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如何更敏捷地应对危机?
日期:2020-04-21 18:01:01 作者:伴读君 来源:凤凰读书计划 阅读:

如何更敏捷地应对危机?

  凤凰FM·管理一点通

  如何更敏捷应对危机

  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应急方案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在谈到如何面对危机时表示速度胜过完美。然而,一些固有习惯阻碍我们快速随机应变公众号哈佛商业评论”就如何更敏捷地应对危机提供了一些想法

  一是,训练思维敏捷性。越来越多的信息涌入视线容易导致我们分,这时候,我们要能迅速扩大视野,着眼于更大的图景、更准确地预判未来变化;然后立即缩小视野,做好部署、集中精力开始执行。我们可以试试自己能不能迅速把注意力从一些细节转移全局上,如果不能的话,可以做一些训练,比如把手头的项目想象成一场马拉松,并把每一项工作成一场冲刺,每完成一次冲刺,让自己休息一会,这些休息能加深的专注程度

  二是,掉自己过去的荣誉成就人们都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即使环境有变也不愿意放下过去的成功经验。但只有诚实面对不知道答案公开征求建议观点下属支持,并承认自己一个人不足以完美地预判未来,才能更敏捷地找到应对危机的新方法。当然,你的团队也要有足够的自,要有主动承担责任,共同度过危机的意识

  三是,把同理心转变同情心人们在看到别人的遭遇时经常会产生共鸣,但在危机时刻,这种情绪很容易影响领导者采取正确行动。而同情心和同理心最大的不同就是,同情心会激发人们想去帮助对方心理。就像外科医生在看到患者痛苦时,他们不会也沉浸在痛苦中,而是会通过手术帮助患者康复。想要养成保持同情心的习惯,你可以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怎样才能给身边的这个人带来好处时间久了,你的思维方式就能逐渐改变

  管理的五个常见误区

  创新工场管理合伙人汪华,在一场活动中,分享企业管理的5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把战略问题定位成管理问题。汪华说,企业遇到的各种问题,大部分是战略的问题,其次才是管理的问题。具体来说,战略就是选择正确的市场目标,拆解成战术,并匹配落地执行资源。有了具体的战略战术目标之后,管理只不过是用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保障目标顺利达成的手段。所以当战略和目标是正确时,好的管理就是1后面的0。但当战略目标错误时,管理就是-1后面的0。

  第二个误区,把管理神话或者绝对化。汪华认为,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管理。管理的核心保证战略目标和战术目标的实施各种各样管理的手段,无论看上去多么高大上,其实作为手段来讲,各自有其原因出发点,没有绝对的优劣。采用什么管理手段,最重要的是看要达成什么战略目标。比如富士康的业务,需要的就是绝对的标准化,这个目标没办法用阿里的文化使命来做到。因此,CEO要了解各种各样的管理体系和工具,然后根据战略目标量身订造适合自己的管理体系。

  最根本的问题搞清楚了,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比如让人头疼的新老员工的矛盾处理。新员工大量进入,到底是因为业务升级转型,老员工已经不能适应需求?还是业务走得很顺,需要以老员工为骨架扩充,并保证原有体系的高效执行?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会有完全不同处理方式。

  第三个误区,认为管理是免费的。汪华认为,不存在免费的管理,任何管理都是有代价的。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我们往往习惯靠管理来解决问题,会不断的堆积管理的组织架构,堆积部门、人员。大家应该明白,小公司直接采用IBM的管理,可能就把自己给弄死了,不是没有用,而是代价已经大于收益。总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总的来说,一家企业的创始人始终有两个产品要打造,一是公司产品,二是公司本身。很多人经常会陷入两个极端,要么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产品上,忽略了公司本身的打造,不关心战略制定和最佳化执行;要么陷入到细节管理中,忽略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调整。这两个极端都是有问题的。

  第四个误区,把管理看作玄学。管理尽管没有绝对的好坏区别,但总体上来说需要以结果导向,如果不行,赶快替换,效率优先。这样的执行体系在汪华看来是比较容易迭代的。而其它的执行体系,比如信仰文化使命这些非常玄乎的文化或者喜好,可能不会出问题,但很难迭代。

  第五个误区,认为管理要人性化。人性本质上是获得成功的最大阻碍。作为一个CEO,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需要去人性化。去人性化的意思,不是让大家残忍,而是要保持着绝对的理性、清醒的状态,在重要的事情上做出有效的市场化决策。“人的自我反省是很难的,复盘别人容易复盘自己很难。如果能去掉人性里面自我增强、自嗨自满的部分,真正意义上做了有效的自我复盘,在我看来是最大的格局。

  刘润对话香帅— —

  个人和企业如何应对危机

  最近,知名商业顾问,《5分钟商学院》主理人刘润和著名金融学者,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香帅进行了一次对谈。针对“企业和个人,如何应对疫情造成的危机”这个问题,香帅老师分享了她的看法。

  香帅说,关于疫情,我们目前还知之甚少,疫苗也遥遥无期,接下来我们依然要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在今天的市场大环境下,最重要的,就是要保卫自己的现金流,留好余粮。如果未来要面对三个月的经济衰退,你留好一年的余粮,就还有9个月的子弹进入经济恢复的快跑期。

  香帅老师的团队测算,在二季度,虽然海外疫情严重,海外需求大大减少。但是,相比于一季度,中国二季度的经济仍会有较大程度的反弹。另外,两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两会之后,国家可能会出台更大力度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消费和投资。

  如果疫情能在上半年达到拐点之后,在三四季度,海外需求可能会慢慢恢复。所以,三四季度相比于二季度,经济又会有更大程度的反弹。

  当然,不同行业所面临的情况是不一样的,餐饮、旅游这样的行业,在二三季度可能也很难全部恢复。但是对于大部分行业,现在就要开始逆势准备了。留好余粮,二三季度是发力期。

  长按下方,收听更多精彩内容

  问伴读君

  要读书,更要发声!不论你是想吐槽还是有疑惑,有观点还是想表达见解,都欢迎私信我们畅所欲言。

  伴读君微信号:ban

  分享讨论

  关注凤凰读书计划公众号,点击下方写留言,即可分享精彩读书感悟。

  如果您喜欢本文,欢迎转发,分享知识是一种快乐。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如何更敏捷地应对危机?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