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0-01-02 23: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是一本由左灯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2019-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读后感(一):抑郁症患者能看到一些感同身受东西

  我从贴吧就看她的帖子,看到简书,现在出书了,就立马买一本。

  我也有抑郁症,虽然没有住院,但是严重影响我的生活。我觉得作者的书,能让我看到共同的地方,因此我也觉得理解她吧。她患抑郁症,文字表达比较活泼可爱说实话我一个抑郁症看的感觉阳光了一点。一直想看她成功地走出来,也不知道那个跟她一起厕所抽烟的小哥哥怎么样了。

  非常想谢谢她。在我抑郁症最严重的时候能看到她写的东西。

  《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读后感(二):如果还没到重度 但是中度 看完会释然一笑

  这本书用轻松口吻告诉了非病患,不要你以为,如果无法理解,请不要轻易跟病患说话。一句自以为是都会是一把利剑。希望你们善良

  除此之外,其实所有的病患都是可爱的。他们都只是希望被理解,被关注。在他们没有发作的时候,其实他们也是非常可爱,喜欢嬉戏打闹。“微笑抑郁”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的病。所以希望大能够关心下身朋友脆弱一面,不要认为朋友是拿来“用”的,其实大家都只是抱在一起取暖而已。

  《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读后感(三):生活不易,有些人的生活是特别不易,坚持下来的我们都是很棒的

  第一次现实中听到精神病院是一个亲戚的亲戚,曾经住过一段时间描述为里面都是不正常的人,听到精神病患者第一感觉也是不正常的人类,总要做些莫名其妙事情无厘头,无逻辑,无法理解他们的世界。作者是一个乐观逗比欢乐的重度抑郁症妹子,她是有病,只是和感冒发烧等身体机能病症一样脑子出了故障,可以通过药物控制,就像鼻炎一样,会伴随一生,但鼻炎可以停药,抑郁症则药不能停。

  世人渴望被理解,精神病患者更渴望被理解,不希望被怜悯同情,你以为你是善良吗?其实是你对他们最大的伤害

  《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读后感(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作者用诙谐有趣语调向我们描述了她在精神病院抗抑郁的经历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作者的乐观,同时真实地让我们看到抑郁症患者内的真实世界,更加了解抑郁症。有时候大脑发出的错误信号让他们的身体得到指示,做出自己无法控制的的事情,有时候抑郁症患者自己也无能为力 ,所以周围人的陪伴真的很重要。看到最后的留言那里,我想起了我高四临近高考的最后一段时期,当时我每天特别难受心跳很快,呼吸很难受,感觉全身动脉都在跳动,每天晚上失眠特别严重。以前没有注意,以为只是太紧张神经衰弱,现在想起来可能那时候是轻度抑郁吧,还好高考结束后过了一段时间一切症状都消失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就像我以前总觉得自己过不了高考这道坎,不知道自己该去往何方。现在,一切都过去了。

  《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读后感(五):跳动的灵魂忧郁的心

  左灯用20万字事无巨细地,描写了在精神病院发生故事。以一个患者的视角讲述了自己的发病过程、经历,以及自己真切内心感受。同时又介绍了各个病友不同的“坏脑袋”。让每个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感到亲切。对于不了解抑郁症的人来说,读这本书绝对比读抑郁症的各种科普文章要好的多。

  书中的事情,很多人可能都有过经历。包括“想开一点就好了”,“为什么要这么纠结”类似的劝告,我们应该也听过很多,跟没有经历过抑郁的人解释这一切是非常挑战的。很多人都会觉得抑郁症的人非常脆弱,我觉得恰恰相反,抑郁症患者常常行走在生死边缘心理异常强大

  作者拥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灵魂,用尽可能轻松直白文笔讲述着自己的故事。看着非常轻松,甚至又有一些想笑,但是谁都明白在这些轻松地下有一颗忧郁的心。祝左灯一切顺利,早日康复。祝你与易籴的感情一些顺利。

  《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读后感(六):但愿那月落重生灯再红

  我是2006年的时候确诊的。

  最开始我爸带着我跑了很多地方去找有名的心理医生,吃过过很多徒有其表的中药导致我一度体重增长了30斤,也带我去找算命的大师护身符。直到后来遇到了一位真正改变我的心理医生,在她的指导下我开始学会去面对自己内心的阴影,学会去和抑郁抗争,也终于吃到了正确的药。这一年我一边积极的抗抑郁,一边在家复习准备中考。确诊前我就已经没办法上学了,就算逼着自己去也是上到一半会情绪突然崩溃只能和老师请假。顺利的,我考上了一所三流高中,上高中后我把自己伪装成了一个活泼乐观的小姑娘,我天真的以为我康复了,我自由了!殊不知我只是暂时把这些抑郁情绪限制可控范围内,我性格缺陷还有社交恐惧症在我大学四年愈演愈烈。我越来越害怕电话,害怕与人交流,甚至接电话前会浑身紧张难以呼吸。我依旧选择了去逃避这一切,几乎整日的逃课窝在宿舍里,浑噩的过着每一天。毕业父母安排给我找到了工作,直到进入社会,我突然发现自己之前引以为傲的学识起不到任何作用是的,我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我没有朋友,我磕磕绊绊走了很多的弯路,在工作上被同事上司欺负,在众人面前大哭。我一度怀疑人生,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办不好

  直到现在我已经工作五年了,虽然抑郁的情绪还是偶尔会控制不住会想要主导我,但是我学会了与其和平共处,会做一些事情去转移对“它”的关注。我接受了可能一辈子都会与其形影不离的现实,就像一位相识多年的老朋友

  “嘿,你今天又来了?”

  “这次可不可以给我力量面对生活?”

  《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读后感(七):痛,并快乐着

  形形色色的病友率真呈现出精神病院的日常,有异于常人画面,也有诙谐有爱的故事,亲身经历着困苦的自愈过程,作者选择以一种轻松风趣的口吻讲述《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纵观全文,虽然对于抑郁症的描述浅尝辄止行文来源网文,稍作絮叨散乱,但至少展现了精神病的面貌,其本质只是病了,无法进入“正常”的生活状态,而只要有活下去的勇气,终究会有泰然处之的时候。 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对作者笔下的病友产生难以名状的感受,或感于同气连枝的情谊,又或感于一生所求不过是内心的平和……还原种种细节得出的未必是真相,也可能是固执己见臆想,这样的概述兴许已跳脱于病友的日常,又似乎印证着事情的发展未必如同人们预想的那样。 抑郁本身是自身情绪的表达,时好时坏,但当情绪的阀值变得无法自控时,病灶开始悄然蔓延,而这一切绝非毫无预兆地发生,诸如生活的重压不期而至,对人生不再抱有盼头,骤然下降的体重,近乎绝望的自我了断……这般迷失自我的过程,或许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不同寻常的只是渭泾分明界限。 对于病友而言,不言而喻的可能是异常艰难的处境,本书对此自然有所取舍,或许除了或早或晚地死去,好好活着已是对生命敬畏,也是彼此不变的承诺。 对于读者而言,不药而愈的可能是生活谈何容易,每个人都在经历痛并快乐着的过程,而这一切本无从而知,选择欣然的接受已然是最佳的给予,你我也已无法将二者分开。 想来生活确实不易,或许这样的描述十分妥帖:“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 ——安于途中,不疾不徐,致每一个不曾言弃的生命。

  《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读后感(八):请善待我们的玻璃

  生命可畏,疾病才那么令人恐惧

  在人生的某一段时间内,我曾经怀疑过自己抑郁了。一点点的小情绪,在内心被逐渐放大,却又不敢对人诉说,生怕被人嘲笑大惊小怪。后来我寻求释放,寻人倾诉可惜无济于事。我只能与负面情绪抗争,不,或许该说是打压,每天,都被恶狠狠地打压一遍。怎么说好呢,就是吧,自我否定加上注意力无法集中,每一秒都觉得煎熬。就像是上不喜欢的课,倒数着下课时间的急迫感。偶尔熬不住了,找个角落哭一哭,哭完擦干眼泪还得起来继续干。我自认为,那应该是我这辈子最拼的时光了。但是我觉得自己当时应该是脑袋被门挤了才会那么想不开,把自己的生活过成那个鬼样子,内心还自我歌颂努力意义,简直是有病。再后来,这些过往就被我永久藏匿。有人问起,我只会平淡地说一句:对啊,当时压力挺大的。毕竟,有些回忆真的是没有回想必要

  人在生活遭受挫折的时候,内心的主题曲大概就只剩凉凉一首循环播放了。如果是只感受到凉凉的你,那在抑郁冒起小苗头的时候,就快快找掐灭它吧。不要奢求别人的理解,因为感同身受太难,而抱有期待会加剧内心的悲伤,所以不要有这种想法。我坚信每一点小抑郁都值得被我们善待,有裂痕的玻璃心也值得被修补,生活是我们的,善待自己的玻璃心,终有一天它会变得晶莹剔透并且闪闪发亮。心如果被不开心的事塞满,就没有空隙安放幸福时刻了,所以垃圾一定要定时清理

  如果是感受到暖暖的你,那就勇敢地说出来吧,你的家人和朋友一定会善解人意,和你携手共度难关

  重度抑郁的左灯很痛苦,但同时也很洒脱,也很幸福。左灯的病令人心疼,但左灯家人的陪伴令人艳羡。愿,这世上的每一个精神病患者都能像左灯一样得到最大的理解和最好的陪伴。

  《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读后感(九):从照顾者视角看抑郁症

  这些年来,照顾过两个被医生确诊有抑郁症的人。一个是同龄的,一个是我爸,由于频繁深入接触,让我感受居多。处于隐私尊重,不列举生活实例,只谈对文章中相似点的感受。

  抑郁症者的表现

  一、太“作”。表里不一 ,太在乎别人看法。从作者的通篇幽默文采和内心TMD,何必呢,只见苦没见乐。

  建议身心一致表达才能治根抑郁。

  二、太“赖”。主观渴望别人对自己的快乐负责源头是之前被溺爱太过依赖。从作者她爸露营的努力被鄙视等细节看出,抑郁症者渴望坐享的成果要达其高标。对抑郁症过多鼓励督促,会加剧其依赖性。他人要先过好自己,成为榜样即可。无论好的坏的,自私无私的,撕掉逃避的保护伞,让抑郁症者面对真实的世界。唯有自救才能活。

  建议:精神上自强,自力更生

  三、太“怨”。老是重复“为什么生病的是我?”之类问题,但不去想法找答案修正自身行为。把自己置身受害者角色,以弱换取关注。作者问而不答,并当朋友托雅来的时候,抑郁狂躁理所当然的复发了。

  建议:别找借口,面对真实。

  四、太“悲”。像“做这个有什么意义?”之类的问题,根本需要问。因为没有人知道答案,而且就算告诉你答案,你信吗,你要吗!?(比如“你活着就是为了做一个清洁工街道带来干净。”)我们在生活苦与乐的体验中,做出不同选择,成就同意义。而非本末倒置,意义只是总结,不是出发点。“感觉没意义所以不想干。”亲爱的,长期以来你以前体验的方式不对,你体验的东西不适合你,你当然不想干了。生命是个游乐场赛车不好可以换芭蕾。任何事物选了正面必有负面,无百分百满分

  建议:总有平衡点,没有绝对

  《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读后感(十):活着

  活着,让我想起了余华作品。没有比活着更美妙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日本诗人太宰治说,活着是多么忍辱负重奄奄一息的伟大事业啊。当然,《活着》说得是福贵在历史浪潮中的生存,而此书说得是治疗精神疾病的历程

  一边写作,一边生病治疗,让我想到作家史铁生先生。在《病隙碎笔》中说道自己主业是生病,副业才是写作。似乎是有些相似。

  刚开始接触时,作者的文字让我觉得这么开朗,活泼的女生怎么会有抑郁症呢?但是如文中描述得,突然之间暴风骤雨毫无征兆的袭来,胸口疼痛,全身无力一系列生理反应,以及那巨大的悲伤感,眼泪奔涌而出,甚至想到死,似乎只有死才能解脱反反复复出现,有时晴空万里鸟语花香,觉得生活美好,没有过不去的坎,有时黑云压城,无法呼吸,如坠入深海,什么自我调整,什么意志力,之前所有积极的感悟都化为泡影

  在那疾病之下,只求能好好的吃个饭,睡一个安稳的觉都成为了奢侈。我在书中看到病人之间相互的鼓励便是:活着,一定要活下去啊。简单有力,只求能活下去。

  《蜡笔小新》中有这样一句话,能够平凡的活下去是多么幸福的事啊,因为你不知道疾病,公司倒闭,意外什么时候会发生,如果能这样平凡的活下去,是多么幸福。我们却总是在失去后才会知道身体健康的重要,能听见悦耳声音,看见美丽景色,走路带风,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喝什么喝什么。

  历史给我们的唯一教训就是我们不会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作者在生病中的感悟很真切,很深刻,讨论了生与死,而不是光是记录,或者消遣的心情。作者在呼喊,盼望人们能够了解这种疾病,给与理解和关心帮助。有很多读者来信或者留言讲述自己的故事,大多都是遗憾,自己的亲人离开了自己之后的反思。

  这是一本好书,让自己对精神疾病有所了解,可以预防,同时对生命的感悟和理解变得深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