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业”的思想是想扬善止恶,但结果却是“没有善恶”。【因缘与业
日期:2019-08-24 19:30:09 作者:随佛禅师开示整理 来源:华人原始佛法 阅读:

“业”的思想是想扬善止恶,但结果却是“没有善恶”。【因缘与业

  善知识语点绿色喇叭收听文章语音

  上一期详情 请点这里   上期概要:* 婆罗门教是征服者雅利安人的宗教,神赋予雅利安人灵魂,死后再生;而印度土著种姓较低没有灵魂,所以死后是彻底消失。*  印度开始涌现反种姓制的奥义思潮提出众生平等人人本具一个永恒存在的“神我”。*  奥义书思潮也提出“业”的理论,认为世间种种非由神决定,而是由“业”(过去的行为)决定。

  * 这种理论看似比神决定论先进,但却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

  ↓↓↓ 接上期 

“业”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去决定现在”这种宿命思想矛盾。举个例子,譬如:有位先生走在路上,让车子撞了。如果按照“业”的 思想,路上这么多的人谁都没撞,偏偏就撞到他,这一定就是“业”的问题。若按照这个逻辑,撞他的人是没有罪的。为什么呢?因为肯定被撞的人过去曾经伤害过他,所以开车的人在这一生,才会来撞他。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发生任何事情,都是在偿还过去所做的行为。又如:你走在路上,看到有人发生了困难,便提供帮助,但这不是一个善行,只是一件回报的行为,这也是“业”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你为何刚好要帮助这个人呢?这个人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就刚好碰到你来帮助他呢?这一切不是神的意思,而是由“业”决定的。所以,你帮助他,如果单从现在来看,好像是做了一件善举,但是从过去与现在来看,你只是报答这个人在过去,曾经对自己做过的善行而已。因此,如果只是从现在来看,某人做了坏事,某人做了善事;但若从过去与现在来看,善行乃是回报,恶行则是报复的行为。这就像还钱跟讨债,还钱跟讨债是很公平的事,因此,就变成了没有实际善恶可言。再举个例子来讲:前几天波士顿发生了一件很令人遗憾的事,两个年轻人做了伤害很多人的事。如果按照“业”的思想,为什么这两个年轻人会做这件事呢?爆炸的时候,那么多人受伤,为什么刚好是那几个人的脚被炸断呢?如果把这件事情说成是上帝安排,我们会想,那神会不会太残忍了一点?如果把这件事情说成是过去的“业”决定的,那这两个年轻人好像也没做什么坏事.他们好像只是来讨债而已,而那些腿被炸断的人,肯定在过去曾伤害过这两个年轻人——这就是“业”的思想。我相信诸位一定会觉得这两种解释都很不合道理。波士顿发生这样令人遗憾的事,是神的安排吗?我相信你不会接受的。可是,如果说那是过去的“业”所决定的事,我想你也会觉得怪怪的吧!所有的现在都是由过去决定,而现在的作为则决定未来——这就是“业”的思想。“业”的思想的提出,好像是在回应“善恶行为”的逻辑,但事实上却是不讲善恶的。因为,我们现在做的任何善事,只是还债,还债自然谈不上是善事;而现在做的任何不当的行为,也只是讨债,讨债也就不是什么坏事。再者,如果说:所有现在发生的事,都是已经被决定好了,这个世界又是怎么开始的呢?“业”的思想又说世界没有开始,但事实上,“没有开始”只是逃避问题而已。既然说现在由过去决定,却又说没有一个开始,这两种说法本身就是冲突矛盾的。诸位朋友,以上这两种说法,跟释迦牟尼佛都没有任何关系。在佛陀正觉之前,印度主要就是充斥着婆罗门教跟“业”的思想与信仰。在 佛陀正觉之前,“业”的思想在印度已经流传了将近五百年了。(……未完待续)欢迎转发朋友圈利益更多人,支持我们请点右下方“在看”哦~

  文章选自第33期《正法之光》第13~14页,由纽约书记记录 随佛禅师 2013 年 4 月 21 日于麻州波士顿东北大学演讲部分内容

  除特别说明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原始佛教任何观点

  往期精彩回顾 点下方标题进入查阅

  了解这四个字 就能知道佛教的精髓

  宿命论的致命盲点

  人与人之间温暖相处诀窍

  欢迎将 原始佛教 公众号

  设为星标

  支持我们请点右下方“在看”哦~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业”的思想是想扬善止恶,但结果却是“没有善恶”。【因缘与业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