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有诗曰: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无事心能定
工夫浅的人,哪怕闲来无事,也难以定下一颗心。
工夫深的人,或许善于过滤外界繁杂的信息,始终保持内心的镇定。
而他的涵养工夫,主要来自定心。
他说:“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
而在王阳明眼中,定心的功夫就在平时,就在闲来无事时。
《小窗幽记》中写道:“独坐禅房,潇然无事,烹茶一壶,烧香一炉,看达摩面壁图。垂帘少顷,不觉心静神清,气柔息定。”
独自坐在禅房中,煮一壶茶,燃一炉香,欣赏达摩面壁图。
为什么人难以认清自己呢?
有事心能静
有一次,一个学生向王阳明请教:“老师,我在安静时修心,觉得心里的意思还好;可是一遇到事心态便大不相同了,这该怎么办?”
王阳明回答他:“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才能在有事时心能定,无事时心亦静。
无论周围环境如何,我们都要学会静心。
遇到失意之事能处之以忍,遇到快意之事能视之以淡,遇到荣宠之事能置之以让,遇到忧愤之事能平之以稳。
有这样一则笑话:
那人缓缓答道:“急什么,跑到前面,不一样在下雨吗?”
当所有人都在狂风暴雨中四散奔逃时,不妨做一个欣然在雨中漫步的人。
正如王阳明所言:“扫除荡涤,勿使留积,则适然来遇,始不为累,自然顺而应之。”
排除心中的杂念,不为外物所累,方可追求心灵的自由。
以一颗安静的心,隔绝外界环境的干扰。
让自己专注于当下所做的事,用整个身心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而不是与自我纠缠。
面对任何事情,物来则应,去则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