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离过年也越来越近了。今天和家人一起去商场购物,屯一些年货。
宝安大仟里商场离家比较近,我们决定去那里。一路过去,路上的行人就已经非常少了。道路两边也都挂起了灯笼,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过年了。
一进商场第一感觉就是人突然少了好多,平时人满为患的地方,如今也显得这么冷清。之前人总是非常多,不比西乡天虹少。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每一个商场吸引你的不仅仅是琳琅满目的商品,最重要的是能满足闲逛的休闲。
商场里面摆放了几个“鸟笼”,有很多小朋友在这里玩耍。真是专门为溜娃的人们准备的,小朋友也是很喜欢。
在往回后我们去到了一个免费的共享读书室。里面的人也不多。在这个繁杂的商场内,能有这么一块“净土”能让我们静下心来阅读,不得不说,人多也是有原因的。
生活在深圳的人都知道,这座城市有两个地方没有“围墙”,一个是—公园,另一个是市政府办公所在地—市民中心。
所有的公园都免费向市民开放,这是深圳人最为津津乐道的一项享受城市发展成果的权利。而市政府大楼之所以叫“市民中心”,就是取开放、包容、以“为市民服务”为中心之意。在市民中心中区及其周边的广场,人们可以任意进出,不会受到任何阻挠,市民甚至可以在这里举办婚礼、宴请宾朋。庄严的政府大楼在人们眼里,不是一座可望不可即的冰冷建筑,而是一个离市民很近的、充满人情味的、可以互动参与的温馨地带。
无论是公园的免费对外,还是市民中心的名字和设计寓意,看似平常的背后,其实是延绵数千年的中华人本思想和近现代文明弘扬的人性理念的具体体现。
人是关键,以人的利益为目标,一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和发展的一道人文命题。
在新世纪的深圳,一场关于西部通道侧接线工程方案之争,让趋于富裕安康、日渐成熟的深圳开始思索“人”字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探求“人”字更遒劲有力的写法。
恪守为民之责,始终把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深圳市委市政府对“以人为本”中“人”字的理解,逐步超越“经济”意义上的“人”,而向有强烈责任感的“公民”意义的“人”转变。
人是主体,就是始终把人民的呼声和要求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目标,把实现人民利益作为第一追求。
20多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总是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反映群众诉求、关心群众疾苦。
解决就业难、住房难、上学难,关乎人们安身立命之本的一系列难题。爱民之心,体现在急民众之所急。爱民之心,体现在对生命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