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语文课上的日记分享是《面对“烂橘子”的包容》。日记的题目很耐人寻味。
文章写的是在许多毫无瑕疵的橘子中有一颗带有疤痕的烂橘子,显然是被其他橘子挤压所致。而作者丝毫不嫌弃这个烂橘子,反而把它放左果盘的最上方,给它一个平等的机会。作者从中想到生活中那些所谓的“坏人”,也正是像这烂橘子一样是被压迫所致。
听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深有感触,更是深表赞同。一切事物都是存在着多种可能性的,在人们眼里肯定都不喜欢烂掉的橘子;而对其他完好无损的橘子来说,如果不是这个烂橘子被压在最下面,那么被压烂的可能就是自己了。总会有一个被压烂在角落里的橘子,也许曾经它比那些完好无损的橘子更加光鲜亮丽。我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正如那个烂橘子。我在别人眼里是一个铁石心肠、冷酷无情的不良少年,也是一个无恶不作、毫不讲理的问题少年。我被很多人冷眼相待,也被很多人议论纷纷。这么多年,我不知有多少次听到别人在背后议论我的是是非非。每一次,都是那么令我伤心难过,但很少有人能做到对我这“烂橘子”的理解和包容。他们看到的只是橘子表皮上的疤痕,却没有看到在充满疤痕的包裹下那色泽润滑、如是如初的橘子。它是多努力地保护了自己,可是只有人们无情的剥开它的表皮时,才会发现烂掉的仅仅是外表,最珍贵的心却依旧安然无恙。
现在的我已经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了,谁让我有一副烂掉的“橘子皮”?谁让我当初愿意做那枚为了保护其他橘子不受损而宁愿自己被挤压在角落里的“烂橘子”呢?而我庆幸的是,我虽然是烂掉的橘子,至少我能做到理解包容那些被贴上“烂橘子”标签的人,至少我能做到一视同仁。在我眼里,那些外表烂掉而内心不被侵蚀的“烂橘子”,要比那些光有华丽、虚伪的外表而内心却早已腐烂掉的“橘子”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