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很少花精力满足自己的需求,却把所有精力都专注于工作事业、亲密关系或人际往来,尽管可以面面俱到,但你的内心会像一根慢慢被蛀空的柱子,总有一天会因承受不住重压而坍塌。
美国佛罗里达的心理学家Stephanie Sarkis博士提出了“自我照顾”理念。她认为,如果你连自己的需求都无法照顾到,那么你也无法帮助任何人。
tephanie Sarkis博士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自我照顾?Stephanie Sarkis博士为我们分享了3点建议:
面对别人的邀请、请求帮助或要求时,多数人总认为自己应该答应,于是很多时候都因为不好意思拒绝而丢失了生活的掌控权。
当你设定清晰的界线、学会适当的拒绝,你将发现大家会更尊重你的个人时间。
你不仅能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同时也能为你和身边的家人朋友重塑一段更健康的人际关系。
列一个“取悦自己”的清单
写下所有能带给你精力和好心情的活动或兴趣,这个列表中的每一项都必须是能取悦自己,而不是讨好他人的事。
比如为自己好好做一顿饭、在周末下午享受独处或咖啡时光、带心爱的宠物出门散步……
把这个列表放在手机里以便随时查看。
保持幽默感
笑声能刺激多巴胺、内啡肽等激素分泌,帮助我们舒缓焦虑和紧张感。
常常看些喜剧电影、搞笑短片或找个段子手朋友聊聊,能极大的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学会自我照顾,能让我们更清楚自己内在的声音,只有越了解自己、对生活的掌握力越高,才越能提升幸福感。
大家都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