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尾的时候,流行过一句话:2019年就要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但是,我没有这种感觉,倒不是不怀念它,只是来不及而已。因为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即便我们暂时如同困兽一样被禁足在家,但是依然满怀期待,去创造一些新的故事。
前两天听说了一个有趣的观点,我无法复述,但记得大意。一个人做事儿有多大成效,往往取决于一个人的积极主动性。也就是说当遇见事情来的时候,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主动地面对,更容易让事情充满掌控感。
遗憾的是,过去的这一年,我似乎都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结果难免手忙脚乱,总是疲于奔命。不仅仅使自己的精神状态总是紧绷着,还可能导致效率低下。
希望接下来,可以把生活过得从容一些,将事情尽量前置解决,不再拖沓,即便这样会导致输出减少。比如早睡早起,有想法就早做计划,预定的计划也早一天去做……
保持好的精神状态,才有好的工作产出,把“是否积极与快乐”这两个指标,融入对生活状态的判断标准中。
《菜根谭》里有“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的说法,大意也是如此:不管生活再怎么乱如麻,还是要挺胸抬头呀。
不过,这个想法早就有了,也一直在努力调整,却总是失败,只是继续希望新年里会有改变。
其实在这个冬天还没有过完的时候,我就把冬天尾巴上的连带整个春天的事情都想了个七七八八。只不过,还是被“意外”捷足先登,恐怕都要因此而搁浅了,甚至四、五月的事情都得先放一放。
还是等疫情结束的时候,再去想吧。到时候,仍然希望自己不负年少轻狂,说走就走,这个计划仍然是今年最大的期待。今年回北京的时候,我曾怀疑过漂泊的意义,也恐惧过未知,这一段可以后面再写。
但是我想,我的犹豫恰恰证明了我仍然喜欢阳光,期待精彩,就像王小波曾说:
如果我知道我以后过什么样的生活,那我就真的没有兴趣活下去了。
这个方面的事情已经变得说不说都可以了。晨跑,写东西,拍照,读书,徒步骑车,已经像是呼吸一样,融进这一段生命之中了。不过,我时而觉得自己遇到了瓶颈,所以一定要更严格地要求自己——不是去做就好,而是去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