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伊始,老师要求我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此刻,让我们的心呆在一起。在今后几天的学习里,所有的案例只在课堂里消化……
这很像一个庄严的宣誓。
课程以实操为主,即使涉及到理论知识,也体现在具体的一个个案例中。颇有点沉浸式教学的味道。
老师简单说明了规则,我们选举了小组长,立刻进入沙盘团体辅导。制作沙画过程中,除了小组长,谁也不许说话。所以,整个教室静悄悄的,大家在有序地进行游戏。刚开始,我们小组对规则是懂非懂,误解了老师的话。每次只准拿一类玩具理解成了每个人规定拿一类。一次一个动作解读成一次只能放一个玩具。于是,我们的作品跟别人比起来很有些寂寞寥落的意思。总算弄明白了,大家都笑岔气了。不要说学生领会不了老师的意图,就算是老师也犯这样的错误。所以,以后,一对学生宽容,二允许学生充分提问题。
团体辅导其实就是集体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注意觉察自己任何一个生起的情绪:别人在你的玩具旁边放了一样,那一刻你的感觉是什么?有不舒服的感觉吗?那么,让你微调一下,你会怎么动?沙盘反映的是人的潜意识,随着学员在沙盘上调整,实际上已经导入了他的现实状况,不知不觉中整合自我。老师说,团体辅导适合夫妻,亲子以及单位的团队。
老师特别强调感受,当学员表达时,老师往往不厌其烦地纠正:你只要说出你的感觉,是喜欢的,愉悦的,焦虑的还是难过的就可以了。可学员总是说着说着就绕到观点上去了,老师只得一次次拉回来。我也发现,很多学员在表达感受时有困难,好像一下子词穷了。这似乎跟我们的文化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不擅长表达感受,倒是噼里啪啦说一堆评判。然而,评判最伤害感情,这也是导致关系紧张的罪魁祸首。
学会说话,就从表达感受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