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给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作业:回归故里,祭奠祖先,探访“童年的百草园”,写一篇感受深刻的日记。这项作业是继学期初的话题日记“我童年的百草园”之后开展的系列语文实践活动。目的在于,利用假期旧梦重温,实地寻访一下学生们“心中的百草园”,追忆童年的美好时光,目睹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感受世事沧桑。让语文回归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和寻找写作素材。
假期归来,批改学生的日记。在大部分回乡探访的学生中,表达的大都是遗憾和失望。那些曾经的“美好乐园”早已面目全非:原来可以容一群小伙伴在里面摸、爬、滚、打玩成“泥猴”的大沙坑被填平,变成了车辆密集的停车场;原先水流汩汩的小河滩已经被水泥覆盖,记忆中被埋在大黄石下的贝壳早已不知去向;村口捉迷藏的小山洞已经被砖石堵死;夏日夜晚可以爬上屋顶数星星的河边老屋已坍塌成废墟,清澈的河水被污染变黑;曾经寂静安闲的小树林被砍伐,满目尽是荒草和光秃秃的树桩;当年满地黄土的院子被铺上坚硬、整齐的方砖,那口老式的压水机换成了自来水,追逐在桃树下的小鸡、小鸭早已入人口腹,屋顶长草的小茅屋盖起了二层小楼,……“童年的百草园”已旧梦难寻!故地重游,感受更多的是叹息与无奈。时光流逝,社会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与变迁,那些落后于时代步伐的“百草园”是注定要消逝、被改变的。生命中,有些美好只能体验当时,过去了的,终成云烟。这一次的经历,让学生们领悟到:把握现在,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让现在成为将来美好的怀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