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读后感10篇
日期:2019-09-25 23:4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读后感10篇

  《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是一本由简媜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48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读后感(一):相逢在人间

  手中正在阅读的是简媜写作的《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这是一本涉及人生中沉重话题的书,这些话题因为各种原因或者被我们忽略或者被我们逃避作者自己的所见所思着手,以自己的笔触含情脉脉叙述,聊日常一般使那些我们闻之色变的话题变得不再是禁忌生老病死是一个距离我们要多远有多远,但又很近的话题。 提到老,作者这样说:“其实,刚开始没那么糟。老,像受过高等教育知识分子,温文儒雅、神不知鬼不觉地飘到你身边,以情人眼波打量你的身躯。”这段话在我的眼中有一种缱绻感觉,但它却在叙述一个我们奋力反抗、又有些残酷事实。我是什么时候、怎样意识时间在身边人身上的流逝,又是怎样发现甚至接受自己已经初老这件事情的呢?是父亲抱怨自己的睡眠质量不好,是母亲染上白霜的头发,是自己熬夜第二天的昏昏沉沉,还是一些美人用尽各种办法抵抗时光痕迹却被轻而易举反击。我们可以选择一种健康方式生活,包括一系列行为上的变化,更要学会不要与时光为敌,这是一种心态上的变化。 说到病,我的脑海闪过了很多人的脸庞,我的奶奶同学外婆,还有爸爸住院时遇到的陪护叔叔。奶奶在健康出现问题时选择了退缩,最终被疾病吞噬;同学的人生之翼还未丰满便惨遭折翼,而他的选择是坚持;外婆和药为伴几乎每年都要往返医院和家,嘴上说着不怕死其实比谁都怕;陪护叔叔则以他的乐观热情为我的陪护之行增添了几分色彩。我的侍病者角色可以追溯到小学,那是我第二次直面亲属的死亡,生活上有了一些变化,更大的冲击是在心理上;第二次扮演侍病者的角色是在20多岁的时候,那时的心态更像是在还债,病人没有卧床不起,只是很多事需要帮助,所以耐心很足。书中作者提到侍病者时说:“侍病者是下一个病人”,不是一种危机感,只是突然百感交集。 关于死亡,作者说:“生是珍贵的,死也是珍贵的,生只有一回,死也只有一次,我们惜生之外也应该庄严地领受死亡,礼赞自己的一生终于完成。”我眼中的生死可以用两个不同符号代替,省略号代表出生,人生就像一幅画卷,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后去描画属于自己的色彩;句号代表死亡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存在,之后一切归于尘土。作者眼中生死是同样重要的两件事情,死亡对她而言也不是生命的完成时,因为我们会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些东西,这样想死亡不仅不会令人恐惧,反而多了几分稚子般的好奇,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会是什么呢? 作者在序中说:“相逢在人间,无比赞叹,一切感恩”。希望有一天我的心中也供养了不朽的财富,不枉这一场场相逢在人间。

  《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读后感(二):放弃追逐享受当下

  散文,读过贾平凹的,余秋雨的,冰心的,毕淑敏的,各有千秋,总能共鸣同时引发思考,对人生的思考。有亲人离世,有爱人离别,有对家乡思念,有对理想渴望,唯独没有谁,对老去如此专一,专一到要用许多文字描述这个过程,让老年人看了豁然开朗,不再为老去寡闷忧伤,让中年人找到父母突破口,去关怀那些日渐柔软的心,让那些年轻的,年少人们,在懵懂中,体会生命的另一种真谛,不再为将来的老去而恐慌手忙脚乱!所以,这本书,是值得去阅读的,尤其是正在直面老去的人们! 简媜原名简敏媜,台湾宜兰县冬山乡人,现代文学作家,以现代散文见称于文坛。应该是长久接触佛经缘故,使得她的文字看似淡如水,实则佛性很强,给人安心的感觉,即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不是说真的与世无争,只是学会淡然的看待得失,很佛系的人生态度,我附议!

简媜

  全书详细划分为辑一至辑五,从观察他人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又联想到自己阿嬷和母亲的年老生活,想到疾病的可怕,但却依然坚强精彩的去生活,那些远方和诗并不是梦想,它永远都在我们心中 话题虽然有些沉重,但因为文字鲜活风趣,所以被吸引并不是什么难事。人老了,年轻时,身体好时所在意的那些物质似乎都不重要了,漂亮穿着,瓶瓶罐罐的化妆品各式各样的包等等,想象自己真的有一天躺在床上不能动,那时我们还需要什么呢?真是赤条条来,什么都不带的走啊!正如书里说的,“我们亲手打造的物质看守所曾经带来微薄欢愉,但当它变成高塔,反而变成手铐脚镣,耻笑着人的贪念。当只能躺在床上,那一天,所有的鞋同时会向我们告别!”有心酸,有苦楚,可这正是我们需要经历的。 谁都会老去,老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浑浑噩噩郁郁寡欢日子。无论我们年轻还是老去,我们的心都应该像早上初升的太阳炙热光芒万丈,哪怕燃烧的只有我们自己,过得快乐有意义便足够了! 这本书不是鸡汤,却带有神奇治愈色彩!这本书不是圣经,却让我们学会放下欲望,去感受生命享受生活!这本书不是营销口号,却在诉说能量安抚一颗颗为了老去而焦躁的心!

  《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读后感(三):愿人生的前程,总有个银闪闪的地方,有个银闪闪的人,在等你。

  朽坏的独木舟还给大地,卸下的包袱交给世间,爱留给心所系的人,温暖赠给四方,那辽阔自由赏给灵魂独享。

  读懂简媜,便读懂她的文字。

  简媜出生在冬山河畔的武罕村,宜兰,地处兰阳平原,三面环山,东面太平洋。

  用现在的话讲,一处有山有水的好地方。

  她曾获全国学生文学奖大专组散文第一名、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梁实秋散文奖、吴鲁芹散文奖、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首奖、国家文艺奖、九歌年度散文奖、台北文学奖。

  用她的话评价自己:“在使用文字时,相当自由的,某个字或某几个字,若是能造成一种意象、一种情境,我便大胆去用,而不考虑不合章法”,独具个性的简媜,因为独特而写出大量人们追捧的散文。

  《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颇具简媜的风格独立,自成一派。

  书中这样描写道:“有一天,我回头看一只淋过小雨流浪狗时,发觉它也正在回头看我,那被指认却引起不快意的瞬间,我的脑海浮现出未曾有过的念头,难道,在这位见过世面动物小友眼中,我已经是个散发流浪霉味的灵长类?”

  脍炙人口表达仿佛人和动物是一样的,我在用异样眼神跟你交流,你用同样的眼神回敬我,此时,人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

  读她的文字忍不住想起文人鲁迅,鲁迅也爱写杂文

  鲁迅曾在文中这样写到“要不然,他家的狗,何惧看我一眼呢?”

  作为作家,经常刻画细节,书中的一人,一物,一风景,代表了她独特的个性。

  就像鲁迅的要不然,他家的狗,何惧看你一眼呢,像简媜的,面对狗,我已经是个散发流浪霉味的灵长类。”

  这些散文,是何等的幽默风趣。

  《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整本书,写了人生五味陈杂的感受

  ①—肉身,是浪荡的独木舟

  ②—你属于你今生的包袱

  ③—老人共和国

  ④—病,最后一项修炼

  ⑤—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

  一人的旅途

  展现出简媜坚强、开朗豁达的人生态度

  最坚韧的是她写老与健康这两个沉重的话题。

  健康人生面临的一大难题,谁都希望“健康就好”,但不得不面对“老”这中人生过程,每个人都会老去,唯一不同的是,怎样对待“老去”这个沉重的话题。

  “老与病,是考验一个社会文明与否最鉴别的题目;病,盖一家庭医院,不致引起居民反弹,一则对自己方便,再者有利于房价。都说要敬老,个别地礼敬长者成问题,但当政府要盖银发住宅时,居民反对声浪四起,理由不外乎,影响生活质量、小孩害怕打击房价、充斥外佣与救护车。老与病,是两根深针,一针见血地刺开我们心中根深蒂固歧视意识形态

  勇敢外呼的简媜或许早已看破人间红尘,但对人生依然豁然开朗,依然淡定从容

  著名演员巩俐,曾在访谈里提及到,她不惧怕年龄增长而带给她的困惑,可是,不是每个人都是巩俐,绝大多数人还是惧怕自己变老的。

  因为老去=麻烦,老去=失去

  愿人生的前程,总有个银闪闪的地方,有个银闪闪的人,在等你。

  《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读后感(四):让人不断惊艳纯粹感悟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当你老了》

  我爱简媜的散文,爱她文字中让人不断惊艳的纯粹感悟。有人说:读金庸的作品需要煮酒。我说:读简媜的作品需要烹茶。这么多年过去了,作家一代代替换,文坛被新人占领,可是简媜的文字水平经久不衰,就如同清茶,越品越有滋味。若是她还愿意写,那我就会一直追。在我心中,她是“散文神仙”。

  简媜的作品从不曾让读者失望,曾经的《水问》如此,如今的《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亦如此。

  岁月,就像是一把涂满迷药却生锈了的小刀,慢慢将年华磨去,肉眼可见的在脸上发丝上刻下痕迹,我们拼命的想要变换模样,可偏偏只能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越老就越无所事事,所以有了更多的时间胡思乱想,也正是这份契机,才让我们发现,曾经的美妙时光宛如昙花一现,少到连回忆都抓不住方向,从而湿润眼眶悲伤了脸庞。

  我们开始不愿老去,害怕那些青春年华只是过往云烟担心丢失了年少轻狂,没有了血脉贲张,只能数着日升日落,眼睁睁看着太阳一遍遍轮回

  可是,这份无情太过真实,所以干脆自暴自弃期待老去,这样也许就能看破红尘,把那些牵挂纠缠通通抛却,用年龄去典当今后的时光,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沿途记录山水人文,勾勒花鸟草木,去找寻年轻时的遗憾,去完成旧时的待续。

  其实,不管是不愿老去,还是期待老去,都是人生的滋味,或苦涩清淡。最好的心态,也许是不怕老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何为天命?不是变幻莫测的世界,不是记录命格的星盘,它只是你,独一无二的你。

  佛家的人生三悟:放下·看破·自在。看破繁杂人世,放下心中的烦恼心神融合才能自在。六个字,领悟了,生命便是一场优雅清风明月

  不惧怕老去,读读王勃所著的《滕王阁序》,读读他文字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丽。不管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还是“此恨绵绵无绝期”都是光阴串起的人生线,绣出的也是别样风情

  人生不是一道定性题,它可以改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它是一条单向线,选择了便不能反悔,做了便不能回头。那么,何不珍惜当下,不问因果,不问前程,让冷漠的时光也变得生机勃勃

  读罢这本书,我愿和简媜一样,将心底迷茫卸下,折叠进启程行囊中。

  《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读后感(五):让我们相约在老去的路上,等你

  让我们相约在老去的路上 岁月倏忽地滑过,那么的不经意 时间去哪儿了,没有人知道 …… 流水知道,落花知道 让我们相约在老去的路上 在青苔旁,在石阶上 在银闪闪的地方 等你……

  读简禎的文字,读简禎。

  她说:“用文字搓成一条绳索,渡河。”看到这一刻,心被灼痛。

  “生命是一条永不回头的河, 不管发源地何等雄伟流域多么宽阔肥沃,终有一天, 这河必须带着天光云影流向最后一段路。 那闪烁光影不是欢迎,是辞行。”

  老去,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扰心的字眼,岁月是那么的不经意,悄悄地带走了往昔的迷恋,任你如何也拽不住,留下的是你人生的老茧,独自品味

  这个是你吗?

  简禎在《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中,用文字记录了一份老去的岁月,她说“昔时的青春悲愁如此纯洁,都是真的;今日于沼泽丛林搏斗这般认真诚恳,也都是真的”,“完整的人生应该五味杂陈,且不排除遍体鳞伤”。

  她把令人生厌的“老”字,无法避就的“针刺”之感和“越来越像老牛拖着的破车一样的心脏”,真实的不加避讳的让你不断的重温,因为人见不得自己老,因为人跟老结了仇。

  时常自己照着镜子,心生疑问:对面的那个人可是我?何时已添了丝丝白发,何时皱纹已爬上了额头,眼神里浸染了沧桑,岁月一去不复返。“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时的悲壮油然而生

  简禎在《老,是贼》一文中说道“其实,刚开始没那么糟。老,像受过高等教育知识分子,温文儒雅,神不知鬼不觉飘到你身边,以情人的眼波打量你的身躯。”老,就像一缕烟似的,自门缝飘入,让你毫无觉察,它悄悄地偷窥着你的岁月,啃食着你的气息,仿佛你的一切尽在它的股掌之中,任它肆意玩弄。

  简禎以不受拘束的、极富创意的、令人深思的文字,诠释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她说:“我的散文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便是生命。”

  散文集《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老年书写与凋零幻想,获诚品年度畅销排行榜华文创作类第一名和金石堂文学类排行第四名等诸多殊荣,简媜凭借此书成为金石堂年度作家风云人物。

  简禎的散文独具一格,她那种从容的学院气息可谓是女作家中的“异数”,她独具慧眼,言人之所不能言,将生死之大事不加避讳。在《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中,简媜给老年找了个美丽的名字——银闪闪的地方,她以令人思省的叙述方式,以周遭亲人的故事,从人之肉身、人生、老化,将疾病到死亡,对生命全过程进行了仔细、彻底的探勘。

  这是一部全面探讨老年议题的“生死书”!

  其实,人,何惧老矣!何人不老!

  “朽坏的独木舟还给大地,卸下的包袱交给世间 爱留给心所系的人,温暖赠给四方 那辽阔的自由赏给灵魂独享”

  我只见过流水,流水里有落花 时间去哪儿了,没有人知道 我所牵挂的人啊 一旦擦身,便是永不相见 ……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