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明霞老师的这段话:“我不可能沿用很多年前的教案,不可能重复过去的教学,必须要根据现在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备课,重新设计教学过程,做到常教常新。”好一个“常教常新”,我被深深地触动了,也洞察了明霞老师智慧常新永葆活力的秘密。
反思我们的教学,状态又是如何呢?当开学伊始,第一件事就是东寻西觅自己原先的教材、教案、学案,只图省事,又开始新一轮的宣讲,一切都在变,新的学生、新的环境、新的认知状态,只有我们不变,没有思考、没有智慧,以不变应万变的原则在这里是行不通的,我们以他日的固有状态去应对今日的复杂变化,可想而知,生活回馈给我们什么?是无奈、无聊、是捉襟见肘,乏味和倦怠接踵而至像雾霾一般笼罩我们的生活。
造成如此状态的罪魁祸首就是“重复”和“冷漠”工作多年后,经验成为我们的“负累”,我们沿用原先的教案就是对工作和学生的最大“冷漠',而轻易得到的东西必不珍贵,自然一节没有任何脑力付出的课,是对工作的最大亵渎,没有经过自己的考量、打造、照本宣科,首先在教师这里,没有产生思维活动,更不用说思维碰撞,怎么要求学生感动、心有戚戚焉,所以“冷漠”让我们远离美丽,“重复”扼杀了创新和活力,生活和工作陷入一潭死水,是必然的;抱怨他人是愚蠢的,因为我们是“因”,世界是“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