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吃饭时,几次看见小伟边吃饭边不时低头看东西,提醒几次,孩子依然如故。
“什么好东西,让你吃饭也不安心?”笑着问他。
“老师想看下,行吗?”
孩子想了一下,侧过身答:“那好吧。”伸进去,拿出两本书。
“哇,你能看懂吗?”一本是《三字经》,另一本是《唐诗三百首》。
“能啊,这些字我都认得。”孩子很自信地告诉我。
看得出,书的确被孩子翻得有些褶皱了,想来,小伟是个爱看书的孩子。
“小伟,这书谁替你买的?”
“是爸爸,他帮我买的。”
“那这些字又是谁教你认的呢?”
“是一个……是一个……你不认识的人教我的。”孩子说着,我估计孩子又表达不清楚了。
“是一个亲戚,现在……他去别的地方了。”呵,孩子还是给说清楚了。
“哦,这样啊。”
“我认得一千多个字了,所以能看书了。”孩子骄傲地说着。
“好好吃饭,吃完再看啊。以后想看,老师带你去学校图书馆。”真为孩子高兴,希望他能看更多的书。
孩子高兴啊,眼眯成了一条缝,故意看着我,嘴一撅,头一歪,想了一下:“那好吧。”
肯定是你
吃完饭,总愿意去小伟那走一走,看一看,偶尔和孩子说几句,有时什么也不说,就是看看他。孩子见我过去,也会有些特殊的小举动。如故意向我笑一笑,故意向我眨下眼,故意用手抓抓头……一副憨憨可爱的样子。
以前常是我主动和他找话说,现在他也会找话和我说。
“老师,昨天我听到你说话了。”小伟悄悄告诉我。
“就是昨天,你在操场上说话。”
“你没看到我,你怎么知道是我呢?”我故意这样问。
“恩,我听出来的。”孩子有小小的得意。
“老师用话筒说话,你也听得出来?”不信的样子。
“是啊,我听出来了,肯定是你。”孩子鼻孔一张,很肯定的样子。
“一样,就是声音响了一点。”孩子说来,很确信。
“哈哈,小伟耳朵真厉害,以后我来上你们班音乐课,请你唱歌,行不?”孩子居然很赞同,“好的,可以。”
心里暗暗高兴——孩子和我说这事,分明告诉我:我对他的关注,孩子是知道的,他是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感受。真希望以后能上小伟班的音乐课。
是我爸爸
放学时,我去校门口值班。走在人流里,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穿红色羽绒服的小伟,前面是一个中年男子。匆匆看了一眼,见小伟跟在其身后。实在不想太过冒昧,也没把那句一直想问的话问出来,只是那一刻非常想知道他的身份。
赶紧跟在中年男子身后,拉着小伟,边走边悄悄问:“是你爸爸吗?”
孩子戴着帽子,不住摇头:“不是,不是。”
再问:“到底是不是你爸爸啊?”
孩子“恩”了一下,说:“是的,是的。”
我故意用手指点了点孩子的脑袋,夸张地说:“你呀,真是糊涂。”
我猜想,孩子一定是把我的问话中的“爸爸”听成“伯伯”了,还好,心中一直存在的疑问一下没了,觉得特别轻松。小伟父亲没有我想象中的老态,看起来精神也不错,再看小伟在他身边一副娇滴滴的样子,心里不知怎的,特别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