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家族》是一部由落合正幸执导,三浦友和 / 黑木瞳 / 前田敦子主演的一部剧情 / 家庭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求职家族》观后感(一):失业,可以是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
因为是求职、失业的题材,很多人看了简介或开头就选择不看了。《求职家族》观后感(二):《求职家族》散评(不定期更)
所有动图在微博上。《求职家族》观后感(三):求职家族
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好坏和强弱与否的重要标志,而对于日本人来说更是如此,我们印象中的日本人就是公司的奴隶,成日工作不休,只是随着近三十年的经济停滞,就业难已经成为“新常态”了。
本作品就是富川一家四口的关系出发,其家庭显然是正常的日本家庭,父亲富川洋辅算是经济发达时的人物,而下一辈则是新时代的日本人。可以这样说如果父亲的工作不出意外的话,富川家可以说什么问题都不会出。正如同富川水希同女儿富川栞所说的:只要有父亲在,这个家生活就不成问题。
可是问题还是出现了,父亲由于冤枉而失去工作,刚开始时试图隐瞒,但终于曝光,而也就直接引发了家庭的问题和解体。而儿子富川光的毕业求职遭遇也反映出当下日本社会的经济问题。
当然此剧还是走家庭剧路线,失业只是导火索,家庭问题才是深层次的矛盾。有些压抑了作品。
《求职家族》观后感(四):生活之难,在于你不知道究竟有多难
无论怎样看,直白明了的主题和阵容上佳的卡司都有理由令人满怀期待,本打算冲着如此贴近生活的气息,有机会欣赏到一部类似于16年冬番作品《请让我叫你声岳父》的家庭轻喜剧。毕竟也是通过每位家庭成员各自克服人生障碍来描写家庭温暖的生活剧作,倘若能在欢笑中适量品味人生苦涩,整日的疲惫自当消失的无影无踪。岂料随着剧情向前推进,沉重开始变得沉痛,担心愈加变成揪心,对于正能量满怀期待的观众不断发出弃剧的哀嚎并不是因为演技和设定,而是过于阴暗的走向过半,一家人仍旧没有好转的迹象,叫人看不到希望。
其实,观众并非不明白现实的残酷,只是多数对该主题与阵容感兴趣的受众并不期待看到一部过于现实的家族悲剧史,每周揪心一小时,期间却没有任何一处笑点,倒也不是完全不合理,只是早知今日期待与现实背道而驰,不如当初对待市场细分时更加慎重。年过三五碌碌无为的上班族也许会被剧情狠狠刺痛而清醒,而对朝气蓬勃对未来满怀希(huan)望(xiang)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谋杀梦想的毒药。这也就是该剧在日本收视率至少说得过去但是豆瓣仅有数百人评分的现实原因。
《求职家族》观后感(五):老少咸宜也是蛮不容易的
在日本玩的这几天,正好有幸看到电视台直播,因为自己之前看过几集,本以为妈妈会因为听不懂日语拒绝观看,没想到她认出了三浦友和,所以就让我不要换台,我也乐得看一次直播。
然后奇迹的是,妈妈居然看懂了,那个曾经的女部下在冤枉爸爸,而主妇妈妈也误会了爸爸,更重要的是,我亲爱的母上大人居然夸我喜欢的工藤阿须加少年长得好看!啊!有一种自己喜欢的男生被妈妈认可了的感觉呢(我自重!)。
然后看到后来,母上大人突然说,是啊,她这个年纪要是真的要去找工作确实好难的,我也感叹说,是啊,我刚毕业的时候找工作也是很难的。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们默默打开了草莓味的牛奶,一人一杯狂饮入腹。
果然,这个社会,任何年纪都很难吧。
《求职家族》观后感(六):家人、工作与价值
生活和工作中,多多少少羡慕那些有钱有闲的人,实现了我们常说的财务自由,不用疲于奔命工作,也无需为前途担忧,专注于自己想干的事务与情感,醉心于精神乐园的充实与满足,光是想一想这样的生活,也能另普通大众会心一笑,然后呢?然后普通大众当然是接着现有的生活继续苟且,在诗与远方中寻求一丝安慰。茫茫众生,终究逃不过工作这道坎,区别只是看你迈过去的时间长短而已。
最近,看了《求职家族》,一家四口在编剧的恶意中遭受了接二连三的离职。父亲原本是日钢铁的人事部部长,马上就要晋升为董事。加官进爵,人生得意,家里人都为之高兴,还贷款买了新房子,结果被奸人陷害,捏造了出轨丑闻被迫离职;母亲是一位教师,学校正准备续签工作合同,不料爆出因母亲弄混学生档案导致品学兼优的男孩最终没有被该学校录取,而是进了一所三流学校,孩子父亲一怒之下将学校告了,母亲因此遭到了学校的排挤,最终也离职了;姐姐从事服装设计工作,入职一家珠宝公司之后遭到女上司的不断打压,以销售额逼迫姐姐参加婚活利用潜规则卖产品,最后无奈只得从这家公司退了出来;弟弟刚刚大学毕业,因为学历不美好,一直在求职的路上跌跟头,还被骗进无良培训机构参加传销式的洗脑讲座,前途堪忧。
一家人就这样十分默契的一起跌入了人生谷底。没了工作的父亲隐瞒了自己离职的消息,顶着压力每天装模作样的朝九晚五,时不时住一住胶囊旅馆假装出差。失业期间父亲认识了有着相同命运的基友,此人失业两年多,欠了许多贷款和外债,一直瞒着老婆与孩子,终究纸里包不住火,最后还是让老婆发现了,老婆选择了离婚。每天在公园里打照面的父亲与基友,简直像是镜子中的两个影像,那面镜子就是现实,电视剧里的父亲最后放弃了高官厚禄选择和家人在一起,完成了大团圆的使命性结局,而现实中的人估计会像这位基友一般落得个妻离子散。都说患难见真情,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家庭成员的价值应该用什么来衡量呢?这个问题说来有些尖锐,其实多少隐含了一些人性的意味在里面。二十好几的人没有工作是无法在家里立足的,就算励志成为一名“高等游民”,也会因为开销等众多问题被剥夺话语权,活的窝囊。以上这些,尤其在男性中更为突出。剧中的“父亲”作为家中最有权威的男性长辈,在离职的风波中彻底失去了以往的光鲜和地位,子女对父亲处世价值观的质疑和反抗,母亲对父亲承诺与隐瞒的信任危机,部下对父亲行事风格的蔑视,上司对父亲不懂变通的彻底舍弃。父亲的所有功绩在这一刻被全部否定,原因很简单,你丢了工作,你没了价值,你不配我们的尊敬。工作、价值和态度就这样被画上了等号。也正是因为有工作的因素在里面,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家庭中的地位是成下降趋势的,一是年长男性的晋升空间会越来越小,毕竟高位只有少数人能够占有,大部分年长男性在晋升无望的时候多半会选择放弃治疗,过起得过且过的生活;二是家中年长的男性多半是拿主意的主心骨,每一个重大决定的背后都伴随着家庭或者家人轨迹的变迁,变好变坏,无从知晓。但每一个惨败的决定都会被所有人铭记,而这位做决定的人,将背一辈子的锅,要知道“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谁又能保证每一个决定的结果都能尽善尽美,包您满意呢;三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固化跟不上节奏,导致和子女间的交流受限制,最终固守偏见将晚辈们越推越远。相比之下,女性在这一方面会相对好一些,毕竟女性在社会角色中不是主力队员,而在家庭中母亲的角色更加能让家人们亲近,所以人们对待女性的态度也相对宽容,但这并不代表女性可以逃出没有工作的限制,女性在工作上的爆发力和与之相匹配的价值在男女平等的呼喊下水涨船高。
《求职家族》观后感(七):卡丝很大,剧情略烂,现实略真。
说实话,如果纯粹为剧情打分,最多2分了。看B站弹幕多少表示要弃剧就知道。敌人的邪恶聪明无比,主角的善良单纯到愚蠢,种种不合理,种种强行洗白……该剧剧情真的是一无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