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名为《生活万岁》的纪录片印象很深,它讲述了十五名普通中国人在2017年真实的生活状态:
大多数人的一生,终将是平凡的。甚至有的人拼尽全力,才能勉强过上普通的生活。
周国平曾说过:
“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来衡量其价值。
伟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么,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过好,人生才是圆满。”
01
不久前,偶尔翻到了初中时的一本旧书,发现扉页上自己写着:“20年后,你终将不凡!”
那时的我,梦想着考上清华,毕业后成为商业巨子,指点江山、意气风发,甚至改变世界……
但20多年后,一切都没有发生:
没有考上北大清华,更没有成为商界精英,只是人到中年,自觉一事无成,几经波折浮沉,仍为生活忙碌,做着平凡的工作,过着平凡的生活。
所以,几乎每个人都曾幻想过,自己是那个驾着七彩祥云的人,可多年后,才发现自己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近年到中国,一次比一次更加感觉到,中国人心里好像都暗怕着什么,那是什么?”
梁晓声回答说:“中国人心里都暗怕着一种平凡的东西,那是平凡之人的人生本身。”
现实是:
在这个世界上有90%的人是普通人,9%的人有小成,1%的人能成为被人瞩目的人。
生而平凡,是绝大多数人的本色。
02
接受平凡,就是不平凡的事。
周国平说:
“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也有人说,人成熟的标志是接受三个平凡:父母是平凡的,自己是平凡的,孩子是平凡的。
能接受平凡,本身就是一件不平凡的事。
我的父母很平凡,供不起我读贵族学校,更负担不起豪宅名车,但他们给我的,已经是他们的力所能及和全力以赴。
我自己很平凡,平凡的长相,平凡的家境,平凡的工作,普通到微不足道,但我敢于直面生命的遗憾,承担生活的重担,做着对社会有益的事。
我的孩子很平凡,没有超群的智力,没有傲人的才艺,也没有出众的体格,但他善良而富有爱心,乐于分享乐于助人,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年老的妻子安安静静地在纸上画了棋盘,幼小的孩子在石头上把缝衣针敲弯做成了钓钩。
很难想象,千古留名的“诗圣”,他的生活没有万千气象,而是如此的平常不过。
原来,大部分的人都过着相似的人生,上学工作结婚育娃,然后在柴米油盐中老去。
高明的人,用平凡的生活成全自己,让最平凡的事物逐一归位,让无序的生活变得有序。
03
一个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有人错把平庸当成了平凡,其实这是两个概念。
平凡是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却不会放弃自己努力,是不以结果论成败的坦然。
一位青年评论员评价一群表演高台花鼓的农村孩子“没有个性,长着同样一张脸”。
“世界上没这么多主角,大部分人一辈子可能要甘于寂寞,甘于平凡。但是,不要打击他们的努力。”
甘于平凡,却不甘于平庸,看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正如朴树的歌里所唱: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
转眼都飘散如烟,
有句话说得好:
“无论多么不平凡的生命,最终都要归于平凡的柴米油盐;
无论生命中有多少波澜壮阔,我们最迷恋的,始终是包裹在烟火人世里,平凡琐碎的温暖和感动。”
真正的成熟,是接受人生的平凡,于纷繁的世间,洞明世事,知晓人情百态,却始终以赤子之心待之,只做简单真实的自己。
你的平凡,也终将成为专属的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