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类受多种事务的支配,就是:气候、宗教、法律、施政的准则、先例、风俗、习惯。结果就在这里形成了一种一般的精神”,这就是“法的精神” ----《论法的精神》
2、衡量一个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作些什么。
4、法律在一般的情况下才永远是公正的,而在实际运用时又几乎永远是不公正的。 ----《论趣味》
5、政治是一把磨钝了的挫刀,他挫着挫着,慢慢地达到它的目的。
6、谦虚的人,快来,让我拥抱你们!你们使生活温和动人……你们想不使任何人感到惭愧。
7、奥古斯都的一切行动,他的一切命令,显而易见目的是在于建立君主制度。苏拉放弃了独裁的大权;然而,在苏拉的一生中,甚至在他的残暴行为中,人们都看得到一种共和的精神。他的一切命会,尽管是执行得十分残暴不仁,结果总是在于保持某种形式的共和。急躁的苏拉用暴烈的办法把罗马人引向自由;奥古斯都这个狡猾的暴君却用温和的办法把他们引向奴役。在苏拉的统治之下,共和国恢复了自己的力量,但是大家却都呼叫着暴政;在奥古斯都的统治之下,暴政加强了,但是人们谈论的却只是自由。 ----《罗马盛衰原因论》
8、奢侈总是跟随着淫乱,淫乱总是跟随着奢侈。
9、自由并不意味着人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仅仅意味着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做一切事情的权利。 ----《论法的精神》
11、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亘古不变的经验。防止滥用权力的方法,就是以权力约束权力 ----《论法的精神》
12、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力。
13、衡量一个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会发觉的时候做什么。
14、在必然有身份差别的国家里,就必然有特权的存在。 ----《论法的精神》
16、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17、在人之上,要视别人为人;在人之下,要视自己为人。
18、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
20、当我们和他人交谈时,要特别留意,因为这时正是人家对我们“评价”的时候
21、后人对他的估价,和对其他一切事物一样,好或者是坏都会受到命运的任意摆布。任何一个国王如果他为后来占了统治地位的党派所战胜,或是他想消除掉留在他身上的偏见的话,那他的名誉总是要遭受捐害的! ----《罗马盛衰原因论》
22、大自然者既然在人间造成不同程度的强弱,也常用破釜沉舟的斗争,使弱者不亚于强者
23、服从一个国王的人们比起生活在世袭的贵族制度下的人们来,他们所受到的嫉妒的痛苦要少些。国王离开自己的臣民很远,以致他们几乎看不到他;他是这样有力地君临在他们之上,以致他们竟然不能想象在他们之间会产生什么不愉快的关系;但是占统治地位的贵族却是大家都能看到的;他们并不是这样高高地在其他公民的上面,因此公民们便总是能够做出不愉快的比较。 ----《罗马盛衰原因论》
24、好习惯有四:准时,正确,恒心,迅速。缺少第一项,光阴会虚度;不具备第二项,错误百出;没有第三项,事情永远办不好;丢失第四项,遇上良机,都会白白错失。
25、国家的收入是每个公民所付出的自己财产的一部分,以确保他所余财产的安全或快乐地享用这些财产。
26、早期罗马人中间的神职人员并没有从公民社会中被排除出来,而且可以在其中担任职务,但他们却不关心它的事务。当基督教确立起来的时候,同世俗事务更加隔离的神职人员,就稍稍地干预世俗的事务了;但是,当帝国陷于衰颓,只有僧侣才是神职人员的时候,这些由于一种特殊的誓愿而必须逃避和害怕世俗事务的人们,却利用一切机会来干预这些事务了。 ----《罗马盛衰原因论》
27、君士坦丁堡的人民永远是分成两派的:“蓝派”和“绿派”。这两派是从观众在剧场中对某些优伶的不同程度的捧场而产生出来的。在跑马场里,穿着绿衣的驭者和穿着蓝衣的驭者争夺黄金。观众每个人都是热狂地参加到一派里面去的。帝国的每一个城市都有这两派,它们按照城市的大小,这就是说,按照一大部分人民的闲散程度,相互间进行着不同激烈程度的斗争。 ----《罗马盛衰原因论》
28、在东方,人们总是要娶许多妻子,为的是取消她们在我们这样气候的国家中对我们所具有的极大势力。但是在君士坦丁堡,只许有一个妻子的法律却给妇女以巨大的权力:这样的情况往往使统治变成软弱无力。 ----《罗马盛衰原因论》
29、我讨厌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