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妇女主任》是一部由张慧中执导,赵本山 / 宋丹丹 / 梁天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片子,由于时代的原因,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力,如果现在上映的话我觉得口碑肯定不错的。
首先可能我是东北人的原因,也是本山大叔的老乡,电影本身让我感觉很亲切。
再加上主演全部演技在线,尤其本山大叔的几十秒的一个面部特写,完虐很多男演员。
孙福叫凤莲嫂子的时候出戏了。眼睛一酸,和平啊志新都懒成这样了你也不管管。哈哈哈……
对基层政府的官僚体制和形式主义稍加讽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不管再怎么折腾,生活还是充满希望;在社会转型期间的东北农村,依靠旧体制遗留的记忆,想象当下可能得到的美好生活;中国的乡村中,有朴素简单的生活,也有复杂离奇的故事,片中包括了几类典型的人物形象,还有二人转、三句半的表演,已婚男女之间的暧昧等等,都成为后来《乡村爱情》一类作品中的基本元素;中国乡村与新中国政权间的关系微妙而奇特,乡村社会所缺乏的是一种长期的,合理的生活方式;与传统乡村生活方式之间的断裂,以及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乡村被忽视的状态,共同构成了二三十年来,乡村及城乡结合地区的奇特景观与事件;各类阴差阳错构成了一部喜剧,极少存在巧合的现实社会,留下的更多是无奈、落寞和悲哀;赵本山的确是那个时代的天才,只不过他所讲述的故事,在如今已经没有了市场与空间,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他的传记
《男妇女主任》影评(三):又一部被低估的喜剧片
在我看来,其电影在整体含金量上甚至要超越他的国民小品。比如《叶落归根》,再比如这部《男妇女主任》。
故事始于赵本山替媳妇宋丹丹以代理村妇女主任的身份参加乡里的计生大会,阴差阳错被树成典型,“县领导亲自点了名”。
所谓喜剧,不外乎个阴差阳错的由头,至于最后变成闹剧,科幻剧还是别的,就看编导和演员的水平了。
就说一个镜头,赵本山在计生会上的发言反响热烈,尤其县领导带头鼓掌。赵本山在此刻有个几十秒的神态特写。一个典型中国农民心理、性格甚至他的前半生,都浓缩在这片刻的表情变化里。
就凭这一点,本山叔完虐中国99.9%的演员。
不得不说,主要演员的选择是本片的最大遗憾(群众演员表演却颇多亮点)。除了本山叔和村长,其他人都略显牵强,即便强如宋丹丹和范伟,感觉也没有完全发挥。梁天一口京片子的东北话,更是有种贾志新上山下乡扎根北大荒的违和感。
另,听到志新冲和平叫”嫂子“,百感交集。
《男妇女主任》影评(四):你相信吗?29年前,赵本山还跟宋丹丹拍过电影
自2013年本山大叔退出蛇年春晚后,差不多5年了。宋丹丹早一点,2008年与赵本山表演了《火炬手》之后,就再没在春晚上露过面。不过,这两个中国小品界殿堂级别的人物早已经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烙印。少了他们的春晚,似乎总是会有一些遗憾。
很多人可能对于他俩的印象仅仅停留在春晚的舞台上,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一点,除去小品演员的身份,这两人曾经还搭档过电影。没错,大家所熟知的《落叶归根》就是他们的一部成熟作品。赵本山和宋丹丹两人在里面的表演也是让人耳目一新。但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这部电影却不是《落叶归根》,而是一部早在1999年的电影——《男妇女主任》。
本片主要讲述了,由于妇女主任工作交接问题,村长想要动员村里的凤莲走马上任,去乡上开会。最终却阴差阳错的让凤莲老公刘一本去了。他在会上激昂慷慨的发言赢得县领导的青睐。领导们纷纷表示要将他们村树立为典型,然后供人参观。
回村后的刘一本跟村长商量后决心要按照自己之前写的要求具体实施。期间受到了重重阻碍,而且县领导一而再再二三的失约,最终,县领导没有来,但是村里却悄悄发生了变化。
我国很大,故事很多,电影并不仅仅应局限于某一地域。对于艺术而言,这个国家甚至于这个世界是不应该有任何的限制的,城市里的人们可以有自己的大情绪,村里的乡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小确幸。尤其在社会处于变迁时期,这些村里人,这些乡村故事所带来的思考就更加的重要了。
本片通过县领导们是否来村考察工作这个主线,引出来了一连串啼笑皆非的故事。领导们的三起三落,同时也印衬着这个村子里的乡民们思想的三次大的变化。
第一次的变化是为了应付检查,领导要来考察,刘一本鼓动着身边的人连夜起来写标语,但是最终领导却没有来。此时,村里人包括刘一本,他们对于自己豪言的文艺活动仅仅停留在表象。他们认为把表面工程做好了就可以了。这是第一阶段,当然也是以失败告终了。
第二次鼓动妇女们排练节目,不惜用喝羊汤来诱惑,但是结果依旧是以失败而告终。节目虽然排练好了,但是他们对于文艺节目的认识依旧是没有深刻的理解。他们错误的认为仅仅是凭借着利益的诱惑就可以将原本散乱的民心收集起来。结果依旧是落空了。
但是凭借着两次的经验,人们已经开始慢慢的有了全新的认识,刘一本这个男妇女主任的所作所为,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妇女们帮他洗衣服,以及后来大家一起找孩子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原本村里失去的人心慢慢的聚拢了起来。再到后来,即使是领导们不来了,这又怎样,村民的文化生活在不知不觉中起来了。
首先来说,这个题材的故事很切合实际,并不浮夸,相信很多有过农村生活的朋友都会对于里面的场景感觉到亲切。故事不虚无,切合实际。在广大农村渐渐的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他们接下来是要干什么?是仅仅满足自身的财富的积累?还是说要有着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本片用领导的三次失约的考察来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释说明。
当然,片中也反映了一些不正之风的雏形。领导前来调研自然是好的,但是结合我们的国情,上面一句话,下面跑断腿的事情确实是真实存在的。而一些领导干部们喜欢做表面工作,对于村民的正常文化生活强加干涉等问题也略有浮现。
村民们是自私的,同时也是善良的。他们看似平常是一盘散沙,但是真正团结起来的力量却是无穷的。比方说找孩子,比方说最后的大联欢等等。淳朴的故事自然有一群淳朴的人来演绎,这是比较合适的。这样故事才会有特色,接地气。
本片导演张惠中大家可能都不熟悉,但是说起《昨天,今天,明天》、《卖拐》、《买车》等一些列耳熟能详的小品,或许大家会记忆犹新。将近二十年过去了,我们的电影工业水平进步了,但是像本片一样非常朴实的故事却在退化,本山大叔远离舞台好几年了。或许这样的故事再也回不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