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五味
——秋葵妈
近日,网络上广泛传播这样一段视频:一群初中女孩儿玩剪刀石头布,输了的人被打,其中一女孩儿,被连扇多次耳光不敢还击。
此视频一出,评论哗然。
但我想,任何人如果把自己代入成被打孩子的父母,那么第一感觉一定是:心疼。
可为什么她在外面会受人欺负,甚至连还手都不敢。
父母在努力用金山银山给孩子堆砌起跑线时,或许忘了这最重要的一点——锻炼他们保护自己、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
想让孩子独立,就不要为他做这三件事。
我上初中时,有个同学叫申莉莉,那时她是班里的小霸王,谁也不敢惹她。
因为只要她和班里哪个同学,有一点儿不愉快,她会立刻告诉她的妈妈。
甚至有时,还会直接去找对方孩子的家长理论,这样对方孩子多半免不了一顿斥责。
很多年后我已经工作了,有一年过年回家,在姐姐公司聚会的照片上,我意外地看到了申莉莉。
于是我开玩笑地问姐姐,是不是同事们都经常被她欺负,还说起她上学时如何如何厉害。
没想到姐姐一脸震惊。
据姐姐的说法,申莉莉平时为人唯唯诺诺,公司里谁都可以使唤她,做不好还会被人当出气筒,但是她从不还口。
这下轮到我震惊了。
我脑海中只有她初中时跋扈的样子,和姐姐口中的样子根本对不上。
但是后来我渐渐想明白了。
那时候申莉莉的所有问题,都是靠她妈妈这个大人身份,帮她解决的。
她和同事有矛盾,妈妈若再去公司帮她撑腰,恐怕不仅无济于事,反而会被更多地耻笑吧。
然而她因为从小被母亲保护,没有独立处理周边人际关系的能力,即使被欺负,也不知如何还击。
莉莉的妈妈无疑是爱她的,可是她的爱,却让孩子失去了独自处理社交关系的能力。
没有家长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受人欺负,但这不代表父母就要直接出面,帮孩子解决所有问题。
孩子可能会在这里跌倒一次两次,但他也会因此学会不跌倒的方法。
这样在未来的漫漫人生道路上,在父母看不到的地方,孩子才能知道如何不卑不亢地走过人生。
记得网上有个吐槽熊孩子的话题,其中有一个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亲戚找孩子家长理论,家长自己表达了歉意,对孩子却丝毫未责怪。
碍于情面,亲戚也只好算了。
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孩子在商场里,把可乐浇在了一架钢琴上。
因为造成钢琴损坏,必须赔偿,但那个价格,无疑是对这个家庭的一记重击。
而且这一次,已经没有算了的可能。
第一次弄坏亲戚家的钢琴后,孩子的母亲替孩子道歉,替孩子承担了责任。
她无疑是爱孩子的,爱到可以替孩子受过。
也许这一次,这位母亲还可以赔钱给商场,让孩子不受到任何指责,甚至不知道自己做错了。
可是下一次呢?下下次呢?
当孩子步入社会,在工作中失误,母亲还能替他承担一生一世的责任吗?
不仅不能,还会让孩子缺少对错意识,更可能导致孩子以后频频犯错,却不自知。
孩子缺乏责任感的意识,只会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更难立足。
如果孩子一直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会有什么严重后果,那么等到有一天,被迫承担责任的时候,将会是后悔莫及。
代孩子受过,也许让孩子避开了眼下的危机,却给将来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一问,原来是孩子们要参加冬令营,他们打算提前给冬令营的带队老师们,买点礼物。
因为老师们都比较年轻,妈妈们不知道送什么好,因此讨论了起来。
等我加入了讨论后,才渐渐发现,他们不仅仅是要给冬令营的老师买礼品。
平时孩子参加什么课外补习,或是什么活动,他们都会提前买些东西,送给老师或者相关负责人。
我不免震惊。
因为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大家都是靠努力考出好成绩,积极参加活动,多帮助同学,赢得老师同学的喜欢。
从何时开始,孩子们要靠家长提前送礼物,才能得到认可了呢?
在孩子的世界里,第一个接触到的类似“领导”的社会角色,就是老师。
在这种类似“上下级”的社会关系中,希望得到上级的认可,是人类的本能。
家长们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为了孩子,提前把前路铺成坦途。
但是,这样孩子虽然得到了关注,却也失去了自己赢得关注的能力。
循环往复,孩子习以为常,就更难意识到,他需要靠自己的言行,得到别人的回馈。
身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周围人的喜欢和尊重。
但是这种喜欢和尊重,绝不是靠父母铺路来获得的。
毕竟父母铺得了这一时,也铺不了这一世。
我们能给孩子能铺的最远的路,就是让孩子学会如何靠自己的能力,赢取喜欢和尊重。
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想自己没做好什么。
可其实,有些问题背后真正的原因,恰恰是父母们做得太多了。
正所谓过犹不及,想让孩子拥有独立生活、独当一面的能力,就请更多地放手,更多地选择不做。
在一次次的“不做”中,让孩子学会更多,才能在未来独自面对风雨时,站得更稳。
有远见的父母,从不会为孩子做得太多。
作者简介:五味,一个地球人,愿有生之年,能懂得更多的事。本文首发秋葵妈妈,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一起做有远见的父母。
你若喜欢,为秋葵妈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