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放学后,又加班判了一节多课的卷子。感觉眼睛酸胀,看什么都有点模糊了,但还是强迫自己将两个班的基础题判完后才离开办公室。说实话,我做完这项工作时的感受与楼道里的清洁工忍着厌恶倒完每一个厕所里的垃圾篓没有什么两样。
这一天,从早上七点钟开始,在监了近四个小时的考场后,按照年级的统一要求,优先批阅了从各班抽出来考的前三百名优秀生的试卷,然后再判各班剩下的四十多个中后等生的卷子。密密麻麻的考题压缩到一张八开的答题纸上。学生们经过了上一周的连续五十节主科连排复习课后,似乎已是十分地倦怠与麻木,字越写越没有耐性,有些很是潦草。这种状态下,答题的思路也难以拓展,或已成定势。因此试卷批改起来,很费眼力,但我还是要硬着头皮判完。因为明天大家还要统一讲卷子。如果我一人落后了,班主任和“优秀生”们都会很焦心!集体化应试教育机制下,大家必须步调一致,因为谁都怕落在别人后面。我也一样,不堪承受成为校长讲话时常常鞭策大家的“误人子弟的教师”——因为自己的原因而没有让自己的学生考上理想的学校。虽然,我内心的梦想并非如此,但是,身处其间,我只能适应环境,顺流而行。蚍蜉撼树、螳臂当车的勇气,我不具足。我只是那怀着化蝶美梦的茧。
走出教学楼,望眼北面小丘上葱茏的草坪和树木,眼睛像夸父遇见了河、渭,贪婪地凝视了好半天,感觉疲劳消减了些才走出校门。
半路去小市场买蔬菜和水果。市场西边的马路旁,一个推着三轮车的小贩一边应酬着买菜的人,一边用眼睛瞄着不远处的城管,显得诚惶诚恐,小心谨慎。口里一面仍不停地故作热情地招呼着前来买菜的人。
小贩的神情,触动了我的恻隐之心。我走过去,拣了一兜不太红的西红柿买下。(因为,凭我的经验,那些颜色太红的西红柿往往是药物催熟的,吃了会影响健康。)小贩殷勤的脸上满是感激!
转身离开的那一瞬,我忽然注意到:那殷勤而惶恐的皱纹似乎已被定型,就那么一直隆起在那里,再也舒展不开。我猛然意识到,这种“殷勤与惶恐”或许已经在他的生命里驻扎了很多年,他经常被这种心理所主宰。天长日久,皱纹就聚隆在那里,回不去了。再看一看旁边卖菜的人,也是表情各异:或尖酸、挑剔,或世故、谄媚,或一脸的匆忙与烦躁,或不屑一顾地轻傲走过……每个人的脸上都映现着内心的情绪,那些情绪一如既往地聚拢在脸上,挥之不去,如刻刀般深深地印在肌肤里。
两个穿粉色衣裙的小女孩被奶奶拉着手走过来。经过小贩的三轮车旁,也仰脸看了看。在那两张粉嫩的脸颊上,我看到的是月季花瓣般的娇艳与纯净。小孩子对人情世态没有那么多的固着之见。走过,看过,哭过,笑过,一切在她们的心里没有留下更持久的执着之念。就像天空的阴晴雨雪,变化无常,而终于平静。而大人们却不然,一念生起,便咬定不放,贪嗔痴慢,耿耿于怀。每一念都像一把刻刀,一次次深入,再难抹平。岁月斗转,什么样的心念,便刻成什么样的容颜。不信,请窥镜自看:脸上那百千条细碎的皱纹,哪一道不是我们亲手雕琢?又深深按下?内心里那剪不断、放不下的千千结,执着不已的无限欲望,正是刻在我们脸上的道道瘢痕。想到那些超脱凡俗,日久修行的大德,他们的脸上常常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恬淡与平和。
面镜自视,我的天空亦是烟云聚拢,雨雾弥漫。我需要保持一颗清醒而宁静的心,日日检省,时时观照,那些起心动念的雾霭,让它们何来何往。以有恒之心,面对无常的世界。放下执着之念,让自己时时归零。风来雨去,我为空。今天的卷子,碗里的饭,放在那里又何妨?面容不是白纸,皱了,展不平;心灵宛若天空,不执著于风雨,总会见到晴空。放下一切,轻松入睡。今晚,梦里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