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课学习马及时的散文《王几何》。这是一篇自读课,自然是以学生自读、理解为主。文章运用生动的人物描写,刻画了一位业务水平极高、幽默风趣、平易近人,集爱笑和严肃于一身,深受学生尊敬和喜爱的几何老师的形象。王老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哑笑、绝活表演、公布自己的绰号、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圆和三角等一系列举动,制造了喜剧效果,使学生身心彻底放松,情感得以宣泄,充分享受到课堂带来的乐趣。学习这篇课文,我对文中的王老师也是佩服有加,非常欣赏他的幽默感。朗读时,学生们亦不时为文中幽默、夸张的语言所感染,不断发出开心的笑声。身处其间,我自己也很是轻松愉快!整堂课,无论是朗读、小组合作、还是集中交流、课堂练笔,几乎每个环节都会涌现出学生们欢快的笑声。一节课下来,意犹未尽!
上完这节课,我深有感慨:孩子们是多么喜欢笑啊!而我们的课堂又能有多少可以让学生轻松无束缚的表达喜、怒、哀、乐的情绪呢?怕是更多的时候只是平白、严肃,偶尔想笑也要看老师的脸色、顾及同学的眼光忍住自己。应试教育的悲哀除了为迎合考试的需求制约了学生的思维,更大程度上在于压抑了孩子天真烂漫的自然本性。教育的真义应是促进人向善向美的健康发展,给每一颗童心以自由舒展和绽放的空间。倘若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和老师都失去了自如表达人之常情的权利,那么我们的教育培育出来的又是怎样一群冷漠、麻木、缺少仁爱之心和活泼性情的怪物?这样的人才对于未来社会和家庭又会埋下多少隐形的祸根?如此追问下去,真是无法可想!
让笑声回荡课堂,还孩子活泼率真的天性,让知识的种子在春风中孕育——这是我对教育的理解,也是我的教学宣言!因为,我们这些长大的人,其实也是多么渴望每天泼泼撒撒、笑逐颜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