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桌对面的敏也是一位爱花者。自从这个学期初我们坐在一起后,她的桌子上就始终摆着一盆翠嫩的绿萝。敏只是偶尔给花儿浇点水,并不怎么打理它,绿萝却长得生机盎然,叶子越发得茂盛,或许是因为我们的座位光照比较好吧。每当备课或批改作业累乏时,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观赏一会儿眼前这盆翠色欲滴的绿萝花儿,每每都会获得视觉上的放松和精神上的愉悦。日子久了,这盆花儿就成了我们俩桌子上必不可少的装点。
上个星期,敏忽然发现养绿萝的花盆儿不知怎的被打破了,裂成两半,开口处已经有泥土渗出。敏有些心疼,这个花盆儿虽不是什么值钱之物,但外形和颜色都是古色古香一直是她所喜爱的。然而,心疼归心疼,打碎了的盆子终究是不能恢复原状的。惋惜了一番后,聪明的敏从抽屉里找出一条扎礼品的带子,我们两个一个抱紧花儿盆,一个用力捆绑,竟然生生把原本开裂的花盆儿重新复合在一起。裂纹虽在,看起来却依旧是一盆完整的花儿,只是拦腰系了一条彩色的带子和一个精致的蝴蝶结。敏小心翼翼地给花儿浇了一点水,竟没有溢出。午后的阳光从半掩着的窗帘儿缝隙间透入,几颗晶莹的小水珠儿在鲜嫩的叶子上追逐嬉戏。生命依旧那么地活泼与恣肆!
我忽然发现:对于花儿而言,它们的生命所需要的只是一缕阳光、几滴雨露和一盆普通的土壤而已。至于长在什么样的花盆里,似乎并不重要。生命成长本身所真正需求的,其实只是那么一点点,倒是我们人太多的在意了外在的包裹。爱一种花儿,就要把它养在一个漂亮、珍贵的花儿盆里;爱一个人,就要给他提供最丰厚的物质条件。殊不知,生命成长最适宜的环境是回归自然。越是接近自然,生命越是焕发生机;越是过分包裹,生命越容易凋零、腐败。只是,这个道理在实际生活中已被大多数人所忽略。生活在现代的人们往往喜欢弃朴追繁,舍本逐末。为满足虚荣,过度得追求香车、豪宅、锦衣玉食,最终丢掉了宝贵的健康和善美的德行。追根究底还在于一个“贪”字,贪念不除,人心自腐。在我的身边,那些整天叫喊着需要减肥的同事们,依旧每天为美食乐此不疲;那些经常慨叹马路拥挤的上班族,即使体态臃肿、健康日下,也不愿选择骑车或步行;至于那些家里衣服满柜,却总是淘宝不停的买家们亦比比皆是;更有为金钱名利奔波劳碌背离初衷而执迷不返者,又何以计数!清代学者申居郧说:“朴能镇浮,静能御。”我想,这句话恰可警示今人。
静下心,观赏一朵花、一片叶,听一听冬夜雪落的声音,摸一摸父母不再柔软的双手,亲手做一顿家常的饭菜,用钢笔写下一段值得回味的文字,或者对路边的拾荒者投以温暖的笑意……这个世界或许会渐渐不那么浮躁。
生活只需一盆土,我们何苦要那么多去急切地埋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