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每天40%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由决定促成的,而是出于习惯。所以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真的很重要。
拥有好习惯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和日复一日的行动力。查尔斯·都希格在《习惯的力量》中提出了“习惯回路”的观点,认为习惯会在大脑中形成“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的回路。“暗示”即大脑进入自动行为模式,会决定使用哪种习惯。在这之前,大脑必需存储各种习惯,比如早睡、早起、上学、上班、运动等等,而暗示性行为有地点、时间、情绪状态、他人、紧挨着动作。“惯常行为”在于“重复”,坚持不懈地重复目标行为。“奖赏”具有吸引力,通过愉悦大脑刺激和巩固习惯的形成,同时明确奖赏需可视化、清晰化,这样易达成效果。
养成习惯后,学会尝试和更新行动。《侧耳倾听》中出现过好几次衣服单独挂在墙上的画面,通过视觉语言来传达出这是女主角第二天会穿的衣服。从那以后,拥有提前准备的习惯但并没有单独放置所有物的我也尝试这样做,把整理东西省下的时间用来晨读,用来做更精致的早饭。遇上需要熬夜的时候,还可以多睡会,完全不打乱生活节奏。
正确认识习惯,不要全信21天养成习惯的说法。读完日本作家古川武士所著的《如何戒掉坏习惯》后,我才恍然大悟。他将习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行动性习惯,如看剧、花钱、拖延症等,戒掉他们需要1个月时间;第二层为身体性习惯,如抽烟、饮酒、吃太多等,戒掉这些坏习惯需要3个月:第三层是思考性习惯,如烦躁不安、闷闷不乐、思虑过多等。这就解释了为何第二天提前准备这个习惯,我很快就养成了,且一直保持着。饮食减肥和运动减肥都需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不然就会反弹。读书写作这些思考性习惯则需要更长时间来培养和维持,慢慢学习,慢慢思考,形成厚积薄发的成功,十年苦读才可金榜题名就是最好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