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脑里冒出这一句话时,她无声地苦笑了一下。以前的每一年,也是这个时候,她总是略略带点俯视地,尽管她也尽力地把所有的亲和捧奉出来,但内心却还是有点小小的高高在上的感觉,和一个个前来应聘的人交谈,通过对话来仔细分析审度对方是否合适自己的招聘要求。现在,终于,她也要站在办公桌的对面接受别人的审核评判了。而别人,她的招聘者,是否如她一样,在照顾她的尴尬情绪的同时,也如她一样极力掩饰内心的俯视感呢?
下午四点钟,他照例在午休后从
住处回到店里,这个点该轮到她
休息了,通常一个
小时,或者可以超出半个小时。从店里回到住处,她匆
匆忙忙地洗了把脸,梳了头,朝
镜子里看了看,还可以,
精神面相还没显得那么
愁苦。可千万不能苦着个脸呵,她在心里说。
老板招的是
能干活的
员工,不是
心灵待疗
患者。
气色不好可能立马会被去掉的。这样想着,她想拿出
手机再仔细
瞧瞧,手机离得近,照得应该会
清晰些,但又想到每颗痣也会被看得清
清楚楚,她
放弃了这个
想法。
脸上像
心事一样
杂乱的痣,一直让她不敢正视,如果现在用手机拍照出来,那份杂乱会扰乱她的
勇气的,会令她越看越
没信心的。她现在最
需要的是
信心和勇气。就做一回
瞎子吧!她叹了一
口气放回手机。化不化妆呢?她
犹豫纠结了两三分钟,还是
决定小小地化一下妆,这样应该会显得更精神些。在涂
口红时她又
迟疑了。涂吧?这是去应聘勤杂工,而不是去参加
酒席,太显
隆重了会给人一种不善
粗活的
印象的。不涂吧?
嘴唇干裂还无形,会给人一种愁苦不爱
收拾的印象。犹豫半秒,她还是拿出搁置了半年的口红,
浅浅地抹了一点点。抿了抿嘴唇,端详片刻觉得有点
满意了,她从旅行箱里翻出来一件深兰色
外套。她有点矮胖,这件
衣服穿起来显瘦,既然是勤杂工,
体态臃肿了
工作能力会受到
怀疑的。她穿上外套,在镜子前仔细看了看,感觉
不错。
简单,
干练,给人的印象应该不至于很差的。
她没
有时间再仔细
检查纠正外形穿着了,今天留给她的只有一个小时,最多一个半小时的
时间去应聘。因为几天之后她的店子就要关门了,同时关掉的可能还有一段
关系。这一切只能悄悄
进行的,她不想让他
知道散场后的她的
去向和
打算。今天刚好有个时间
空档,
错过了不一定会再有,即使有,那时不一定能好好地
隐瞒过他,所以她今天一定得抽时间去一趟,这个
地方她早问
好过了,正在缺人之际。
应聘的地方
距离她家店子有两百米远左右,这是那家
餐厅员工来就餐时说的。印象中应该是
一家小型餐厅,似乎是一个
农家乐
形式的
名字,叫什么她没听清。这不
打紧,那里员工穿的
制服她认得,应该好找的。
应聘的那家小型餐厅的员工们经常在她店里买饭,她们边吃边和她聊天。她常常有
意识地把
话题引向她需要的
信息方面,一些基本信息都
了解于心了。那家餐厅的
工资底薪是两千至三千,另外有提成。这点对她没有
诱惑力。同一
行业的工资都
差不多的,
高低就那几百块钱的事。她需要的只是一个地方,一个能容纳和收留她的地方,
时长三个月。在这三个月中她打算过一种没有
灵魂的
生活。埋葬过去,掐断
未来。她已作好不再
牵挂任何人的
准备,包括已经能自立的
儿子,同时也不想被任何人牵挂,即使是一直相依相扶的
小弟。她累了!她需要一种
情感精力毫无
意义的白耗和
浪费,
发泄,需要
积蓄一股独自
崛起的
力量。需要
安静。需要与世绝缘。与他绝缘。餐厅的工作时间是九小时的。上午九点上班,下午两点至四点休息,然后一直到晚上九点下班。一个月有五天的
休假。包
食宿。这样的时间她有点
不满意。太闲。她怕闲。一闲下来她就会不由自主地
回忆,
伤心。那
样子她的勇气和力量是难以积攒的,是难以重新
开始的。她需要
繁忙来
帮助遗忘。
她甩甩头,想甩掉这些常常冒出来的情绪,
杂念,怕它们又挑起
面部的愁苦
神经,却
发现不知不觉已走到路的尽头了。这条街已经走完了,她却没发现要找的餐厅。按她们所说的出门二百米就到了,应该早到了呵,她已经走了十来个之多的二百米。此时路的尽头又横着一条宽宽的
柏油马路,她也懒得去看
路牌,站在那里分析
人流和
地势。横着的柏油马路呈南北
走向,朝北的那头有点
荒凉,稀稀
拉拉几处半塌的
房子,似乎属
拆迁范围,也没见有
居民来往。仅有几家
商店,门口也都
死气沉沉,人少得只有
店主模样的
人偶尔进出,应该不在北头。她看了一下手机,已经五点半了,
工地上的
民工应该已经到店里等着吃饭了,看来今天回去又
少不了挨一顿臭骂了。她想放弃回去,可是一想到回去就
意味着放弃积攒了好长时间的勇气。
咬咬牙,她决定再朝南找二百米。她
所在的路西侧没一家
餐饮店,于是把
注意力集中在马路对面。没走多远她看到了路对面一个高高的
电子广告牌闪烁着彩体字,上面打着招工
字样,招
厨师招
服务员,看不见餐厅
招牌,
好象隐隐约约的农家
小院。她的第六感觉来了,几乎
确定是这里了。
穿过马路,电子
广告上
流动着招收厨师
服务员之类的广告语,它的上方果然刻着“老金口
渔村”五个镏金
大字。那几个服务员说过,当时听得模
模糊糊,现在看见这几个字她记起来了。是这里了。她在距离餐厅很远的路边树底下站着,周围
三三两两停放着各色
轿车,
估计这里是它的
停车场了。毕竟是第一次应聘,
心脏有点小蹦跳,她需要把情绪
稳定一下。这份工作她
志在必得,短短的三个月时间不值得浪费在东挑西选上。她还需要预设一下
场景对话。想起以前招聘员工时她最
反感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工资上的
讨价还价。也许你
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可是一个店子的招工工资及其它
待遇不会因此
改变半分,除非你有店子急需的
特长或
绝活。然后
附加条件尽量不要提。她只是应聘勤杂工,很简单的,应该只需
注意这些就行了。这时有辆车开过来停了下来,餐厅里有个穿
黑衣的
女子拿着一个
本子迎到门口停住
等待着,她背后的正厅里隐隐约约地有几个制服
女人在走动,估计她就是
老板娘了。
等老板娘安顿好
客人又回到前厅时,她吸了口气,几乎是
昂首挺胸地快快向老板娘走去的。老板娘一点都不老,三十
出头,
身材玲珑有致,一张
甜美的
娃娃脸上闪动着一双不大却乌黑
灵活的
眼睛。这些都不算怎么样,
重要的是还有一副银玲般的
嗓子:
你好欢迎观临请问一位还是几位?她有点尴尬地
说道,对不起我是来应聘的。
声音短促而
尖锐,这下
充分地把她心中的虚怯
完全地暴露了,她的脸“噗”地红了。小老板娘
理解地
优雅地笑了:请问你想应聘什么
岗位呢?她愣了,她觉得餐饮业只会缺勤杂工,所以招工
内容基本没看,并且她身无
一技之长也没得挑啊。
正当她不知如何
回答时,一个
欢快的声音传来,哎哟!这不是重庆
面馆的老板娘吗?!怎么有时间来这里的?她的脸更红了。那女服务员经常到她店里吃饭,好拉聒,彼此很
熟悉的。女服务员没有注意到她的窘态,把她
肩膀一拍自顾自地对老板娘
介绍说,我经常给你带的酸辣粉就是她家的。老板娘注意到她的窘态了,尽量忽略无事般地说,你自己做过餐饮的那还有什么不懂的?你什么时候来?既然
脸皮被撕破了,以后就成
同事了也是要
相处的,她飞快地平压下了尴尬,重新
恢复了
爽朗:那就一号过来?我那边还有点事要
处理一下。正说着又
来客人了,老板娘丢下一个"好"字就去招询客人了。这时候正是
晚餐高峰,她心里惦记着自家店里
生意,笑着谢绝女服务员的
挽留,告辞了出来。
回家的
心情是
如释重负的,她没想到找一份工作这么简单顺利,觉得之前的
紧张慎重的场景预设简直
可笑。她竟然忘了,以前每到年关她的店里总要闹工荒,她常常会在那时多聘一二个员工以备不时之需,加之年关跟前做工的人都往家里跑,出来找工作的廖廖无几,招人时几乎是不带挑的。而今天她亟需一个栖身之所,这种紧张的
心态竟然让她的头脑
失去了冷静,忘了
考虑季节这一重要
因素,
白白紧张一场。不管怎样,她急需一个地方收留她,容她小憩,容她
梳理思路,积蓄力量。至于其它的,可以
无所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