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大豆来到两天多,明显不适应。2岁9个月,他的自我意识在明显增强。从济南出发,他妈妈没有上车,大豆就哭了。一路上还不错,只是问了还几次:“怎么还没到呀?”我们进服务区休息了两次,虽然带着尿不湿,大豆坚持到服务区才撒尿。一路上没有睡觉,刚想睡,我有一个电话惊醒了。来到家里,直接去老姥姥家吃饭,由于没睡觉,精神状态不是太好。
晚上睡觉就难了,到了十一点多还不睡,我抱着他满屋子里转,费了好大的劲才上床、穿睡衣,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睡觉。我一直熬到一点才躺下。第二天,很早就醒了。姥姥说晚上就哭了一次,做梦。关键的原因是,这里的环境他既熟悉又陌生,缺乏安全感,习惯了天天见到爸爸妈妈的生活方式。吃早饭的时候,他爸爸妈妈视频,大豆脑袋不小心碰了一下椅子后背,眼睛就湿润了,我赶紧哄他,才没有哭出来。大豆还让我送他回家。听到这句话,我的眼泪差点掉出来,大豆要成人了,开始品味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了。
昨天中午出去吃饭,他吃了一点藕,其余什么都没吃,只让我抱着。回到家里,姥姥做了一碗面条,他吃了。还是一直缠着我,不让我写东西。我打字,他坐在我的怀里。他老是想伸手砸键盘,我只好哄着他,打了两个字:“大豆。”放大,变成红色,他高兴了。这两个字他早就认识,知道是他自己的名字。后来,他又要中性笔,胡乱画,我就给他写字,写他的大名,写妈妈、姥姥、奶奶的名字。昨天,晚上睡觉还比较顺利。但是午休不顺当,到了四点多,才抱睡的。今天早上六点多,他姥姥上厕所,大豆又起来了。这说明,他还是睡不安稳呀。习惯真是个可怕的东西,很难养成,更难改变。
三岁左右是孩子社会意识形成的关键期,主要特点是自我意识增强,亲子依赖关系已经形成,渴望长大,开始有自己的想法。比如,在车上我把后车窗锁上了。他想打开,姥姥说,小孩子不能开窗。他说:“我长大了。”目的是为了开窗子。自己还自言自语:“我怎么还长不大呀。”“我长大了。”昨晚上,给我端水杯,说:“我长大了。”又给姥姥端水。昨天回老家,在车上睡了,尿裤子啦。老姥姥问:“你长大了,怎么还尿裤子呀?”他没有回答。下午睡觉,又尿裤子了。大豆的确进步了,但是新适应环境变得越来越难。
我让女儿买一些绘本,吉林师大附小的耿玉苗老师给推荐了一些绘本,我发给了闺女。大豆的关键期要注意阅读,讲故事,大人语言文明,适时可以认一些字。我做过尝试,效果很好。大豆的记忆力很好(或许所以小孩的记忆力都好),以前认过的字都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