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见原创
《西游伏妖篇》给我的教育启示是角色定位影响施教者和受教者的关系,直接影响教育效果。
刚开始,唐僧把自己定位于控制型师父。他反复强调“我很聪明,我很厉害,但是我低调我不说”,企图以佛祖的“如来神掌”来威吓孙悟空,并用儿歌三百首控制孙悟空。当然这样的结果换来的是孙悟空的反抗与报复。
在比丘国国王的强迫下,唐僧不得不贴上听话符在悟空的操纵下表演,丑态百出,大丢颜面。出丑的唐僧,终于认识到了这种定位的错误。他不惜跪下,痛哭流涕,求得孙悟空的原谅,并重新定义彼此的关系,是兄弟,是好朋友。当时在旁边的猪八戒忍不住说:“走的最长的路,就是师父的套路。”这是句黑色幽默,但不也体现出唐僧的聪明吗?这一重新定位,让师徒关系一下子缓和了,逐步消除了彼此的芥蒂。
九宫真人伙同红孩儿,控制白骨精,企图离间师徒关系,赶走孙悟空,吃得唐僧肉。但现在唐僧与悟空关系今非昔比,彼此信任,他们的阴谋未得逞。在孙悟空和唐僧大演苦情戏的迷惑下,大BOSS九宫真人被引现身。一番大战后,九宫真人被如来收走。唐僧超度了白骨精,师徒关系进一步巩固,悟空终被唐僧真正收服,一起踏上了西去求取真经之路。
教育就是这样,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位置未摆正,角色未明确,一定没有好结果。只有师生彼此尊重,彼此信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