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一部分2019行者来到了「2019行走的力量分享展」现场,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看到八月行走的纪录片。
在行走结束四个月后看到当时的山河辽阔、行进垭口时喘息不停,很多行者都难以相信这是自己走过的路,同时又有很多回忆涌上心头。
他们和前来参与行者分享活动的朋友们,分享了自己在行走中的感受。
行走君整理了其中一些内容,分享给更多未能来到现场的、屏幕那端的“你”。
行者 左立
我之前非常认死理,看到闯红灯的人都会被气到,情绪特容易被别人影响。和老婆相处时也过分讲道理,不理解她有时无理取闹可能只是在撒娇,是个小情调。
行走回来之后,我确实变柔软了许多。
在山上的时候,我们简单得就像一匹匹马、一头头牛,大家结成一列队伍行走。那个过程会让你知道,人最根本的,真的在于自己的内心,职业、名字、身高、肤色、穿衣品味等等,都不重要。大家互帮互助,彼此温暖,携手走过一生中的这么一段路程。
回来之后我变得更谦卑,更能感受到人人是平等的,我不会再觉得自己有什么优越感。而且,当能把表面情绪抛开后解决问题,会是一个聪明的有智慧的人。
上个礼拜又和我老婆吵架来着,想着这几天都不要主动理她。刚好那天来看展,看到纪录片的时候,回想到当时高反“快死了”、走不了的状态,那时心里想的是,如果让我活着走下山,回去我会拥抱生活中每一个,哪怕再微小不过的幸福,哪怕只是有床睡、有一个单独的厕所、有卫生间可以洗澡。
我现在下山了什么都有了,而我,还为了一些我不能理解的老婆的小情趣,和她吵架。我觉得自己太混蛋了。
认识到自己的短板,认识到自己被情绪控制的时候有多幼稚,穿透情绪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到生活的乐趣,这些非常酷,也是我行走一路走来的成长。
行者 金含阳
我是因为喜欢陈坤关注到行走,记得接到入选通知那天还以为被骗了,核实后是真的,激动到哭。
看纪录片的时候,回忆起当时看到的景色——垭口前有一片冰川,特别壮丽,我觉得我这辈子也很难再看到这样的景色了,永生难忘。
我很明白自己的两个“缺点”,一个是过度付出,如果付出后那个人没有回应,自己就会很伤心。我常因为这个难过。
另一个,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我特别追求确定性,希望什么事都能在自己的控制中,失控就会焦虑、脾气很大。
影像展厅的一面墙上写着坤哥的一句“顺其自然是一种非常漂亮的存在”,我行走回来之后经常把这句话拿出来看。其实以前也懂这个理儿,但是很难做到。
我记得我还跟我妈就这句话聊天:人就活这一次,为什么不让自己开心自在一点?
我还是会尽最大的努力做事情,但结果怎么样不再那么重要了,不纠结。
我老公也跟我说过好几次“媳妇儿我觉得你变了”。其实在山上也有反省自己在生活中好多事确实有点矫情,所以回家后和老公也不再那么计较了。
与朋友相处也轻松了很多,没必要非以自己认为的方式、希望在付出后能得到同样的对待。如果哪天和哪个朋友相处不舒服了,他可能只是陪伴你走一段路的人。也挺好的。也会有下一个人出现在你的生命里。
花更多精力在自己身上,不再一味顾及别人而委屈自己,凡事可以和对方商量着来。
当顺其自然一点,不纠结那么多事儿,我发现,很多事反倒会越来越好。
行者 俞丹吟
我之前看往年纪录片时,看到了很多的情绪波动,还有一些比较大的转折点,但我自己走下来却一直非常平静。
看今年纪录片的时候,当跳出来看这些山山水水,感受很不一样。大自然真的给你一种解压的方式,也把你像真空罩一样罩起来,把自己过滤一下,然后将这种过滤后的心情带回到生活中,更好地一步一步地行走。
行走前,我更聚焦在自己不好的一面,比如说对事情很轴,比如经常很焦躁……其实换个角度看,“轴”可能更会引导事情往更精准的方向发展,把事情做得更好。我觉得自己还挺优秀的,没必要那么那么谦虚。
就把乐观和善良的一面分享给更多人,把自己识别到的缺点进一步变好。只有在当下,有了自己自然地满意地可持续性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往前走。
行者 史玉龙
我是icu医生,平时跟“人性”打交道。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份工作会很有成就感,其实带给我负面的影响挺大的,比如见识了很多在icu病室里争遗产等等真实发生的事。
高压的工作也带给我很多惶恐,从“为什么自己这么无聊”,到“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直想改变工作之余无聊的状态,尝试各种兴趣但都没爱起来,直到从行走回来,我意识到,那些生活中所谓的“无聊”也有好的一面。躺沙发上看看电视、刷刷手机、和朋友聊聊天,哪怕刷刷抖音、一刷一个小时就过去了,也是一种让人从紧张状态中调解放松下来的方式。
我行走回来最大的改变就是不太惶恐了,现在我也很无聊,但是很接受自己。
刚刚有人问我,山上行走、山下工作,我对死亡有什么感受——
其实我没啥感受,面对死亡是我的工作,平时看太多了,生老病死也是个常态,是自然的过程。不用太纠结生死,把当下过好。当下舒服是最重要的。
行者 吴雨鸿
因为父辈之间的一些原因,孩子之间会被互相比较,压力很大。我妈比较耿直,有时候处理事情没那么周全,我从小特别敏感地感觉到气氛不对了,就会赶紧去使劲去弥补,来故意讨好长辈。
从小就是为别人活着,一直持续到现在。等完成了“考学”等他们想要的结果,毕业之后,我突然发现,我没有自己的人生。
我现在很紧张,平时的状态也常这样,会习惯性地想周围的人开不开心,他们都在想些什么,有时就像冷冻一样冻住了。
在山上,我也挺难放松的,但有一次——
翻垭口那天,实在太累了,我完全没心思顾周围的环境,翻过垭口之后有一瞬间觉得周围的人好像都不见了,世界上只有我自己,当时有一股发自内心的快乐感。有一刻是属于我自己的,完全不用考虑别人的想法。那一刻特别轻松,我觉得这一趟值了。
刚有小伙伴问我,当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你会特别想要摆脱原生家庭或环境吗?
我之前会,想逃离,会抱怨“为什么会这样”。但慢慢地麻木也接受了。现在是属于想开了。如果大家都没有原生家庭的问题,那每个人不都是流水线生产的?虽然原生家庭带来了一些痛苦,但也有好处,其实就是一种命中注定的缘分。一代传一代,我原生家庭的问题可能也是我上一辈原生家庭的问题,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奇妙缘分的“传承”(笑)。
以上为「行者分享」回顾上篇。
在“行走的力量PowertoGo”公众号后台回复行者姓名,可以看到更多行者的行走心路历程。
今天,由蜻蜓FM带来的《声音行走日记》,也进入了完结篇。当行走结束四个月后在分享展重逢,原来,行走的种子已在行者们心中悄悄萌芽……
摄影 | 大美 柳斌
编辑 | 木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