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最终会带来解脱。重要或者不重要的事物,在最后纷纷露出它们的本来面目。 ----安妮宝贝《且以永日》
●一个作家在某个特殊的年份,因为心灵的怨念,描写出一个自己得不到爱,他将怨念转化给读者,读者分担他的痛苦,这就是作家的本来面目。 ----老草吃嫩牛《格里芬士兵前哨》
●有些景,只能自己一个人欣赏;有些歌,只能自己一个人听;有些事,只能自己一个人经历;有些路,只能自己一个人走;有些话,只能说给自己去听;因为有心包,有骨骼,有肌肉,有皮肤的阻隔,所以别人永远也看不到你的心,你也永远无法触及别人的心,没有人会懂你,大家不过都是在找个解闷的工具而已,所以不要把自己的一切都暴露出来,你只会作为别人口中的傻逼与笑柄而非换来有人会同情你心疼你,这就是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看透就好
●人看不到现实的本来面目。只能看到想看的、想拥有的现实。
不论身处底层心情恶劣的家伙做出什么样的努力,不过都会以被他人说成是“那家伙努力个什么劲啊?噗忽忽”而告终。
蹩脚的引人注目只能相反地成为被攻击的素材。 ----大老师《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
●这个世界是一面真实的镜子,我们可以在自己与外界事物的关系中认识自己,我们可以在与其他人互动的过程中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以便于我们内在的觉醒。但是我们却把这个世界当作了实现个人野心和寻欢作乐的场所,也就是说,我们不仅没有通过镜子反照自己,反而满足于在镜子上胡乱地涂抹。镜子竟然被当作黑板来使用! ----张方宇《张方宇的腾讯微博》
●我并没有想要成为这个世界浓妆重抹的一撇的希冀,我,只是想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这很重要。
●谦虚是自信以本来面目坦然出场,谦恭则是自信带着自卑的面具出场。 ----白落梅《岁月静好 现世安稳》
●一切都如此快,如这一刻不停、飞流直下的山泉;一切又都如此慢,仿佛我的眼睛终于适应了光亮般,适应了这里的悠闲,看清楚了生活的本来面目。 ----陶立夏《岛屿来信》
●安福寺04安福利生--:《为何禅修?》:禅修就是寻找真正的自我和被自己遗失的世界!自我就是内观生命的本质,世界就是发现外在美好的风景!本质无杂无染,纯净天然,不假造作,恢复本来面目;风景生机蓬勃,厚德载物,进退有序,顿展净土庄严! ----达照法师
●自由的别名叫孤独,孤独才是自由的本来面目。 ----叔叔的书《再见孤独》
●平静,随缘,客观,欢喜,坚强与启迪。在人生道路上,学会用心看世界,因为这样才会看清人的本来面目;人生的风景,多姿多彩。做人要有一颗平常心,肤浅的羡慕,无聊的攀比,笨拙的效仿,只会让自己整天活在他人的影子里面。我们应当认清自己,走自己的道路,过自己的生活。
●禅的本质是什么?禅的本质是脱离苦海,当然,苦海之所以苦并不是因为里面有盐。而解脱的唯一方法是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无非是自己内心生成的幻境。据我所知,这就是禅最根本的教诲。他们看上去很困惑,事物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意思?是悟出了本来面目还有其他面目么?我继续解释:人们看到的世界,并不是世界本来的面目,而是通过累世以来形成的偏见而呈现出的幻觉。对那些仅仅是出于好奇而发问的人来说,这个问题确实很难理解,因为他们并不真心关心这问题。是幻觉又怎样呢?这样看事物有什么不对?为什么非要认清本来面目? ----比尔·波特《禅的行囊》
●人看不到格为们么月那的本来面目一,只能看到想看的、想拥有的…………『佚名』
●只要做你自己,一点都不要在乎别人,你会在心中感到无比的轻松与深深的宁静,禅宗叫这做「本来面目」:放松、没有紧张、没有假装、不做作,没有什么该与不该。 ----奥修《勇气》
●一个不再被人们认可或相信的意识形态,仍旧可以继续发挥政治和社会价值分配的功能,只要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它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才是意识形态的本来面目。在某种意义上,这样更可怕,因为它不再是少数人处心积虑地说谎,而是所有人心照不宣地共同维护那个公开的谎言。 谎言一旦变得赤裸裸,信任支柱便被抽离,此时支撑谎言继续运转的动力要么是利益要么是暴力。谎言不再承担造梦功能,但它依旧可以让每个人继续生存在一个虚假空间里,在这个空间里,大伙儿集体装睡。 ----周国平
●如果你不再和别人比较,你就会接纳自己。
能够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而不与人比较,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去观察这一切。 ----克里希那穆提《重新认识你自己》
●本来面目不等于“无念”,它是有念、无念一如。有念时它不乱,无念时它不死。清明常在,非念可及,更莫论什么法义、名词与道理。
●柏大夫说给他,也说给我听: “和解,是在心里留了一个位置,让那个人可以进来。 ”不是忍耐,不是容忍,她指指胸口, “是让他在我这里头。”陈虻说 “宽容的基础是理解”,我慢慢体会到,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柏大夫说的, “强大了才能变软”。我有一个阶段,勒令自己不能在节目中带着感受,认为客观的前提是不动声色,真相会流失在涕泪交加中,但这之后我觉得世间有另一种可能 ——客观是对事件中的任何一方都投人其中,有所感受,相互冲突的感受自会相互克制,达到平衡,呈现出 “客观” 的结果,露出世界的本来面目。 ----柴静《看见》
●死亡是彻底的剥离,让我们变成赤裸裸的,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孤独也与此类似,孤独意味着我们要去面对自己的本来面目,只不过是比较温和的方式。 ----张方宇《张方宇的腾讯微博》
●人,必须按照生命的本来面目去生活。 ----铃木大拙
●学会知而不言,因为言多必失;学会自我解脱,因为这样才能自我超越;学会一个人静静思考,因为这样才能让自己更清醒、明白;学会用心看世界,因为这样才会看清人的本来面目;如果你不被珍惜,不再重要,学会华丽的转身。你可以哭泣,可以心疼,但不能绝望
我说我们彼此就像双行道迎面而来的车子,车灯透过车床,亮的我睁不开眼睛,本以为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近,然而却是渐行渐远
●每个人都知道,要想忠实地还原一件往事的本来面目几乎是不可能的。每一个处在回忆中的人或事都已经在当你要记起他们时变换了面目,有时甚至因为人趋利避害的自我保护意识作祟,一些曾经使我难堪的往事已经自动在我个人的记忆库中被封存,直到其他当事人提起,它们才从记忆的最底层沉渣泛起,把我带回某个不愿回去的时刻。如今回忆这些往事,无异于揭开一块块表面早已结痂的伤疤。我说过,我不是一个惯于规划自己人生的人,所以,当我退役之后开始回忆自己二十多年的生活时,才发现那些过去的事情实在颠倒凌乱,纠缠不清,这也一度让我陷入恐慌。作为一个羽毛球运动员,虽然我取得了好多选手难以企及的成就,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却自认并没有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鲍春来《人生不止一种选择》
●禅并不是一种静心。事实上,禅是三摩地——记起你那无限、神圣、庄严、终极的本来面目。记住它,为之狂喜,为之舞蹈!因为从此你将不再飘零,你将深深地扎根于存在之中,再也不会感到担心和无助。 ----奥修《奥修传》
●不必执着于一意一念。不必追究和计较。时间在不断冲刷浮皮潦草的碎屑和泡沫,使之被卷走、飘远,最终把真正重要和不可替代的部分留下。一些人,一些事,一种情怀,成为心中一座高耸的暗绿山脉。蜿蜒,沉静。不可言说,无需示明。
清理、过滤、观察、选择每一刻自我的念头和意识,是一项巨大工作。如同走过高处的钢索,小心翼翼,摸索前行。保持平衡是一种优雅。三十岁一过,眼睛亮了。幻术破灭,再不用虚妄欺瞒自己。人生露出真相。
接受残缺,半途而废,不可完尽。接受变化和结果。
相信任何事物将以它的本来面目抵达最终路途,不会更多,也不会更少。 ----安妮宝贝《眠空》
●本来面目的意思是:你不受制于任何的道德、宗教、社会、父母亲、老师、神父,你不受制于任何人,只根据你的内在感官去过你的生活,用自己的敏感度,你将找到本来面目。 ----奥修《勇气》
●我撕开无边的夜幕,在它的表面撒满冷的星斗
苍天下的灯火,照着精神照着四周景物朦朦胧
我攀上有刺的树采食花果,在蒙昧中幡然醒悟
城市贮藏所有现实生活,不能再在颓废中虚度
我曾虚伪地自暴自负,如你这般装做可怜楚楚
许多人仍祈望悬崖上的幸福,被摔得粉身碎骨
我攀上有刺的树长久居住,找回我的本来面目 ----蒲伋《蒲伋诗境》
●People are never ridiculous for being what they really are, but for
affecting what they really are not.
------Lord Chesterfield, "Affectation"
人们在保持本来面目的时候,绝对不会是可笑的;只有在装腔作态的时候,他们才是可笑的. ----柴斯特菲尔德《〈矫饰〉》
●只有自己亲见本来面目,不再着相、不再有我、不再为我,不再我是、不再执着我对、我有理、我正确的时候,自我的生死烦恼病才能不治而愈。这就是不求自得的真实义理。 ----仁德上人《仁德法语》
●“救救我,别由着我看不到光明,别由着我冷漠无情。使我爱您,使您自己在其他女人存在。那样,世界会恢复本来面目,会有眼泪,会有微笑,会有等待和担忧。我会成为一个活人。” ----西蒙娜·德·波伏娃《人都是要死的》
●生活里总是有些戏剧性的情节,锦上添花般,点缀几笔,给日子染上几分颜色。但那毕竟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生活应该是朴素的。 ----林笛儿《何处风景如画》