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家运之兴旺,在于和睦、孝道、勤俭!”曾国藩的治家良训至今依旧警醒着世人。
无论是历史经典,还是现实生活,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家运昌盛的家庭,都离不开这三种迹象。
孝道,是立家之本
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感恩,就连做人的基本涵养都失去了,又何谈兴家旺业呢?
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必定离不开“孝”。
春秋时期,楚国隐士老莱子是个孝子,在他眼里,孝便是让父母开心和放心。
老莱子70岁时,父母看到他的白发,一边心疼,一边哀叹自己老了,很是惆怅。
老莱子听到后,专门穿上了五彩斑斓的衣服,走路也模仿小孩子的模样,惹得父母开怀大笑,将刚刚涌上心头的伤感一挥而散。
还有一次,老莱子递水给父母的时候,不小心跌倒,他随即顺势躺在地上,学小孩子的哭声。
父母先是一愣,后面以为老莱子是故意假装跌倒,二老便笑着把他扶了起来。
老莱子的孝,让整个家庭氛围都温馨愉快,所以他与父母都能健康长寿。
当孝道在一个家庭中传递,父母孝敬双亲,自己的儿女看在眼里,也会铭记在心,一家人便会和和美美。
和睦,是兴家之魂
《处世悬镜》里有言:“未有戾气结焉,而家不衰败者;未有和气萃焉,而家不吉昌者。”
一家人如果勾心斗角,争吵不停,搞得整个家乌烟瘴气,这个家便离衰落不远了。
一家人只有和睦团结,同甘共苦,才能让家越来越温暖,家运越来越亨通。
而整个乔家大院家大业大,上上下下几十口人,却几乎没有发生兄弟反目成仇、婆媳不和、子嗣夺产相争的事。
并非乔家人总能事事周到,没有一丁点摩擦,而是他们都信守“和睦”二字,凡事以家族为重,讲究以和为贵、齐心协力,不计较,不争斗,不耍心眼。
李鸿章也十分欣赏乔家“和为贵”的治家理念,便赐了一幅对联:“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
也正因此,乔家得以持盈保泰,家族生意越做越旺,历经百年而不衰,世代富贵。
勤俭,是持家之道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最难的并不是发家致富,而是保持家道中兴。
《红楼梦》中一开篇,就写尽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奢华富贵的生活。
“贾不假,白玉当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贾家,用白玉建造起厅堂;史家众人之多,绵延300余里的秦时阿房宫都住不下;
王家的奇珍异宝远远超过东海龙宫;薛家的珍珠摆起来就像是覆盖千里的雪。
而这寥寥数语,既说明了各大家族的财力鼎盛,也暗示着他们走向衰落的必然。
各大家族里的公子哥,终日斗鸡走马、游山玩水,沉湎于声色犬马,好逸恶劳,无法自拔。
正如探春所说:
“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
勤俭,并不意味着过苦日子,而是远离骄奢淫逸,懂得珍惜,知道一切来之不易。
勤俭,勤劳节俭、开源节流,才能给家带来源源不断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不然只能坐吃山空。
勤俭,是最明智的持家之道。
人人都渴望用繁花锦簇去装点自己的人生,可是日子最终还是要落脚到柴米油盐之中,唯有勤俭,才能让家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