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关于杨震的名句
日期:2019-07-13 19:48:01 作者:杨震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关于杨震的名句

  1、容貌利益成就地位都是时间性的,是随时可能坍塌坚冰,人若不提早为自己储备一点抗时间性的财富一生就注定只是奔向一个悲剧,一个大恐惧。除了智慧德性创造美与感受美的能力,又有什么真正能够逆着时间增长呢?在身体之坚冰渐渐溶蚀的岁月里,及时把重心移到智慧的磐石上吧。

  2、你想起一个人,但
想不起任何细节轮廓事情
只有一道闪电连通你与远方。
遗忘让你站在一个针尖上,
抛入一片透明的蔚蓝中。

  3、好的写作状态近似祷告。你倾诉,但又仿佛不为任何人、任何目的而倾诉,一种“不及物”的倾诉动作。你感到自由、无限地贴近自己的内心和外在某种深度高度是的,你就像在向“上帝”倾诉,又被称作“自言自语”,不是发泄,不是诉苦,而是向光性活动荒野里的向日葵独自面向太阳的那种祈祷状态。

  4、追求个性正是个性泯灭的罪魁祸首正确做法,应该就是简单地——投入。忘我地投入。这样,你全部的真实性独特性都会自然灌注在作品中。这一点对于书法和写诗都是一样

  5、强烈阳光哲理一样令人讨厌,它激活了太多灰尘,又暴露了太多灰尘,让原本的“干净”显得肮脏,原本的“安宁”显得混乱,原本的“清醒”感到目眩。

  6、只有为自己写作,才是为他人写作。因为,没有人是“他人”,只有一个个“自己”。如果一个作品,连作者(你)本人都没有阅读冲动,那就不必为它做任何辩护了。

  7、缜密言论,往往缺乏洞见。很多话,说的都是对的,但却没有价值。相反,创见总是以谬论形式出现的,因为它违背、突破成见。因此,真理不是别的,正是有用的谬论。能够吃到智慧树上果实的,正是那胆敢违逆上帝的人。

  8、写作与思考是一回事。写作不是因为“文以载道”,不是“影响他人”,写作只不过是思想的自我实现。任何以“他人”为出发点的写作都是误区。写作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读者都是自己。文字不是被“他人”阅读,而是被这个或那个“自我”阅读。文字是意识之镜,所看到的他者都是自我,所有的发现都是自我发现

  9、两个武士之间真正见高低,是扔掉枪械,肉搏的时候;两个学者之间真正见高低,是停止引经据典,直接说人话的时候;两个诗人之间真正见高低,是离开自己的圈子,匿名发表一首诗的时候。

  10、“解释”如果有用,也应该是跳水前一个预备动作。问题始终在于游过去。

  11、道理从来不是用来说服别人,而是用来说服自己;最终也不是用来说服自己,而是指向生命内在的安宁、幸福力量。所以我们看到,好的哲学都是独白,好的诗歌都是内省。善言不辩,得鱼忘筌。

  12、真正的孤独富有社会性的,因为他深知所有人的孤独。社交达人其实是厌世的,因为他对谁都不走心。

  13、哀莫大于,自己变成自己曾经批判者。不是暴露了曾经的虚伪,就是暴露了现在的堕落。如果我们曾经不那么尖刻地唾弃他人,就不会在今天悲哀地发现,自己迎风啐出的唾沫,全都回到了自己脸上。

  14、为什么说读书是高雅行为呢?最好的读书状态,难道不是三天没吃饭闻到烤肉时的状态?待捧书(肉)在手,整个世界消失了,只听见欲望字里行间滋滋溶解的快感四肢五官聚成一张大嘴,不知不觉中一章又一章落肚,不知老之将至,天色已黄昏,骤然梦醒,饮下半杯啤酒,凭栏远眺,如获新生

  15、”现实“是最空洞的教谕,“享乐”是最绝望的自欺。

  16、旁征博引,说古论今,表面上很渊博,其实很容易肤浅。因为在有限篇幅内,横向丰富性,会稀释纵向深入程度。你必须抉择:是说明有多少人支持过这个问题,还是说明这个问题本身有多少层次。前者只是用来服人,后者却是用来挖掘问题。所以,你会发现:越是经典,越少引用。反之亦然

  17、无论技术多高、考虑多缜密,自己缺乏热情的时候,写出来的诗就是好不了,无论后续多少加工。这时候你感到人的无力,困兽犹斗,这时候你知道有神。“下笔如有神”。

  18、哪有什么好的语言。有的只是一种好的感觉、好的体悟、好的见解,被成功用语表达出来了。

  19、如果一个人上了年纪还能感到一种偷偷摸摸的读书之甜(写作之甜),就像捡了一个钱包一样不太想告诉别人,那他可以说是一个幸运且幸福的人。

  20、感受力敏锐的人,思想也一定是深刻的;思想肤浅的人,感受力一定也很贫乏。我们之所以经常会产生二者矛盾错觉,是因为错把单调繁琐当深刻,又错把大惊小怪当做感受力。

  21、同一种语言内部有时也需要翻译意思明朗。比如人们说“现实”,其实说的只不过是“习惯”;说“不现实”,无非是说“不敢”;说“我爱”往往是在说“我要”;说“欢迎”其实是在说——“给钱!”

  22、在艺术上,永远只让作品说话;在道德上,永远只让行为说话;在认识上,永远只让逻辑说话;在社会上,永远只让价值说话;在内心中,永远只让安宁说话。

  23、好的生活有一个衡量指标:能否把手段同时看成目的。

  24、世界起源行动万事毁于犹疑

  25、如果自己没有找到答案,千万不要在诗歌中建立答案。让它停留在遗憾残缺不满甚至苦难之中吧——如果尚未摆脱这一切。这样,你会发现,一旦有一天你获得解悟,那些“残忍”的诗会和盘托出一个巨大力量蓄积、运行、突破的轨迹。而那些对“美好”的纯粹构建,加起来只是一个巨大的虚无

  26、当真实只是一种假设,假设就变成唯一的真实了;当利益只是一种想象,想象就变成唯一的利益了;当美好只是一种感受,感受就变成唯一美好的了。

  27、精神物质在艺术中是相互转化的。当概念在当代艺术中被广泛当作商品卖点销售的时候,“精神”就成了“物质”,而此时,坚持泥土般晦暗质朴的物质性,也许正是艺术的高贵神性所在

  28、面对世界无法尽言的丰富、变化动人,再好的诗歌也单调得像是指向风景的那根手指

  29、别用冰箱保存果实,
把它交给泥土和季风
别在不爱的时候还拽紧,
就让你的无情把我推向下一场盛放。

  30、聪明其实只是一种凝聚力定力;若聪明得让你再也安静不下来,那就是彻底的糊涂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关于杨震的名句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