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登封市是很有名的地方。一说登封,人们自然想到了少林寺,想到了天下武功,想到一群棍僧穿着整齐的僧衣威风八面的操练。
少林寺的响名远播海内外,确实得感谢现代传媒的力量。30年前一部《少林寺》电影,风靡了这个星球,还成就了武打皇帝李连杰。其实少林寺的文化不仅是人们印象中的正义武僧,扶弱自强。少林寺是佛教禅宗的根祖之地。高僧达摩祖面壁禅修,悟彻天地人伦的真谛,成为一代禅宗祖师。又有慧光大师,弘法继承,直到禅宗在神州大地生根开花。
少林寺现在是5A级别的旅游景点,膜拜观光的游客不断。一次恰逢黄金周假日去了,几十个停车场爆满,人流波涛汹涌。进不去出不来。
登封的文化可不仅是少林寺。近日去登封住了一天,才对此地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此行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寻找鬼谷子。
“阳城·告成”有鬼谷子,是历代学者的传说。自东晋的徐广主张,东晋的王嘉在《拾遗记》中有介绍,说鬼谷子就在“颍川阳城”修道的。看过许多篇挖掘鬼谷子生卒、修道的野史记载,均是不确定的野史路拾。有的观点很鲜明,说鬼谷子要么在"扶风云阳",要么在“颍川阳城”。扶风池阳在今天的陝西泾阳一带,云阳镇仍旧。今年五一期间曾前往实地勘查。云阳镇长街村南面,曾有古“余角寨”,相传鬼谷子曾在这里修道并开设讲坛。古城堡遗址尚存。
登封是历史文化故事的大户。河南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说人文荟萃群星灿烂一点儿不为过。我们所说的阳城,就是指中岳嵩山脚下的阳坡一面。早在四千年左右的夏朝,告成乡的地面是夏朝的都城,全国的政治中心。到了周朝,这里仍繁荣发达,是周公旦的领地。登封最重量级的文化不是少林寺,是登记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天地中心”。中华民族概念中的“中国”,这里是来由地。华夏的“夏”,中国的“中”。这就是登封文化的份量。
登封属于河南省会郑州市管辖。难怪郑州市这几年野心膨胀,敢与大武汉争雄,扬言要做中部第一城。因为有一批卫星城很厉害。65万人口的登封市建在嵩山脚下,小城市很精致,也很干净。嵩山长的很有形,没有缓坡和过渡地带,突兀的拔地傲立天空几百米。山形嶙峋雄奇,气势磅礴。还因为历史文化给开了光,所以无愧为神州的一座名山。
公元696年,也就是1300多年前,女皇武则天登基大唐宝座,将首都长安西迁到洛阳做了神都。武则天志得意满,兴致大好。正好嵩山也在洛邑不远,便摆驾前来,登临了嵩山。神凤登山天下知。本来登封地域原来有两个县,一是靠山的嵩阳县,一是东南向的阳城县。武则天女皇上嵩山后,心中一悦,即封嵩山为“中岳”。又诏告天下,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即“大功告成”的意思。
紧接着,此地大兴土木。圣驾到过的地方就是圣迹。中岳大庙,建成五岳大山中最宏伟的庙宇。后到宋朝,大力推行“程朱理学”。登封兴建了名满天下的“嵩阳书院”,儒家大伽程颢,程颐二兄弟亲自在这里捉刀讲学。
春秋战国年期,一代奇才,辅佐齐桓公成霸业的管仲,枭雄郑庄公的谋臣颍考叔等,都在这块宝地吸收过营养。
鬼谷子难道就是在登封修成大仙的?
寻找鬼谷子的依据,一是靠百度引擎上的蛛丝马迹。二是靠当地的路访。鬼谷子在正史上是没有地位的,历代统治者都把他列为邪门歪道之类,他的神像他的故亊从没登过大雅之堂。所以他经过了两千多年不绝,也全靠草根们的舌头相传。史料上都是碎片一堆,牵强附会。可也怪,掐不死烧不尽抑不住的鬼谷子,在民间倍受尊重。
我们此行是驱车自驾。先在晋南乡宁县参加了一项活动后,然后沿黄河一线的高速直奔登封。赵总的这台SUV坐骑很宽大,疾驰如风。四个多小时到达嵩山脚下的登封市区。小城建的很美。正是夕阳西下,闪闪的金光投射在嵩山。嵩山有特点,石山拔地突兀崛起几百米,形成冲天之势。山形巍峨雄浑。城市就倚着山,背阴抱阳,好风水。
找鬼谷子很难。不像孔孟先圣的庙宇,都建在阳光照耀的宝地。鬼谷子从来在不见人迹的深山老林活动。每到一处老先生的修行地,都得探险寻幽。寻找鬼谷子踪迹,根据的是百度引擎的碎片信息。登封的鬼谷子洞,也就导航到告成乡一带。
我还有些担忧,别迢迢千里来了白跑。赵总说,凭鬼谷子的神机妙算,他既然知道我们来了,就一定会安排人等候。我还笑了,美好的期待了。
告成村有著名的文物景点,它是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中心”的遗址公园,古天文观象台。它是西周年代,世界最早的天文星象观察地。内有观象日晷,有周公祠,有元代伟大的天文学家郭守敬雕塑等。
重量级的文化痕迹不能不看。匆匆在遗址公园绕了一圈后,赶紧出来问询鬼谷子。跟谁问,自然在当地老乡堆中找长者。
遗址公园左边的树下坐着几位乘凉的老人。我说明了找鬼谷子的来意,一位戴助听器的老翁,说知道,他就是肖家沟的,鬼谷子的洞就在那一带。
我们几位都乐了。赵总的话应验了,这叫神奇。鬼谷先生让姓董的老人等待我们前来。老董站起来,愿给我们带路,没人做向导是找不到的。
老董已年过70岁,精神头好。他上了我们的车,直奔北沟而去。这里距嵩山有十公里多些,有几座凸起的小山包,当地人称其为云蒙山。这和百度上介绍的相吻合。
车在肖家沟村边泊好,我们便跟着老董下了坡,进入了树草茂密的河沟。河沟无路,走行不易。两壁是20多米高的土崖,大约走了一公里,看到一眼圆形洞窟。老董说不是。又走了一段后到了河沟弯处,仍找不到鬼谷洞。老董说没错呀。他缺了自信,让我们耐心等一下,他回村要找位熟悉地貌的乡亲。老董去了。我在返回几百米后,四处探望中,突然在山崖中腰发现了洞口。走近了仰看,洞口上方,一块木匾清晰着写着“鬼谷洞”。找到了!我们心里异常激动。
一行人踏勘了鬼谷洞。洞在土崖十几米高处,从小道小心翼翼上去。洞口高宽都不到2米,洞里有鬼谷子及爱徒孙膑等的塑像,都是现代人的供奉了。再往里,有小洞深延。据介绍,小洞深达十里八里,无人可探个究竟了。
凭吊过鬼谷圣迹后,这时老董带着向导回来了。老人的这份热情,实在令我们感动。如果没有老董引路,可想而知,要费多大的周折了。只能说,善行必有天助,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与鬼谷先生告别,踏上返程路。
至于登封鬼谷子洞是否真实,给我们留下的只是想象的空间。众说纷纭。如果按意境中的“清溪鬼谷”,仙风缥缈,这里的环境似乎气氛场形不足。在笔者遍访的7省20多处鬼谷仙地,这里的探寻最容易。但并不能说明先生没来过。
登封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经济文化繁盛之地。饱学之士读天阅地悟人生,没有不来之理。当地民间传说,鬼谷子曾在告城的街面上摆摊算命占卜,智慧高人往往最接地气。他还在附近的观星台讲坛上课,也绝对符合逻辑的。
离开登封的午前,寻找一处文化农庄“天蚨园”。这是处毛竹织成的绿苑,茅庐善舞纶巾,主人文化匠心可见。休闲,畅聊,还有幸混了一顿免费的“河南烩面”。
缘份人生就是这样。天蚨园的主人郑园公,是位80后,年轻的文化寓公也是罕见的。郑先生饱学深耕国粹,胸墨澎湃。这给我们日后共同研究鬼谷子文化种下了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