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梁文道的名句
日期:2018-12-01 16:42:01 作者:梁文道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梁文道的名句

  1、读书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我读》

  2、我们今天只要有钱,就可以放任想象随便拍一部关于地球末日世界毁灭电影;但是我们却很难想象资本主义的消失,很难想象除了现在这种经济模式生活方式之外,究竟还有什么其他选项。于是华尔街、金融城与中环成了一种比地球还要长寿还要像命运一般不可阻挡不可抗拒的存在。 ----《味道·第一宗罪》

  3、擅于文字的,终将死在文字的手上。 ----《我执》

  4、禁欲是自杀的一种改头换面的替代品。不因爱而自寻短见也就意味下定决心不去占有对方。 ----《我执》

  5、现代人都觉得自己过的不是真实日子,而是没有意义一连串伪装,所以我们对其他地方的日常生活感到好奇,觉得他人的生命才是最“本真”最有意义的。因此我们比古人更爱旅行,想亲眼见证身体异乡人的真实生活。或许,我们熟悉食物已经成了填饱肚子不得不吃的东西,不只没有惊喜,甚至没有意思。只有一尝异国正宗食品才能带给我们新鲜丰厚饮食体验。 ----《味道·第一宗罪》

  6、中国人好谈政治,往往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在政府位置,常常以当局利益视角为“大局”,乃至于诡异地忘却自身,居然很乐于牺牲自己的权益配合“大局”,十分地无私。中国文人更有当国师的传统欲望,尤其容易养成这种不把自我当回事的“大局观”,有时还不限于策论,更要主动充当政府发言人,替官抚民。因为按照自己的学术良心知识修养真话,乃是一切知识分子都该共同享有共同认定的根本品格。 ----《常识

  7、他所谓的自由主义精神指的是:与其做一个跟所有人想法一样的,千人一面的所谓的人,倒不如做一只生活不被人设置,不被人摆布,坚持自己一套的猪。 ----《我读》

  8、「人给丢在这个世界之上,但他并不是赤裸裸地掉了下来。在多数的情况底下,他首先生在一个家庭之中,在一间屋子里面。这个家,这间屋子为他界定了最早的形上思考基础,屋子里面是“内在”,屋子外头自然就是“外在”。内外之别不只是空间区别形象的区别,它还是我们所有思维活动的根本隐喻。人一生下来,首先学会的一组对立就是这内与外的差异。」 ----《我执》

  9、想要把恶名昭彰的“饕餮之徒”变成令人艳羡的“美食家”;因为天生下来胃口奇大而来者不拒,并不算是艺术,只有经过教养的有节制选择地品尝才叫做艺术。 ----《味道·第一宗罪》

  10、我们这些可怜的现代人最常用口头禅就是"找个时间"找个时间见面,找个时间吃饭,找个时间做爱,可见时间是这个时代稀缺的一样东西。我们没有时间朋友相处,没有时间和家人聚会,也没有时间享受生活平凡趣味(例如吃)。所以"管理时间"才会大行其道,因为大家都想知道要怎样才更节省更经济的使用时间,在短的时间里做最多的事。 ----《味道·人民公社

  11、说到反省一个国家心态,鲁迅数十年前写下的“阿Q”直到今天依然是最有力象征。阿Q的故事比《伊索寓言》中的酸葡萄可怕的地方,在于那只吃不到葡萄的狐狸只不过是说那葡萄是酸的,但可没说甜是不好的酸的才妙。然而阿Q却翻转了正常价值,打不过人就转而夸赞自己是世上“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狐狸顶多是贬损自己得不到的东西,而阿Q则干脆把自己的可怜可悲转换神圣光荣。 ----《常识》

  12、菜谱往往没有机密可言,谁都能学谁都能卖。尽管有些独门配方店主或大厨保有一生的秘学,非我族人一概不传;可是大家依然相信厨师靠的不只是锁在保险箱里的神奇配方,更是临灶的经验存乎一心直觉手势”。因此有自信的厨师向来不怕徒弟满师之后起飞脚,四处挂着老师名号卖艺,说不定他还会因为自己的作品遍地开花而感到自豪呢。 ----《味道·第一宗罪》

  13、编撰日本人歧视国人传说,也可以看成是种自信心欠缺。似乎得不到预期中的彻底道歉、真诚拥抱,我们就永远无法停止这种近乎自虐的荒谬行为。从中日两国的复杂历史看来,这种自虐的心理尚算正常。但是为什么要捏造姚明不爱祖国的故事?又为什么偏偏要选在这国难当前的时刻呢?能不能说它表达了我们对暴发名流偏见,总是觉得他们会瞧不起草根百姓,于是希望他们用上很大的力气表现自己不忘本的良心呢? ----《常识》

  14、「海洋如此广大如此古老,人的尺度无法丈量它,你也根本不可能知道它在想什么。遇上海难的水手经历了紧张亢奋不安急躁以及海水涌入肺部时的绝望,最后从闪现着丝丝白发恐怖浪潮中沉入永远安静永远沉默海底。或许他会知道海的秘密,但他没有回来通知大家的机会。」 ----《我执》

  15、然而,当他跟上时代的浪潮,甚至引领潮流,要为美食正名,要替美食定锚之后,他便发现连自己都被定住了。因应市场需要,因应读者期待,他的写作不再自由。他的写作既参与了这个时代的创造,也被困在了这个时代里面。他最后的出路就是出走,离开他手创的事业,离开他心爱的巴黎。 ----《味道·第一宗罪》

  16、假如食物注定要被人吃掉,假如食物真的是一种艺术,那么我们欣赏这种艺术的唯一方式就是毁灭它。只有透过吃的动作,我们才能完整的体验食物之美,才能领会食物作为一种艺术的精髓,可是吃的动作同时也就是一种破坏,吞没与消化,食物一生的高潮在于他的死亡,不消灭食物,我们就无从欣赏食物,饮食艺术乃是一种关于毁灭和败亡的残酷黑色艺术,最美的刹那,就是崩解朽坏的一刻。 ----《味道·味觉现象

  17、怀旧是种无人可以避免的病,人类历史有多长,这种病就存在了有多久。它不是记忆,它是一种对待记忆的方式。它总是让过去比现在美妙,有时候还会创造出一个不曾存在的过去。 ----《味道·味觉现象》

  18、与其去远方投靠并不存在的自由,不如就地发觉热爱小说音乐小妹妹的笑容。 ----《常识》

  19、如果每个人都以类似态度对待言辞事实距离,那么他们一定不会再轻信任何言辞以及用那些言辞表达的所有美好价值。而这个社会将不只是个信任匮乏的社会,它还必将滋生出一种犬儒的冷漠。对于种种明明背离了现实描述和形容,他们会说“这真是没办法”;他们会说“反正事情就是这样了”。默然地承受机敏地度量,以一己的智巧去处理世事无奈。虽然很多人都过早地衰老,常常世故劝告那些还会生气还在盼望的人“不要太天真”... ----《常识》

  20、然而人生在世,注定是个个体,你的喜悦,再亲的人也难完全分享,你的伤痛,再好的朋友也不可能体会得到,于是我们反过来更想向其他人靠近,明明知道亲身的体验是别人不能共享的,但还是希望那与人亲密感觉可以消灭一己的孤独。 ----《味道·人民公社

  21、做善事这很好,不做坏事这也很好。但更重要的,恐怕是要搞清楚:为什么要做善事,为什么又不能做坏事。如果没有正确理由,那就只是盲随盲从而已。 ----《一千零一夜》

  22、在真实与虚伪之间往复,在信与不信之间来回,这是恋人信徒的共同特征。 ----《我执》

  23、诗人好像灵媒一样来往两界之间。

  24、很多人都在抱怨,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人去读书了,我不那么认为。

  25、信奉加尔文主义的新教徒节俭克制是一种对财富使用要谨慎的表现,“美国梦”神话老实工作普通人形象则是一种获取财富的手段要谨慎的表现。谨慎是明智切实的判断能力,也是不夸张不过分的性情,最后它还是种令人钦佩荣誉。使得资产阶段终于可以在道德上胜过贵族的,不是繁复文化仪式,而是这种凭借个人能力与勤劳致富的谨慎态度,是这种懂得恰当使用财富的谨慎品格。 ----《常识》

  26、只有一种情况能使评论不朽,那就是评论的那些老是重复出现。 ----《常识》

  27、设计不应该只是一项物品的改良、美化和包装,而是一种根本的提问,一种对老东西的新发现。 ----《弱水三千》

  28、我讨厌书单,尤其是那些开给年轻人的书单。青少年已经有太多应该要上的课,应该要参加的课外活动,应该要遵守的规定礼仪,我们为什么还要管他们看什么书呢?人生早年的最大好处就是还有浪费得起的时间,就算看书也仅可以看些师长眼中无甚意义的废物。 ----《弱水三千》

  29、我不能不想起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的那个著名譬喻,他说:一个有人性的欧洲人要是知道中华帝国发生了一场大地震,或许会感到伤恸,并且沉思当中的悲剧意义;可是过不了多久,他就会回到日常的生活。亚当?斯密的意思是人类在理性上会接受一套普世的价值,但是在感情上却会受限于具体时空制约,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发展自己感情上的道德想象力,要能同情共感地体会他人面对的处境。 ----《常识》

  30、「久而久之,你分裂为二,开始习惯自己和自己说话。更准确地说,你变成了数不清的角色在数不清的处境之中,演出所有未曾发生的故事。而它们全部来自悔不当初抉择,你只好不断地重新虚构那无数的潜在可能。水面宽阔,一望无尽,你却无穷内缩、进入自己的世界,反复咀嚼曾经发生过的对话通信。 ----《我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梁文道的名句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