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听详解版
《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哪里去了》
解读 | 云晞
每天一本书
各位慈怀读书会的读者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每天一本书栏目。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书是《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哪里去了》,这是慈怀为你读的第八百三十九本书,在这里,我们将为您提供10分钟的简版内容。想要查阅每天一本书的详解版,点击文首图片,进入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收听,让你更好更完整地把握书中精华。
关于爱情,有人说那是婚姻,是清晨六点的吻,是柴米油盐过日子,是一堆孩子,也是责任和希望。
年轻的时候,我们向往的爱情大多是轰轰烈烈的。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成年后,我们想要的爱情更多的是守护和陪伴。比起风花雪月的浪漫,我们更憧憬柴米油盐中的相濡以沫。
无论哪种,我想最好的爱情都应该是:你若执手不离,我便生死相依。
就像《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哪里去了》这本书里的三郎和妻子容子。他们是结发夫妻,相亲相爱,互相陪伴了彼此几十年。在妻子离世九年后,三郎写下和妻子的故事,以此追忆已故亡妻。
这本书的作者城山三郎原名杉浦英一,是日本文坛备受瞩目的重量级作家。他从事写作工作多年,出版的每一本书都取得了极大的成绩。其中,《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哪里去了》还被改变成电视电影《原来你已不在》,引起巨大反响。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本书。
一九五一年的春天,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日子,城山三郎在名古屋的一家公共图书馆与容子偶然相遇。
三郎对容子一见钟情。平时没怎么接触过女孩子,并且很害羞的他,当即提出要和容子继续见面,并邀请容子去看了电影。虽然是第一次相见,但容子没有拒绝,可能是她对三郎也同样有好感。
看完电影出来,容子看见三郎带了一本历史书,她很感兴趣。三郎便将书借她带回家看,然后约好下次在图书馆见面。
再见面的时候,容子匆匆塞给三郎一封信便离去了。信上写着她不能再和三郎见面了。也请三郎不要给她打电话或写信。
原因是那时候名古屋社会制度森严,风气也不开放,容子父亲不允许她和陌生男子相见。
这封信让三郎备受打击。虽然才见过容子第二面,但他已经喜欢上了容子,并打心底里认定容子是他唯一想要与之相伴一生的女孩子。
这件事过去很久,三郎都无法从悲伤中走出来。他总是情不自禁想起容子。不过他也明白,不能再这么颓废下去了,他还有自己的生活要过。
回到东京后,三郎开始了新的生活。他全身心投入到学业中去,努力让自己每一天都有新的追求和目标。
因为他觉得,梦想和希望是治愈爱情伤疤最好的疗药。
在接触了不同的人和事之后,三郎渐渐淡忘了情伤,也在日复一日的学校生活中汲取知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虽然已经走出了那段短暂邂逅带来的失恋期,但三郎还是无法彻底忘记容子的身影。他时不时就会想起容子,想要和容子共度一生的念头依然很强烈。
点击图片收听更多好书解读
重遇容子,感情修成正果
第二年的春天,三郎大学毕业。
毕业后,三郎回了名古屋老家当老师,因为父亲年事已高,他希望能有多点时间陪伴父亲。
工作后,陆陆续续有人给三郎介绍相亲对象。尽管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但三郎心里并不着急。也许是一个人的生活自由有趣,也可能是他心里还没放下容子。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一次偶然的机会,三郎在酒吧喝过酒之后去了平时常去的舞厅,在舞池中他赫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三郎随即认出她就是容子,那个自己心心念念了多年的人。
容子也发现了三郎,她还记得三郎。容子走过去三郎身边,跟三郎问好。她还为当年匆匆留下一封信就离开的事情和三郎道歉。
误会解开后,他们互换了电话号码。第二天三郎就给容子打了电话,在简单聊了几句后,约好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彼时,他们都是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不用再像以前那样顾忌别人的眼光。他们可以相约逛街、看电影、游玩。
随着相处了解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的感情升温迅速,双方都沉浸在爱情的甜蜜里,都认定彼此是自己的理想伴侣。
一天寻常日子,三郎和母亲聊天的时候说起这个事。母亲听完儿子的讲述,觉得容子是个不错的姑娘,随即打听了容子家在哪里,隔天便上门拜访了。
这次,容子的父亲没有反对。容子从小就没了母亲,一直是父亲在照顾她。女儿能有个好归宿,父亲也很欣慰。
双方家长很快就见了面,把他们的婚期定了下来。结婚那年,三郎二十六岁,容子二十二岁。
婚后的第二年,他们迎来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孩子,不过在三个月大的时候就夭折了。之后不久,三郎的母亲也去世了。
母亲过世后不久,他们又先后生了一个男孩儿和一个女孩儿。一边看管孩子,一边照料家庭,容子比之前更忙碌。
三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决定从家里搬出去,让容子可以轻松些,孩子也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顾。
点击图片收听更多好书解读
不幸降临,容子离开人世
三郎和容子婚后的生活,偶尔有起伏,但总体还算风平浪静。
婚后不久,三郎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
靠文字吃饭,并没有三郎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特别是作为新人的他,在文学领域一没作品,二没人脉。即便是后来写出了《输出》这本成名作,但前景依然没有很乐观。
继《输出》之后,三郎又创作了新作,但又被出版社否定了,理由是这种类型的书已经有了好几本,题材不够新鲜了,编辑们希望他能够继续创新写作内容,写出新型的小说。
稿子被否决,稿费自然也随之泡汤。三郎因此没有收入,他们的生活日渐拮据,为了一家三口的生活,容子所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还有一些闲言碎语。
但是容子从来不跟三郎抱怨,跟邻居聊起当下的生活现状时,容子心平气和地说只要一家人能吃得上饭,日子可以维持下去,丈夫心里满足,她就别无所求了。
他们就这样相依为命了几十年,感情也一如既往的稳固亲密。如果不是不幸降临,他们夫妻一定会像当初结婚时所许诺过的一样,携手余生,恩爱百年。
但是,突如其来的一场灾难,夺走了容子的生命。
容子患了肝癌,得病的具体原因不是很清楚,不过她父亲当年也是因为肝癌去世的,很可能是家族遗传。
病情确诊之后,他们一家人跟医生商量容子的病该怎么治疗,但容子不想动手术,也不愿意化疗,只想通过一些简单有效的药物控制。
大家都尊重她的意见。
患病初期,容子的情况还不算很糟糕,她还是跟以前一样,照常做家务,照顾三郎的生活起居。只是比以前多出了一些休息时间,而且会定期去医院做检查接受治疗。
化疗期间,容子的病情有所好转。那年年关之前,她还特地和女儿出门置办年货。三郎以为容子能熬过这一劫,最终会病愈康复。
但是没想到,这一次购物,竟成了容子生命中最后一次外出。因为买好年货回来的第二天晚上,容子就在洗手间晕倒失去了意识。
晕倒后住院治疗的第二个月,也是查出身患肝癌的第四个月,容子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去世前的那个夜里,容子拒绝了女儿前去陪夜,强烈要求三郎去陪她。
也许那时候容子已经感受到了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她希望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可以由这一生最爱的人陪伴着落幕。
点击图片收听更多好书解读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全部内容。
杜拉斯有言:“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我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
有数据显示,我们这一生大概会遇到八百多万人,其中三万多人只是一面之缘,三千多人是点头之交。
能留在我们生命中,与我们常伴左右,彼此相知相亲的,寥寥无几。而能陪我们一起经历人生的重要时刻,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的,更是屈指可数。
漫漫人生路,我们一生所求也不过是遇得一良人,年少相亲,老来相伴。
从此有人并肩立黄昏,清晨问粥可暖。既可以花前月下举案齐眉,也可以一日三餐中岁岁年年。既可以执子之手看细水流年,也可以与子偕老安享晚年。
这种相知相爱,不离不弃的爱情,一生大概也就一次。
余生不长,愿我们都能得此良缘,觅得良人,不负此生。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以上内容为每天一本书的简版,查阅详解版欢迎点击文末图片,进入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收听。
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是慈怀为了更好地为大家提供听书服务,特地打造的一座成长图书馆。相比在公众号上的内容,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内容更完整,功能更丰富,一起了解看看吧:
内容更完整:小程序为每天一本书解读详解版,目前已经有700多本书目。每天20分钟,陪你读懂一本书。
小程序进入更方便:无需下载APP,进入小程序登录后,微信首页按住屏幕下拉,即可在顶部出现的小程序栏轻松进入听书,再也不用在浩瀚的文海里找到当天的听书了。
找书、作者、主播更方便:公众号每天推送过后,再想找到哪篇文章就不容易了。于是在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首页顶部,我们专门设置了搜索入口。想听什么书,找哪位作者,听某个主播的声音,直接搜索就好了。
点击下图进入每天一本书小程序
收听详解版内容
欢迎喜欢每天一本书专栏的书友们点击图片体验,长期畅听可点击阅读原文订阅,如有任何疑问均可添加客服乐乐(微信号:chdsh04)咨询详情哦
*注:配图来自摄图网
*文:云晞,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
*注:如果你也想成为慈怀每天一本书的签约作者,欢迎后台回复“阅读达人”了解相关事宜。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每天一本书小程序,领取你的成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