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有事专注做事,无事修心养性!【王阳明】第22集
日期:2019-06-16 08:15:53 作者:守一 来源:国学人生 阅读:

有事专注做事,无事修心养性!【王阳明】第22集

  点上方绿标收听【王阳明】 主讲:王守一

  众所周知,王阳明仅仅活了五十多岁,却取得极其卓越成绩。他不仅创办了心学,还在军事诗词书法绘画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

  他所做的事情如此之多,而我们所做的事情跟他一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还总是哭天喊地感觉累死累活的。

  忙碌碌,却又是碌碌无为身心不够放松,导致人们开始丧失自我,迷失方向

  我们在焦虑不安,在惶惶度日,即便闲了下来,也不知如何去合理分配时间,长此以往只会让自己心烦意乱无所适从

  王阳明如此忙碌的一个人,却还不忘“忙里偷闲”来修身养性,并且一直用平常心对待生活的一切,这样的心态令人敬佩,值得大家深思!

  1

  有事时,专注做事

  通常我们所说的专注做事,其实就是要专注于自己的内心

  当一个人工作时若想既轻松又高效地完成任务,那就必须要训练自己的专注力养成专注于这一件事的习惯。做一件事情,心里就只能有这件事情,而且自己的世界里也就只剩下这件事情了。

  想要有极其高度的专注力,就必须开始锻炼自己的内心。只是我们总是自由散漫,内心从不集中,突然要求它高度集中,它会不太适应

  王阳明针对这种“专注力”,说过这样的话: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意思就是我们在吃饭的时候也不能静下心来专心吃饭,心里依然在想别的事情,想吃饭这样的小事我们都控制不住自己的心,试问还怎么做别的事情呢?

  曾经有个人问禅师:“您是如何修行呢?”禅师回答道:“吃饭睡觉就是我的修行。”

  此人不解:“大家都会吃饭睡觉,为何别人不是在修行,而您就在修行呢?”

  禅师说:“别人吃饭的时候斤斤计较考虑食物是否美味,是咸还是淡?睡觉的时候也是如此,想入非非,无法安然入睡。而我不同,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不去计较种种,因此我能够通过吃饭和睡觉来修行。”

  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做事就是用心

  有事情做的时候,心能够落实到这件事情上,也就是“心事相合、心之所之”的意思。针对这种对一件事情心无旁骛情况,王阳明总结出一句很精炼的话,那就是“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他还说:“人需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当一个人在某件事上实践得多,磨练得多了,那么内心自会有定力,在这种定力之下,人遇到事情才会处变不惊

  正所谓“言心学者必能成事”。

  心学是讲解人事业和功劳的一门学问,绝不可以纸上谈兵说说而已。心学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因此只有深刻领悟到心学的人才成就大业

  2

  无事时,修心养性

  王阳明看来,人的“心、性、天理良知”都是一样的。

  他曾给弟子分享了一位禅师的故事。这位禅师有个特点,每当弟子向他提问时,他都举起自己手中的拂尘以示答案

  某一天,一位淘气的弟子故意藏起禅师的拂尘,想要为难一下老师,当他再次提问的时候,禅师直接就举手来作为答案了。

  王阳明跟弟子说:“我的良知概念就如这拂尘一般,尽管天天在给你们举,但其实有没有它都无所谓的。”

  自那开始,再遇到门人弟子来请教关于“心、性、天理、良知”这些的问题时,王阳明就会开玩笑说:“我的拂尘在何处呀?”

  王阳明认为给学生传授知识并不能让他们真正学会,更无法积累经验。因此他特别反对那些书本上的“口耳之学”。

  他觉得讲学就是能够帮弟子们去“致良知”,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明辨是非黑白,做出正确选择

  修心养性,也就意味着我们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只有加强了自身的修养,才能更好地“致良知”,发现自己的良知。

  王阳明: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

  修心养性,归本溯源就是要学会做个好人,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心性,从而成熟起来。

  有事时专心做事,无事时修心养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有事专注做事,无事修心养性!【王阳明】第22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