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徒》是一本由[日] 太宰治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突然发现看短篇集收录重复率高的书有个好处,可以把之前读过的复习一遍,正好我都不记得了(喂)。这本的编排很怪,和吉林版的译者是同一人,却把《叶樱与魔笛》和《灯笼》砍了,加进主题不统一的《樱桃》,迷之突兀。最喜欢三刷的《雪夜的故事》,为了嫂嫂将雪景储存在眼中的顺子是多么纯真可爱。《蟋蟀》《千代女》《谁都不知道》次之。主打的标题篇反倒觉得过于琐碎,味道一般。去年第一次读《皮肤与心》时就觉得女主人公够烦够讨厌,没想到看了圣母附体的《招待夫人》更生气,这种愚蠢的慈悲,欣赏不来。仅就我读过的四五十则短篇而言,并不觉得太宰写女性心理有多妙,或许是看得太少,还是觉得他写男性(尤其是投注自身影子的)更好。
●我真是太喜欢这篇阿三了
●女生徒不愧是名作。
●四星半,非常中二病又少女心,正经地说太宰治很会捕捉无用的情绪,这本书里的短篇用女性的视角写出了很多不安的、躁动的、不被理解的、转瞬即逝自己都未必会记得的情绪,这是生活中阴性的那一面,某种程度上比外部事物的流转更像生活本身。
●我除了吹爆能说啥? 痛骂编辑,别把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放封面好吗不要一太宰治就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了有事吗?这版的缺陷都是编辑的锅!完全没好好校稿,明明译得挺流畅的,错别字不纠了说得过去吗? 我是最初看人间失格没有太被戳到的,不知道是因为翻译的问题还是太宰不太擅长写长篇,但女生徒实在太好了我流泪。 此刻应有一首中岛美嘉的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 【“我好爱这世界!”我热泪盈眶地想。注视着天空,天空慢慢改变,渐渐变成了青色。我不停地叹息,好想褪去自己的衣裳。就在这时候,树叶和草变得透明,已看不见它们的美丽,我轻轻触摸草地。好想美丽地活下去。】 通篇向死而生的美丽。
●补书评。太宰治的作品,我喜欢在丧的时候读。读这本书的时候大概是我今年里最丧的一段。就像一个豆瓣网友说的那样“以丧治丧”,我在太宰治深刻的语言里得到自我救赎。简直不能再温暖了。
●各种关于女人各类心态描写的小短篇。虽然我也是女人,但真的不太理解这里面很多女人的心态。
●“对妻子来说,丈夫是个愈拍灰尘愈多、真面目会愈丑陋的男人”“活着好辛苦,被四面八方的铁链捆绑着,稍稍一动就会破皮流血。”如果不说,我一定以为作者是女性。最喜欢《女生徒》和《樱桃》
●女性视角的一本书,将女性的敏感与温柔表现的很真实。
●翻译有点怪怪的
《女生徒》读后感(一):易碎的都是珍贵的
易碎的都是珍贵的。既优雅又丑陋,既丰饶又无知。
爱做梦,不只是女子的天性。我想,大概也是所有人的天性,不过是她表现得多些。太宰治,看得透。
钟情幻想;这是我们的优点,也是人类本质无可救药的缺陷。生活于我们女生徒来说,是当下流动的风景,是梦里预演过的话剧。
或许此时正好上映至最精彩的一幕。我们会大哭大闹大喊大叫,向往悲剧的心总是不可磨灭。
正是对幻想的迷醉,对生命不可避免灾祸的感知,让我们做好了准备。
默默忍受,不被击垮。
坚定而执着的走下去,不管是为琐屑小事,还是为了眼中的爱情。
《女生徒》读后感(二):书中都是你我的影子,细腻
喜欢看他絮絮叨叨的,不使用过度华丽的词藻。<蟋蟀>写了妻子渴望高尚的思想却发现丈夫沉默的外表下确实庸俗之辈。另外,女人的虚荣心和占有欲,就好像不愿意和别人撞衫一样,她同样不希望别人也分享丈夫的才华,那样,她便没什么特别的了。
lt;千代女>前几日看到易烊千玺才华出众,突然羡慕起这种童年。成年之后的自己并没有感激儿时的空洞无忧无虑的时光,反而渴望那时候自己能够专注,并有所造诣。就像女主一样,作为孩子纯真的她无法接受亲戚功利虚荣的为自己安排人生,进而叛逆又不自信的不想写作。而成熟的自己碌碌无为之时,一切为时已晚。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的心境,我们不能穿越时光去为过去做决定。
《女生徒》读后感(三):装帧纸质都不错,值得推荐的版本
皮肤与心、蟋蟀、阿三、十二月八日和樱桃这五篇大体上都是描叙夫妻间故事的,前四篇是从妻子的角度,后一篇是从丈夫的角度。五篇的共同点是都写出了太宰自身的厌世情绪以及或明或暗地提到了他多次的自杀经历。皮肤与心主题是对自身的厌恶,蟋蟀则描写了对丈夫的厌恶,其实二者描述的主题是一致的,都是太宰在通过文中主角之口来告诉世人他对自身的厌恶,渴望在最完美的时刻死去。而阿三就呈现了这样一种可能,丈夫与家庭隔离感严重,最终寻死。十二月八日和樱桃则是夫妻间共度苦难生活的写照,按照太宰的风格,其中不少都是其个人经历。
等待、羞耻、女生徒、千代女、谁都不知道、雪夜的故事都是描述女学生心理的文章。个人觉得等待和谁都不知道最还原,个人感觉说的是少女怀春之心无处安放的故事。女生徒和千代女的心理描写最好,因为年轻人对于自身未来的一切想法都很迷茫。羞耻侧重点不同,但是这种书信体的方式,太宰也是用的比较得心应手的。雪夜的故事算是太宰故事中个人认为比较积极的一篇了,妹妹弄丢了鱿鱼干,但是却想要用眼睛保留美景分享给嫂子,虽然生活贫苦仍要积极向上。
《货币》让我想到了郑渊洁的奔腾验钞机。借由人以外的视角,给故事带来了新的维度。战争给平民带来的永远只有伤痛。
《女生徒》读后感(四):柔情似水,谨慎入微
这是一本主角均为女性的小说集。
笔触下的女性,皆为人性代表。她们活得小心翼翼,谨小慎微,善于察言观色,又冷静执着。这些女性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目标,但有同样的性别。都说太宰治懂女人,看完此书,即便存在疑惑也不得不信服。他勾画出来的她们,鲜用对话,多用心理描写,将人物特点勾勒得栩栩如生。
短篇《女生徒》里的“我”,仅写一整天发生的事情,却通过“我”的行为将所有与之相关的事情统统做了描述。眼镜、狗儿、就餐、雨伞、作画、待客……“我”仅仅是早起后,带着雨具去学校,上了绘画课回家,协助母亲招待了客人,洗漱,就寝。时间轴为一天,但旁枝错节却生出一堆,将“我”所喜欢的,所厌恶的,所期待的,所排斥的……统统融入了“我”的角色。那是非女性不能感受的心情,却在一个男人的笔下得到了再现。
太宰治,终其一生纠缠于女人群体里,用他的眼睛观察和体会这个群体,将她们揉碎后放进自己的心里。他觉得女人渺小,但现实中又不得不多次依靠女人赖以生存。这个他与多个“她”,交织出诸多故事。
凛冽的文风,细腻的描写,是他对女人这个群体的感情。
“人的眼睛可以储存风景”,《雪夜的故事》里如是说,我想,通过眼睛储存的风景,再经消化储存在心里的,就变成情怀。
这本书的内容并不丧。即便是冗长无味的生活,也是自平凡中生出的感动。
《女生徒》读后感(五):WEEK3
噢!原来女生徒是女学生的意思,选择性地翻译中日本就是写两门语言互有却又特有的惊喜。
这本书是太宰治根据读者的来信,用自己细腻的言语再演绎了一遍女生们的故事的合集,所以一个一个故事的来吧。
等待。等待着,不知道在等什么,消磨着时光,并不是为了消磨时光而等待,但等待本来就是消磨时光的事情,等不等得来都无所谓,只要我做了想做的:等待。
货币。好久没看到这么巧妙的构思了,还有什么是和货币一样可以在人们之中流转四海为家的物品呢,我不太能想出来,太宰治根据这个特性,写了一张货币辗转的故事,以货币为视角看人。
羞耻。我觉得完全可以放到开篇的重磅,“为了抚慰软弱愚笨的人,我必须绞尽脑汁,面面俱到。”他们总是脆弱敏感的,这种敏感不是对世界感知的敏感而是做作病态的敏感,想想曾在自己身上出现过的它就很可笑,真是究极丑陋的状态,自己想出来别人不想接触,同类互相也不会怜悯...
女生徒。多么细腻的情感啊,把每一个稀松平常的日常动作写得可爱。
千代女。无语。
樱桃。其实我希望父母能看一下这篇,在外吃樱桃不打包回家没关系的。
“幸福迟了一夜才来。”在冬夜里钻进被窝最能真切感受吧,今夜总是寒冷的,要静候到第二天醒来时刻才能收获温暖,感受到暖和带来的幸福......没想到每天都要经历的事情,却是告诉自己幸福会来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