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诵展示结束,我对学生说:“你们的表现太惊艳了!让老师都感动得流泪了。”并不时取下眼镜擦拭眼角。孩子们有点懵,他们不知道自己究竟做了什么“壮举”把老师感动到哭。
嗯,请容我娓娓道来。
第一个打动我的是专注。后来我采访了几个孩子,他们看到老师们陆陆续续来参观,感觉很尴尬,也有的说很好奇,一边朗诵一边拿眼角的余光瞥“围观”他们的老师。但是,我却发现了每个班总有那么几个完全不受影响的孩子。他们目视前方,表情丰富,全然地沉浸在吟诵的世界里。不管大人们举起多少个手机对着拍,他们似乎都没看见,跟他们平时上课的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要知道课堂上的他们几个,正是被各科老师时时“盯着”,时刻提醒要“集中注意力”的好动孩子。然而正是这巨大的反差,令我思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毫无疑问,全校同一时刻的吟诵氛围成功地熏陶了他们,在诗歌的浸润下,浮躁的心顷刻间宁静如一泓清泉,所以能呈现出那样专注的神情来。但也对也不对,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在那一刻专注,有一些孩子甚至一边喃喃有声一边转头看参观者,这又怎么解释呢?
可不可以这么说,他们之所以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专注,是因为他们找到了真正热爱的东西?而我们却给他们贴了“注意力分散”的标签,真是令我万分汗颜。今天所见,又刷新了我的认知。
第二个打动我的是坚毅。学生从8:30一直站着循环吟诵达30分钟,这不仅考验体力更考验毅力,但孩子们做到了。他们有始有终,完整演绎。即使腿站酸了,嗓子唱累了,口渴得都要冒烟了,但没有一个孩子中途放弃,他们坚持到了最后。孩子们的潜力巨大,他们哪敢相信自己竟可以这么厉害?所以,要想培养孩子的坚毅品质,参加这类活动就是非常好的锻炼机会。
第三个打动我的是天籁之音。前两天被爸爸罚跪三小时的小A意外地获得一个领唱的角儿,小A一开口立即把现场的老师都征服了。他的声音清脆悦耳,是那种具有完美音高的小孩。我们不禁啧啧称奇:真没想到,他唱歌这么好听,不加入学校合唱团岂不是浪费人才?此刻的小A全身笼罩着庄严的光芒,他是如此投入,以至于他错过了我们的赞扬。我想,这已经不重要了,他沉浸在美好的诗歌中,享受着“物我两相忘”的美妙境界,就已经是他最好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