寄托思念。 《鬼怪文豪怪谈4》讲述了多年前丧子的作家妻子经历怪异,和儿子的幽灵相处天后走出伤痛的故事。 电影改编自原著作者犀星的小说《后日童子》,其感受源于作者真实的丧子经历。故事中这对夫妻的孩子已经去世多年,当后日童子出现后,他们都相信自己孩子的幽灵回来了。这里给故事增添一些悬疑色彩,“幽灵”童子看起来常人无异,每晚离开也找寻不到归处,而山上还有个相貌接近的孩子。 导演是枝裕和本就擅长家庭戏,其中有一场戏印象深刻,作家对妻子表达不满,反而是终于释放了一直压抑情绪。在改编层面,导演自己解释原作基础上,将作者缺失童年赋予了幽灵,所以后日童子的形象也是丰满的,非扁平化。

  《鬼怪文豪怪谈4:后日》影评(三):幻想温度抵达现实

  原小说作者室生犀星被生母遗弃,在寺庙长大,他在处女作《幼年时代》里不断虚构着他返家与母亲相见的场景,以填补他多年来的思念和怨恨。而思念夭折长子豹太郎的这部《后日童子》,又用同样的方式虚构了一个小幽灵在七日内不断返家,与父母平淡相处的故事,用幻想安慰作家的丧子之痛。

  是枝裕和抓住了原作者幻想疗治现实的精魂,在《后日》里把幼年室生和豹太郎合二为一,豹太郎一次又一次的返家,眷恋着母亲的温存,而他的来处,却是河流的那边,堤坝的后面,寺庙的石墙,还有那棵杏树,那是父亲室生的幼年记忆。这是是枝裕和在改编中加入的创造,让父亲也借长子的幽灵一次次重返家园,“母亲”的怀抱也因此超越了某一位母亲而成为了更泛化的“母亲”的意义。当母亲送别时,为孩子缓慢仔细的穿上毛线袜的时候,是枝也为一生缺失母爱的室生犀星的魂灵献上了一丝抚慰。借父与子的合而为一,是枝裕和将室生犀星的幻想进一步扩展深化,并最终落进了日常叙事的静谧温存里。那个穿着毛线袜站在废墟之上的小身影,似乎不再那样孤寂荒寒,至少足下就有母亲实实在在一针一线的爱。

  是枝说,可能创作就是为了拿回失去的东西。愿那些为失去的人和事夜夜梦回的人,都不用踩着冰凉的赤脚寻觅奔走,愿幻想的温度终能抚慰现实。

  《鬼怪文豪怪谈4:后日》影评(四):像诗一样短而美

  我觉得,小说是可以写成诗那样的,这不是我的首创,中国的阿城,日本的芥川龙之介,都说过。然而,我又觉得,唯有短篇小说可以,这一点他俩似乎都没有说。短篇的弱点是篇幅短小,不足以构建丰满的人物形象,吸引人的情节内容,但它的强项也是篇幅短小,易于制造意象,设置想象的空隙,是枝裕和的短片《后日》正是如此。

  这部短片一共五十多分钟,以《后日》为诗题,分六日叙述,每日长短不一,镜头精美,就像六句诗一般。片末的幕后花絮很长,有二十几分钟,与其说这是为了增加影片的趣味性,不如说像诗的注解那样,使观者对影片加深理解。

  不过不要误会,哪怕它是像诗一般的电影,也是有剧情,也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小孩豹一岁多时因伤寒去世,却以十岁左右的样貌回来,并在每个深夜归去,最后在第五日归去后便不再前来,而加濑亮夫妇也在第六日释怀,不再期待小孩的前来,认为他没有离开过,一直都在他们身边,且决定搬到别的地方去住。

  这种情节不像小说,尽管是枝裕和是从日本的诗人及小说家室生犀星的私小说《幼年时代》改编过来的,但它更像芥川龙之介的物语小说,阿城的《遍地风流》或者中国古代的传奇,亦幻亦真。

  是枝裕和在这部影片中所制造的意象也很明显,即静美也,可从其镜头的一二看出来:

  《鬼怪文豪怪谈4:后日》影评(五):浅谈《鬼怪文豪怪谈4:后日》11个镜头

  镜头1:

  图一室生犀星祈祷(远景),切近景,传诵经声,返回远景,诵经声引人搜寻周围,现后方女子。

  镜头2:

  孩子跟踪室生犀星。犀星出现后,向前走,被树遮住时,孩子出现,犀星出现,孩子偷看,犀星将要被下一棵树遮住,孩子转移到下一棵树。

  镜头3:

  桥洞剪影,回头,切犀星视角,看到影子。影子逐渐变矮,消失。

  镜头4:

  三人在框景中,鸟、父亲、母亲、孩子构成高、中、低、中构图,标题在中间出现。

  镜头5:

  斜方向构图,身体在下方占2/3,头部占1/3

  镜头6:

  同镜头5

  镜头7:

  玻璃外景与母亲(内景)联系,右侧犀星(内景),存在三层空间,第一层与第二层通过擦玻璃联系。

  镜头8:

  外景、中景、内景,光线逐渐减弱。

  镜头9:

  石柱围成三角形(近景)

  镜头10:

  构图见红线,右侧石头形成前景、帘子构成中、人物内景。

  镜头11:

  框景,孩子离开后。与镜头1对应。

  镜头12:

  突然出现现代都市,时间转变,从回忆变成现实,开始对室生犀星生平进行追访。

  镜头13:

  对犀星生前故居的僧人采访,镜头突然转向演员小孩。相同地点的两个不同时空的交错。

  最后送上电影里一些很美的镜头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鬼怪文豪怪谈4:后日》影评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