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哪怕过了多年,我仍会
记得那个9月
末尾,在广州
采访杜江时的一个
细节。他穿藏
青色工装,高而瘦,
一身清正的
气息。
脸上有倦容,人却
亲切。我们聊了一
小时,期间我左
挪挪,西
动动。他没有。他一直以一个
姿势坐着:
军人般笔挺,身体前倾,双脚分开一尺来宽的距离。上半身几乎没动过,腿也是,只有脚偶尔轻点两下。 从始至终,他都是这样
一丝不苟。 不
压迫。但极
认真。 不
拘谨。但极
真诚。 他的
眼睛大而亮,专注地看着你,也端肃地
回答每个
问题,令你不
自觉生出
敬畏心。 我让他用三个词
形容自己。
他认真想了想,给了我三个关键词。最后一个是:完美主义。 杜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他不造次,不敷衍,更不油腻。似乎人世间的贬义词,都与他不相干。 前些天他参加快本,有个
环节,是他和杜
海涛一左一右,站在一个
来宾的脚上,
测试那双黑
科技鞋的耐
压力。 测试
结束以后,杜江蹲
下身,
自然而然地,用手擦拭自己刚刚踩过的鞋面。 好
教养尽在其中。
他说:“嘉宾为了来录这个节目,一身都是干净整齐的,近距离看到那双鞋非常新,应该是第一次穿,给人家踩脏了我就挺不好意思,就随便擦了一下。也没有想太多。” 何谓教养,即,
思他人之所思,感他人之所感。并尽自己所能,不动声色地成全他人。 这个细节上了
热搜后,很多人都对他
刮目相看。 我同样佩服。
而在见到他以后,这种佩服,则变成了佩服er。 我们采访的
时间,是当
天下午15:40。杜江刚结束N轮路演、一场群访,走进来时,人有
憔悴色。 他略微
抱歉地说:“今天早上7点起来赶
飞机,有点累......” 我问他:“要不要先
休息一下?” 他说:“不用,可以马上
开始。”非常
尊重我们的时间。
他好像向来如此,凡事渴望尽善尽美,没有缺憾。至于自己,委屈一点,累一点,都不要紧。 这一次访谈,我是
设置了一些
刁钻的小环节的。 比如第一题: “陈数去找李沁借袁泉捡到的杜江
同事欧
豪放在李现旅行箱杨颖送给张涵予转赠张天爱的一个川航3U8633
航班模型,请问,模型是谁的?”是
个人都会被问蒙。 但他依然100%
配合:“是杜江?”我
大笑:“不是。”你看我有多坏!还有一题也是临时插入的:请将以下
文字,
排列成四句带“飞”字的
古诗。 飞飞飞飞大流风鸟绝雀直扬三下兮东尺山起孔云千千南
工作人员前来
提醒,不要临时加戏。 杜江抬头,劝住了她:“访谈时不要打断。”
意思是尊重我们的
安排,不要
破坏节奏。又把我
感动得
一塌糊涂。
同时也愧疚得不行,感觉自己长满了罪恶的牙,心思叵测,像个成天设诡计害人的老巫婆,人人喊打、活不过半集的那种。而且在此之前,我曾用来这道题来考我们
团队的
小伙伴,没一个能在2分钟内答出来的。所以
特别担心。
但,杜江做到了。在不到5秒的时间里,他将打乱的四句诗,一一精准地说了出来。千山鸟飞绝孔雀东南飞飞流直下三千尺大风起兮云飞扬没有提示!没有人帮助!时间只有5秒! 简直了! 全场不由自主鼓掌。 谁说
演员文化素养弱?谁说
明星不读书?杜江就是一个行走的反证,以由内而外的素养,收服了每个人的心。
在处世上,他心中有他人;在学识上,他胸中有墨水。他不是一个空空荡荡的明星。他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好人,也是一个扎扎实实的演员。 这些年,杜江的资源越来越好,与他的敬业和专业,有着很大关系。我是从2016年开始,
关注并
喜欢杜江的。因为那一年,程耳的《罗曼蒂克消亡史》上映。从
影院出来之后,我记住了两个人,一个是章子怡,一个就是他。章子怡的
演技不必说。杜江的
表演,则令人眼前一亮。他在其中扮演一个小马仔。也就是“
童子鸡”。一个从乡下来的小处男,不谙
男女之色,
懵懂单纯如
白纸。但杀人时,却
眼神狠利,满脸
狰狞,
残暴得
令人发指。
这种反差带来的冲击感,实在太强了,竟至于一直念念不忘。那时候我就觉得,他是一个真正的演员,而且必定会大红——以演员的身份,不是以综艺的方式。这一天比我想象的更快到来。2018、2019年,杜江作品大爆发。在这两年里,他以
拼命三郎的
架势,接拍了《红海
行动》、《
烈火英雄》、《
中国机长》、《我和我的
祖国》等多部
主旋律电影。以及《
你好,之华》、《
天长地久》等静
水流深的
文艺片。
在这些电影中,杜江的表演都是惊艳的。 《红海行动》里,他是又冷静又燃又帅的爆破手徐宏。在《烈火行动》中,他以三场哭戏,成为电影的戏眼。而在《中国机长》中,他将一个机长面对
危难时的
紧张,表演得极有
层次。
焦灼又
克制,
激烈又
有序。拍
文艺片同样不
逊色。记得周迅在与他
合作完《你好,之华》时,曾说到一个细节。到了
片场后,杜江很快进入
角色。
她叫“杜江”,没反应。她叫“老公”,杜江就转过身来。在这样
迟缓的、克制的、
内敛的
影片里,他依然
从容,在
荧幕上
拥有独特的
魅力。不能不说,他的确是个好演员。
因为追求完美,他成为人间暖男。 也因为追求完美,他的作品质量一直居高不下。 我问杜江:
“你想要更多,还是更好?” 意思是想更红,赚更多钱,还是拍更多戏。杜江说:“我当然
希望拍摄更多、更好的作品。”还特地
补充,
“我觉得那个重音还是应该放在‘更好’上。”但“更好”,哪有那么
容易。真的太难了。
一部戏做到“差不多”,很容易。但每部戏都要“好上加好”,那你就必须200%的去付出。 我曾和他的工作人员聊过杜江这些年的
努力。她
见证他一路的
艰辛,非常
感慨。说杜江在接拍一个新戏前,多会花大量时间,去
体验生活,
练习角色的
技能。 比如拍《红海行动》时,他一直在
进行超严格的
饮食和
运动训练。每天健身6小时以上。
晚饭是一
口水,一口盐,将体脂从14.6%降到了6%。《红海行动》拍摄完之后,杜江依然保持着这种严格的健身
习惯。
腹肌?一直没在少的。 拍《烈火英雄》时,他用100
天时间,与
消防员同吃同住,
接受专业消防训练,到最后已然成为真正的消防员。 拍《中国机长》,他提前几个月就开始训练开飞机。 甚至还买了一张A320飞机
驾驶舱的图,贴在
酒店墙上。每天睁眼、
闭眼都
看看。 到最后,每个
按钮起什么
作用,在哪个
位置,都已经
了然于心。 如今他已经能在
指导下,
完成飞机的手动起飞和
降落。
他说:“万一将来有一天坐320 ,万一需要我帮忙,我觉得我会是飞机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乘客......当然我不希望有那一天的出现啊!一旦出现的话,我相信,我也能帮得上忙。” 拍《我和我的祖国》,为了演好香港
回归时的护旗手,杜江
二话不说,同样提前进行极为
严苛的军姿训练。 背上绑着
十字架,腿夹
扑克,在
砖头上一站就是大半天。 到最后,连姿势都变了,
举止完全是
标准军人
范儿的。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 凭着这种付出,他将护旗手的
威风凛凛,以及默默吞咽掉自己的鼻血,不动
声色、
有条不紊地完成
仪式的瞬间,极具
张力地
展现出来了。
作为一个杜江影迷,看到他如此认真,又如此优秀,真的又心疼,又骄傲。 娱乐圈人来人往,许多人红了一阵,消失了。也有人掀起来惊滔骇浪,但很快就平息了下去。 只有真正敬畏、真正心怀信念的人,留到了最后。 因为流量是水。 而作品,才是河床。 有河床,水才会流动,才会有序地流向大海。 这个道理,杜江当然明白。他说:“不要有太多私心和杂念,这份工作本身,已经很幸福了。”因为这是他的热爱。 也是一个电影人的使命。 其实杜江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进入上海
戏剧学院时,他
父亲曾对他说:
“你选择了一条非常艰难的道路。这条道路,只有一直努力,才有机会可能被人看到。但多数情况下不会被看到。你真的真的想好了吗?” 后来从上海戏剧学院
毕业,他果然也
经历过没戏拍、没资源的时间。
但杜江的自我定位,不是一个明星。 他是演员。 他没焦急。他在那几年里,演话剧,接极为挑战的复杂角色,一点一点磨炼自己。 在访谈中,他给自己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倔强。 这种倔强,更多的,就
体现在对表演的
执着上。
因为倔强,他能在从上戏毕业的几年间,一是一、二是二地死磕表演。 也因为倔强,他能在少有人知时,依然保持了作品的水准,和对角色最大的诚意。 而
杜江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是有使命感的。有人将演戏,当成谋生。有人将演戏,当成投机手段。更有人,将此当成争名夺利、圈钱甚至洗钱的方式。杜江不是。 他走出小我,从更广阔的世界、更高的层次,来看待自己的职业和身份。 他觉得,
每一个中国电影人,都应该拥有一种家国情怀,都应该有一种使命感。 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他说:
“我们是中国的电影人,我们有符合我们中国的价值观,我们东方的文化。
我们应该拍摄更多这样的电影,也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去,让他们看看我们中国人的爱国情怀是什么样子。
其实文化上肯定会有差异,但我觉得作为一个电影人,我是有这样的使命感和义务。”
他还说:
“祖国的强大是怎么来的?因为每一个为祖国做出贡献的人,大家积少成多,每一滴水珠汇成了大海。” 所以,他接的戏,都非常正
能量。
他想用影像、用表演告诉世界:什么是演员。什么是中国演员。 写到这里,
满心都是
感恩。
中国古代有个神话。一个叫夸父的人,一生都在逐日。 中国的当下,也有一个少有人知的事实。一帮真正的中国电影人,一直都在努力传播中国价值观。 夸父一生都在向着太阳奔跑。这是他的信念。 而中国电影人一生都在拍片、发声、召唤。这是他们的信念。 因为有这些人,我们就在一日三餐、男色女色、物欲横流之中,逐渐懂得,什么叫真正的理想。 杜江给自己的第一个关键词,是真诚。完美主义,决定了他对作品质量的追求。倔强,决定了他对表演的态度。 真诚,决定他对人、对事的自我定位。我说:“其实我有点紧张。”他问为什么。我说因为你是明星,是大
帅哥,有压力。他无比
谦逊地、轻轻说了句:
“其实只是一个演员而已。”他没有因为欢呼声,忘记自己是谁。也没有因为当下的好评如潮,就飘到半空。有个小细节,也很能
说明这一点。前些天他上了
微博热搜,我问他
感受。 他觉得:“我这不值得上热搜,也不是个什么多么
了不起的事。”另外,他的微博
名字叫“杜江侦察记”,问及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他说,因为注册时,
发现杜江已经被人注册了。新浪曾
提议,要不要让那个人改掉。但他
拒绝了。他觉得,别人注册在前,让别人改,太不
合适,还是自己改吧。想到
小时候看过的《渡江侦察记》,就改成了@杜江侦察记。 我一直
执拗地相信,
一个演员能走多远,与他长得多帅无关,与他背后是什么经纪公司也无关,甚至与他的才华无关,与他的精神内核有关。 你是明亮的,一定会照耀更多人。你是阴暗的,一定会湮灭于滚滚流量之中。杜江是前者。他是温暖的大人,一生向真、向善、向美。所以,无论栽种在哪里,都会倔强生长,温柔抽条,创造绚烂的风景。在采访杜江前,我们团队特地开了个小会,商量到底送他什么
礼物比较好。
思来想去,选了一束向日葵。“知道我们为什么送你向日葵吗?”“为什么?”他笑着问。 “因为,人间君子,向阳而生。” 杜江完整版访谈视频
特别精彩,特别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