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老公月薪3K,婆家要他买7K/㎡的房
日期:2019-10-03 11:30:08 作者:颜辞 来源:颜辞 阅读:

老公月薪3K,婆家要他买7K/㎡的房

  后台回复歌单

  给你一个颜辞私家歌单

  前几天,我们一家去了南京,恭贺老王二姐的牙科诊所开业。

  回想12年前,我和老王刚恋爱,他说他读大学学费都要靠借,他爸又刚查出胃癌,家里欠着很多外债经济情况真的是捉襟见肘

  现如今,一家人都过得风生水起,越来越好。

  虽谈不上大富大贵,但和12年前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大姐家在芜湖,有两套房,二姐家在南京,有一套房两辆车,家庭年收入近百万,我和老王在合肥,有三套房……

  每每想到这些,我都特别感慨人生,果然是一个动态过程,穷也是可以慢慢改变的。

  今天,我要来梳理一下我认为这家子能越来越有钱原因

  梳理之前,我有两点初衷说明:1、这篇文章不是来贩卖焦虑的,看文的过程中,请不要做对比,你赚多少,别人又赚多少,没这个必要;2、这篇文章不是来造梦的,一篇几千字的文章,无论写得有多细致,也只是把道理高度总结,其中的细节,注定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不要贸然模仿

  如果它能给大家一点正面鼓励,一点正面启发,足矣。

  对于中国绝大多数孩子来说,读书,是改变命运最快的捷径

  我婆婆女士没读过书,也不识字。她告诉我,以前在农村,很多农民并不重视孩子学文化,只需要有一把子力气,面朝黄土背朝天就够了。但她非常不愿意她的子女,还和她一样,只能干苦力活。

  为了几个孩子都能读上书,我公婆起早贪黑,去长江上跑船拉沙,赚一点微薄生活费和学费。

  并不是穷人的孩子,就一定可以早当家。

  现在的牙医二姐,当年也是个调皮、不想读书的熊孩子。我婆婆说,每天早上她都要拿着一根木棍儿,一边打一边像赶鸭子一样,把二姐送到学校去。

  只要二姐流露出她不读书的想法,褚女士就是“棍棒伺候”。

  周围的邻居看不下去,纷纷来劝:不读书就不读书嘛,反正是个女孩子,早早就要嫁人了,不读书又有什么关系

  褚女士的态度异常坚决——不行,必须读书,不想读也要读。

  二姐不是特别喜欢学习,硬是一路靠父母逼着,读完了中学,然后去学了牙科。

  老王比他姐学习成绩好,但到了叛逆期,也是一样的贪玩。

  我听婆婆谈起他们姐弟读书的往事,无不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

  老王读高中以后,迷上了网游,经常躲网吧里,老王家人就挨个网吧去找,找到了就是一顿胖揍,惩罚他把几亩地的秧苗都插完。

  老王家在农村,但他们姐弟几个都没有干过什么农活。干农活,只是父母对他们不认真读书的惩罚

  我第一次去老王家,大姐夫就和我说过好几次“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可见这是他们的家训家风,而他们找的对象,尽管家里很穷,但都是非勤奋上进的。

  大姐夫一开始只读了个中专,后来不断进修,现在成为镇医院院长了。二姐夫三十多岁了,还考上南京大学的研究生

  这样的一家人,在“活到老学到老”这条路上一直前行,越过越好,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读书只是敲门砖,要改变命运,还得需要格局勇气

  在认识老王一家以前,我一直认为贫富差距形成,一是因为拥有社会资源的不一样,二是因为心态不同,越富有的人,越从容。两个原因相互影响,穷人觉得自己很穷,没社会资源,从根本否定自己,变得不敢轻易决策,而且思维模式封闭

  但直到我认识老王一家,我才发现:并非所有穷人都只关注自己的稀缺

  稀缺不可怕,可怕的是稀缺心态,即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穷。

  解释一下,什么叫“只关注自己的稀缺”?有一本书叫《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这本书很形象讲述了穷人思维是如何形成的。

  “哎,我怎么这么穷?“”明天就要考试了,我书都没看完,早知道就提前一点准备了”“下一笔债务又来了,要怎么偿还,压力太大了啊啊啊……”这就叫只关注那些我们稀缺的部分,这样的思维模式,会让我们只能看见眼下的问题限制格局。

  老王家穷是穷,但无论是想法还是决策,都不完全是穷人心态。

  先说我们买第一套房子的事。

  当时房价7K左右,如果不是他大姐催着买,我和老王是不敢在收入加起来只有6K多时,就下手的,想想都觉得可怕,不吃不喝一个月还买不起一个平方。

  另外首付也是一大难关,家里凑了四万六,还差二十多万,大姐说借,她来想办法。于是,有利息的没利息的,所有渠道通通借了个遍,终于勉强凑齐。

  接下来是每个月的贷款需要2200元,加上要还借的首付,我觉得压力太大了,不想过得这么辛苦,但老王大姐对我说:“你想想看如果你们是在三年前买的房,依然是现在这个收入,你会觉得还贷压力大吗?“(三年前,同地段的房价才4千)

  “那你再想想看几年后,你们的工资一点都不会往上涨吗?但房贷还是这么多,等你们的收入上去了,压力是不是就会小一些了?”

  大姐这一套说辞,竟然不是穷人的存量思维!她是用发展眼光,在看待我和老王的收入,以及房价的变化的。

  和那些在我公众号底下留言“要是你和老王一直都这么穷,怎么可能还会幸福”的人的思维,是如此不同。

  还真被大姐说中了,几年时间过去,那套7k房价的房子,现在已经2万4一平米了,房贷也只剩1700一个月了,而这贷款对我和老王的收入来说,根本谈不上什么压力。

  再来说二姐开牙科诊所的事。

  她以前在一家诊所当牙医,因为技术好,老板找她技术入股,做了合伙人,税后年收入50W左右。后来,这家诊所改制,不能继续经营,二姐有两个选择:一是再找其他诊所;二是自己当老板。

  这两个选择各有利弊衡量再三,二姐选了自己当老板,还把她多年前在芜湖买的那套房卖掉,作为创业原始投入

  我问老王,你二姐不担心最后会失败吗?老王说哪怕最后亏本,还有她的技术在,饿不死。但如果成功了,人生就会完全不一样。

  他二姐和家人商量过了,他们全都支持她开一家属于自己的诊所。

  诊所的附近有很多居民楼方圆十公里内,有且只有这一家牙医诊所,加上现在的人对牙齿护理的重视程度,也已大大提高,所以生意不错

  我相信二姐以后的收入,会远远超过她之前的,我由衷的祝福她。

  团结就是力量,这句口号人人都会喊,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尤其是一大家子人,又纷纷都成了自己的小家以后。

  朴实善良,而且对亲人斤斤计较品质,老王家几乎每个人都有。

  一家人都是彼此的贵人

  老王爸爸癌症晚期,前前后后治了10年,花费不下200万,还债都还了好多年。

  按常理说,老王的两个姐夫,完全有不接受借钱给岳父治病的权利,网上这种事例,我们也看得太多了。

  但没有,他们没有,他们不比老王姐姐费的心思少。

  姐姐对姐夫家的亲人,也是一样的。

  老王大姐夫家有一个妹妹遇人不淑,嫁了个赌鬼。赌鬼骗大姐大姐夫说他做生意需要资金周转,为了帮正在孕期的妹妹一把,他俩就把当时唯一的房子抵押了,贷了十几万出来,后来才知道原来那男人要钱是还赌债的,等知道真相时,赌鬼已经跑路了,至今都没有任何消息

  这十几万,姐姐姐夫从来没催妹妹还过(当时她确实很困难),是他俩自己慢慢先还了,妹妹经济条件好一点后,才开始还的。 

  老王家每次都是这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穷人家的孩子要实现阶层的跃升,靠己之力,也不是不行,不过如果有了帮助扶持,互相回报概率会变大,速度也会变快,因为团结就是力量嘛。

  老祖宗留下一句俗语人穷穷一时,智穷穷一世。

  梳理我婆家的“发家史”,更是印证了这一句老话

  接受教育是开智的基础扩大格局是改命的根源,勇气和善良,这些看似和发财八竿子打不上关系的品质,原来,通通都在影响着财运

  再读两篇

  王菲唱《我和我的祖国》,她配吗?

  年薪170万的程序员,为什么要找江浙独生女?

  颜辞的第一本书出版咯,目前正在当当网预售中。在预售期下单的读者都能得到颜辞亲手签名的限量版哦。喜欢颜辞的你,可以为她花点小钱啦,(*^__^*) 嘻嘻……

  *作者:颜辞丨专攻两性情感的小仙女放心,我不会帮你说话,我只会帮你过得更好。愿和你不拧巴勇敢天涯微博:@颜酱酱儿,公众号:颜辞()。新书你的人生,还有10001种可能》正在预售中。

  *配乐:李佳薇 |《勇敢》

  长按关注 ,谢谢转发

  坏日子会过去,而你会留下来

  如果你喜欢我,就点个“在看”嘛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老公月薪3K,婆家要他买7K/㎡的房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